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济源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休祲(jìng)       苟得(gǒu)          唐雎(jū)          负箧曳屣(xǐ) B.蹴尔(cù)          徒跣(xiǎn)        皲裂(jūn)        缊袍敝衣(yùn) C.缟素(gǎo)        耄老(mào)        豆羹(gēng)       冻馁之患(lěi) D.色挠(láo)        叱咄(duō)          烨然(yè)          燕然未勒(lè)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幅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wù),便是敬。 B.丰功伟迹!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qiè)。 C.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zhé)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D.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zī)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师走进来时,鸦雀无声的教室里只有同学们的说笑声。 B.烈日当空,花园里的花儿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C.我们不要无缘无故地怀疑别人,尤其是我们的朋友。 D.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曾被当作异想天开的无土栽培技术已经付诸实践了。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生死考验关头,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用爱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用生命诠释了师爱的真谛。 B.中央电视台摄制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日前播出后,观众反应异常强烈,简直到了人人谈论的程度。 C.随着国产001A型航母航海试验的不断进行,海外对中国航母的关注在持续升温。 D.“新四大天王”林俊杰在昨晚一年一度的“音乐之声”颁奖典礼上更是一举夺得港台“最佳制作人”以及“最佳男歌手”两项大奖。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根据提示填空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_______,_______,可怜白发生。 (3)由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以使人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词句______。 (4)《观刈麦》中描写农民劳作环境恶劣、表现农民生活艰辛的语句:_______,_______。 (5)在联想集团处于经营困境时,“联想之父”柳传志再度出山担任集团董事长,真可谓“________ ,_________。”(用《出师表》中的名句填空。)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鱼我所欲也》,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二者不可得兼       得兼:______ (2)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______ (3)贤者能勿丧耳       丧:______ (4)蹴尔而与之          蹴:______ (5)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______ 2.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的散文善用排比和对偶。本文第二段大量使用了排比句和对偶句,使文章读起来充满节奏感,且富有文采和气势。 B.本文阐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孟子认为,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C.本文第一段论证思路清晰。先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再从反面论述为了“义”可以舍生,接着再正面论述为了“生”可以不择手段。 D.“本心”指人的羞恶之心。作者用一般人和乞丐都不能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本心,并对失去本心接受“万钟”的行为进行了嘲讽和批判。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作者在文中批判和嘲讽了哪类人?赞扬了哪类人?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些人的看法。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青云楼主 冯骥才 青云楼主,海河边一小文人的号。此君脸窄身簿,皮黄肉干,胳膊大腿又细又长,远瞧赛几根竹竿子上凉着的一张豆皮。但人不可貌相,海不可斗量。他能写能画,能刻图章,连托裱的事也行;可行家们说他——手糙了点儿。因故,天津卫的买卖没他写的匾,饭庄药铺的墙上不挂他的画。他于书画这行,是又在行里,又在行外。文人落到这步,那股子“怀才不遇”的滋味,是苦是酸,还是又苦又酸,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于是,青云楼这斋号就叫他想出来了。他自号青云楼主,还写了一副对子挂在迎面墙壁上:“人在青山里,心卧白云中。”他常常自言自语念这对子。每每念罢,闭目摇肩,真如隐士。再说他隔墙就是四季春大酒楼,整天鱼味肉味葱味酱味换着样儿往窗户里边飘。关上窗户?那管屁用,窗玻璃拦得住鱼鲜肉香,却拦不住灯红酒绿。一位邻居对他说:“你这青云楼干脆也改成饭馆算了。这青云楼三字听着还挺好听,一叫准响!” 这话当时差点叫他死过去。 乾旋地转,运气有变。一天,有个好事的小子陈八,带来一位美国人拜访他。陈八说这老美喜欢中国的老东西,尤其是字画。青云楼主头一回与洋人会面,脑子发乱,手脚也忙,踩凳子挂画时,差点来个“人仰马翻”。那老美并没注意到他,只管去瞧墙上的画,每瞧一幅,就哇啦哇啦叫一嗓子,好赛洗屁股时叫水烫着了。然后,嘬起嘴啧啧赞赏一番。最后老美用中文一个字一个字地对青云楼主说:“我、太,高、兴、了、谢、谢——我、太、高、兴、了、谢、谢——”他大概只学了这几个字,反反复复地说,一直告辞而去。 青云楼主高兴得要疯。他这辈子,头次叫人这么崇拜。两个月后,他收到一封洋文写的信。他拿到《大公报》的报馆去找懂洋文的朱先生。朱先生一看就笑了,对他说:“你用嘛法子,把人家老美都折腾出神经病来了?他说他回国后天天眼睛里都是你写的字,晚上做梦也是你的字,还说他感到中国的艺术家绝对都是天才!” 青云楼主如上青云,身子发飘,一夜没睡,天亮时,忽来灵感,挥笔给那老美写了“宁静致远”四个大字,亲手裱成横批,送到邮局寄去。邮件里还附一张信纸,要求人家把字挂在墙上后,无论如何站在这字前面,照张照片寄来。他想,他要拿这照片给人看。给亲友看,给街坊邻居看,给那些小看他的人看,再给买卖家那几个大老板看,给报馆的编辑们看,最后在报上刊登出来。都看吧!你们不认我,人家老美认我! 他在青云楼中坐等三个月,直等到有点疑惑甚至有点泄气时,一封外皮上写着洋文的信终于寄来了。他忙撕开,抽出一封信,全是洋文,他不懂,里边并没照片。再看信封,照片竟卡在里边,他捏住照片神出来一瞧,有点别扭,不大对劲,他再细瞧,竟傻了。那老美倒是站在他那字的前边照了像,可是字儿却挂倒了,全朝下了! 1.仔细阅读选文,梳理文章内容。 事件发展 青云楼生意暗淡 字画受到洋人赏识 赠“老美”字画,索要照片 看到“老美”的照片 情感变化 2.作者为什么说“他于书画这行,是又在行里,又在行外”? 3.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那老美倒是站在他那字的前边照了像,可是字儿却挂倒了。全朝下了”这一结果,前文中已作了铺垫。请把这个句子找出来。 5.青云楼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 五、诗歌鉴赏(共5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苏轼当年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知州,自称“老夫”,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暗含了岁月流逝却壮志未酬的忧郁。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策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又何妨”,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够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典故,词人以云中太守魏尚自比,这是东坡借此表示希望朝廷委以边任,到边疆抗敌。 D.这首词从题材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上片出猎,下片请战,场面热烈,大有“横槊赋诗”的气概。 2.请你自选角度,对“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做点赏析。 角度提示:修辞手法、人物形象、主题思想、遣词炼字等。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语意完整、连贯 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可以互相代替。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迫于升学就业的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中年后,自认为有几十年的阅历,早已洞察世事,不需要再到书中寻求人生真谛,阅读的动力大大减退。这都是不对的。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在“有字之书”中透彻理解书中寓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者不可偏废。无论为官经商,还是读书治学,只重读书不重阅历,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重阅历不重读书,则会导致经验主义,会因缺乏理论指引而流于平庸世俗。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又勇于实践,以读书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读书,才能做到阅历和读书相长,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七、作文(共40分) 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不断努力而梦想永远无法实现,而我们的人生正是如此。令人欣慰的是,我听见时间长廊另一端有个声音说:“也许今天无法实现,明天也不能。重要的是,它在你心里。重要的是,你一直在努力。” ——《马丁•路德•金自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②字 数不少于600 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