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西省新余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点睛提升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牧人驱(qǖ)犊返,猎马带禽(qín)归。 B.萧(xiāo)关逢候骑,都护在燕(yàn)然。 C.渡远荆(jīng)门外,来从楚(chǔ)国游。 D.几处早莺(yīng)争暖树,谁家新雁(yàn)啄春泥。 2、下列诗句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辉。 B.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C.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 D.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3、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郭校长在建言献策交流会上的开场白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来许多创办一流州中的好建议。 B.中国人每年“舌尖上的浪费”锐不可当,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 C.在《中国诗词大会》赛场,选手们自信满满,对答如流,精彩的表现令观众由衷地赞叹。 D.峰环水抱的达州,高高低低的房屋琳琅满目。 4、下面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国家和民族要走向强大、复兴,就必然会有人牺牲和付出。 B.作为籼粳水稻杂交第一人,马荣荣为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C.抚顺是全国最早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城市,且将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抚顺从未停止学雷锋的脚步。 D.教育部下发文件明确要求,凡有“八年抗战”字样,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相关的内容,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请有感情地背诵《野望》,并把这首诗写在下面。 野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②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③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释】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畚锸:箕畚铁锹。③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与步于中庭                      步:散步,漫步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但是 C.轼诣武卫营              诣:到……去 D.卒全其城               卒:最终 (2)用“/”为下列句子断句。(限两处) 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甲】文除了表现苏轼安闲自适的心境之外,还流露出他怎样的情绪? 【乙】文记述了苏轼率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迹,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①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②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③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④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1.选文前两段段首都是“我应该感谢母亲”,这两段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2.文章中谈到“无法补救的”和“能做到的”各指什么? 3.结合全文,谈谈作者笔下的母亲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和高尚品质。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结庐在人境(            )                 (2)悠然见南山(            ) 2.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道出了处境(环境)与感觉(心境)之间的辩证关系,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运用设问修辞,先提问,引发思考,再以极为精练的语言,做出回答: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就自然会偏僻安静。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D.“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诗人通过描写黄昏时飞鸟结伴归林的美好景色,表达了摆脱、束缚、自由自在的心境。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仿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你要像一棵松树,大风将树枝吹折,然而巨大的树干,却永远挺直;_______________;你要像一束鲜花,岁月将美丽夺走,然而恬静的本性,却永世长存。 七、作文(共40分) 【片段仿写】请你运用这种“倒金字塔结构”写一则身边的消息。(15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