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提分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       ) A.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对眼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像一只猎鹰从高空朝一只胆怯(què)的耗子俯冲下来,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B.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襟(jìn)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界。这位客人不无尴尬地抬起眼皮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C.在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儿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找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像大理石穹(qióng)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 D.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zhā)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在四方脸中间,我们见到的是一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打塌了的样子。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B.随着照相机的快门声响起,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机飞行员的事迹,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 C.近年来,初中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D.传统文化培养了中国民众高尚文雅的气质和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 B.电影《长征》,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和风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C.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大张旗鼓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惟恐意外发生。 D.我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怦然而生。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民群众对饮食的要求已经从“吃得饱”“吃得好”转向“吃得更放心”“吃得更健康”。 B.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再次给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C.我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能否做好疫情防控,是经济社会良好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D.2022年9月新学期起,多种劳动技能将纳入课程。此举旨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使他们成为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的时代新人。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名句默写。 (1)《三峡》用“重岩叠嶂,_____”和“自非亭午夜分,_____”分别从正面和侧面描绘了三峡山势的挺拔险峻。 (2)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写道“千里江陵一日还”,《三峡》中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 (3)《三峡》中写夏水浩荡,凶险万分的句子是:_____,_____。 (4)《三峡》中总写春冬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甲】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A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B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月色入户       户__________       (2)念无与为乐者       念__________ (3)盖竹柏影也       盖__________       (4)竹杖芒鞋轻胜马       胜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请自选一个角度,对下面的句子进行赏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甲乙两文共同体现了苏轼哪种可贵的人生态度?请结合甲乙文中划横线的A、B两句具体阐述。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蔡年迟蒲海洋 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辽阔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 2012年11月23日上午8时,顶着凛冽的寒风,身着不同颜色马甲的甲板工作人员在战位就位。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一丝不苟地对阻拦索作最后一次检查。备受外界关注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进入最关键时刻。 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航母舰载战斗机上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浩瀚的大海可以作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在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飞机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程中。 飞行塔台内的广播响了:“歼-15飞机552号已于XXXX起飞,预计XXXX临空!” 着舰指挥员从容地走上甲板指挥平台。“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一次跳动,都在揪着人心。 “航向XX,航速XX节…”口令声中,辽宁舰宫兵娴熟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 X时XX分,远方的天空中传来舰载机的低吼声。循声望去,记者看到,湛蓝的天幕上,一架歼-15舰载机正向辽宁舰飞来。 飞行塔台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监视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和曲线,密切跟踪正在空中调整飞行姿态的舰载机。 塔台起降指挥监控台,不时传来着舰指挥员和飞行员的对话声—— 飞行员:“请示下降高度!” 着舰指挥员:“可以下降高度至XXX!”着舰指挥员:“航向XX,航速XX……” 飞行员:“明白!” …… 在两人时断时续、不急不缓的对话声中,舰、机配合得非常默契。 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记者眼前的飞行甲板上,定格了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阻拦索的两端构成“V”上边的两头,尾钩钩住处,则是“V”字的底尖。 “成功了!”掌声瞬间激活了所有人紧绷的神经,每个人脸上都绽放出胜利的带着泪花的笑容:“太让人激动了!” 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能不激动吗?“快点!快点”有人向飞行甲板冲去。几分钟前还空空荡荡的飞行甲板,一下跑来了一大群人。歼-15舰载机前沸腾了,鲜花映衬着飞行员的笑脸,人们忘情地与飞行员紧紧拥抱,争相与飞行员合影留念…… (摘编自《人民海军报》,略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一着”“惊海天”对比鲜明,很容易让读者心头一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飞行员与舰载指挥员之间时断时续的简单对话流露出他们内心的紧张畏惧心理。 C.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表现了作者对舰载机成功着舰时的喜悦和自豪之情。 D.“刀尖上的舞蹈”“凌波海燕”等语言使作品具有更强的阅读美感和震撼力。 2.看下面的选段,揣摩作者是如何获得新闻素材的?在语言的表达上有何特点?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能不激动吗?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引用某大国上将的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五、诗歌鉴赏(共5分) 古诗阅读。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请展开想像,描述“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所展现的画面。 (2)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3)请你结合本诗,说说律诗在对仗方面的特点。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络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讨论之中,请你就以通讯软件为代表的互联网交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七、作文(共40分) 请以《最美丽的相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表达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