2023-2024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自我评估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山巅(diān)          嗥鸣(háo)          胡骑(jì)             字帖(tiě) B.田垄(lǒng)          机杼(zhù)          浊流(zhuó)          怪诞(dàn) C.辔头(pèi)            诧异(chà)          召唤(zhāo)          体魄(pò) D.惩罚(chéng)        哺育(pǔ)            挚痛(zhì)            啾啾(jiū) 2、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我站在山顶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B.人是社会之本,人的素质如何,决定一个社会的走向,决定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 C.写字练习进入汇川区中小学课堂,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 D.河水的来源除了地下水之外,还有雨水也是它的来源之一。 3、将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比如悬梁刺股的孙敬,他是一个晋朝人,每晚读书时,他为了不打瞌睡,就用绳子系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端系在房梁上,防止自己睡着。 ②“功夫不负有心人”是一句很有名的俗语,它告诉人们只要勤奋,就没有什么做不成的事。 ③还有现代的徐悲鸿,他的画闻名中外,年轻时他励志学画,用他的勤奋努力,为国争光。 ④从这些名人故事中,大家一定懂得了一个道理:只有坚持到底,持之以恒,才能有所作为。 ⑤再如西汉的匡衡,家里很穷,但他非常喜欢读书。可是他家晚上没有油点灯,邻居房里点着灯,所以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用洞里传出来的光看书。 A.①④②③⑤ B.②①⑤③④ C.②①⑤④③ D.②⑤④①③ 4、选出下列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尽管前几年遇到了许多挫折,但是一点也不灰心。 B.王芳那篇作文昨天已经写好了,今天交给了老师。 C.文章对环境污染问题做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同时也概括地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人们对环境科学引起了重视。 D.我有一个印象,喜欢搞理论的人多,肯在观察、实验上用功夫的人少。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 (1)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余钟磬音。 (3)居高声自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造崩山之音。    (7)荷叶罗裙一色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此花此叶长相映,__________。 (9)无情有恨何人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甲】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有仙则名(             )          (2)何陋之有(             ) (3)香远益清(             ) 2.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3.下面对于两篇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铭”和“说”都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一般是用韵的;“说”往往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来抒情言志。 B.两篇文章都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甲文表达了作者甘于淡泊、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乙文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C.两篇文章都是骈散结合。甲文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富有音韵美;乙文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富于变化。 D.甲文结尾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与“陋室”进行对比,目的是说明陋室可以与古代名贤的居室比美;乙文结尾用牡丹和菊花来衬托莲的高贵品质。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落别处 林清玄 ①在信义路上,常常会看到一位流浪的老人,即使热到摄氏三十八度的盛夏,他也穿一件很厚的中山装,中山装里还有一件毛衣。那么厚的衣服使他肥胖笨重有如水桶。平常他就蹲坐在街角歪着脖子,看来往的行人,也不说话,只是轻轻地摇动手里的奖券。 ②很少的时候,他会站起来走动。当他站起,才发现他的椅子绑在皮带上,走的时候,椅子摇过来,又摇过去。他脚上穿着一双老式的大皮鞋,摇摇晃晃像陆上的河马。 ③如果是中午过后,他就走到卖自助餐摊子的前面,想买一些东西来吃,摊贩看到他,通常会盛一盒便当送给他。他就把吊在臀部的椅子对准臀部,然后坐下去。吃完饭,他就地睡午觉,仍是歪着脖子,嘴巴微张。 ④到夜晚,他会找一块干净挡风的走廊睡觉,把椅子解下来当枕头,和衣,甜甜地睡去了。 ⑤我观察老流浪汉很久了,他全部的家当都带在身上,几乎终日不说一句话。从他的相貌看,应该是北方人,流落到这南方热带的街头,连最炎热的夏天都穿着家乡的厚衣。 ⑥对于街头的这位老人,大部分人都会投以厌恶或疑惑的眼光,小部分人则投以同情。 ⑦我每次经过那里,总会向老人买两张奖券,虽然我知道即使每天买两张奖券,对他也不能有什么帮助,但买奖券使我感到心安,并使同情找到站立的地方。 ⑧记得第一次向他买奖券的那一幕:他的手、他的奖券、他的衣服同样的油腻污秽;他缓缓地把奖券撕下,然后在衣袋中摸索着,摸索半天掏出一个小小的红色塑胶套。这套子竟是崭新的,美艳得无法和他相配。 ⑨老人小心地把奖券装进红色塑胶套,由于手的笨拙,使这个简单动作也十分艰难。 ⑩“不用装套子了。”我说。 B11“不行的,讨个喜气,祝你中奖!”老人终于笑了,露出缺几颗牙的嘴,说出充满乡音的话。 B12他终于装好了,慎重地把红套子交给我,红套子上写着八个字:一券在手,希望无穷。 B13后来我才知道,不管是谁买奖券,他总会努力地把奖券装进红套子里。慢慢地,我理解到了,小红套原来是老人对买他奖券的人一种感激的表达。每次,我总是沉默着耐心等待,看他把心情装进红套子,温暖四处流动着。 B14和老人逐渐认识后,有一年冬天黄昏,我向他买奖券,他还没有拿奖券给我,先看见我穿了单衣,最上面的两个扣子没有扣。老人说:“你这样会冷吧!”然后,他把奖券夹在腋下,伸出那双油污的手,要来帮我扣扣子,我迟疑一下,但没有退避。 B15老人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我的扣子扣好,那时我真正感觉到人不管外表是怎么样的污秽,明净的善意都会从心的深处涌出。在老人为我扣扣子的那一刻,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鼻子因而酸了。 B16老人依然是街头的流浪汉,把全部的家当带在身上,我依然是我,向他买着无关紧要的奖券。但在我们之间,有一些友谊,装在小红套,装在眼睛里,装在不可测的心之角落。 B17我向老人买过很多很多奖券,多未中奖,但每次接过小红套时,我觉得那一刻已经中奖了,真的是“一券在手,希望无穷”。我的希望不是奖券,而是人的好本质,不会被任何境况所淹没。我想到伟大的禅师庞蕴说的:“好雪片片,不落别处!”我们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也是如此,在某时某地,美丽地落下,落下的雪花不见了,但灌溉了我们的心田。 1.仔细阅读⑧~B15段,概述“我”与老流浪汉之间发生的两件事。 2.读第B13段画线句子,说说句中的“心情”和“温暖”各有什么含义。 3.作者极力渲染流浪老人的形象特点有何用意? 4.结合全文,说说老人和“我”各是怎样的人物形象。 5.文章结尾说“我们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也是如此,在某时某地,美丽地落下,落下的雪花不见了,但灌溉了我们的心田”。结合实际,谈谈“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在文中象征着什么?“好雪”在生活中有什么意义?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颔联中的“割”字炼字极妙,历来被人称道。请赏析“割”字的好处。 2.下列各项中,对本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全诗紧扣“望”字,从朝至暮,由近及远,句句写向岳而望,热情讴歌泰山的秀美景色和雄伟气势。 B.首联以设问统领下文,以一望无际的青翠之色烘托泰山的高耸入云、绵延不尽。 C.颈联写细望所见,对仗工整。写出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广阔,也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D.尾联似写登山,实为明志,点明全诗主旨,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学习了本文《土地的誓言》后,班级拟开展以“爱我家乡,护我土地”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文学性宣传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七、作文(共40分) 小草记住了土壤,因为有了土壤的孕育;绿叶记住了露珠,因为有了露珠的恩泽;清泉记住了大山,因为有了大山的拥抱……记住这世间的美好,让我们以感恩之心拥抱世界。 请以“风记住了花香”为题,写一篇作文。 写作要求: (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3)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