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吉林省白城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提分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辙(zhé)     登轼(shì) 肉食者鄙(bǐ) B.弗(fú)       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C.竭(jié)       败绩(jì) 望其旗靡(mǐ) D.驰(chí)       远谋(móu) 又何间焉(jiān)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有的人,属于“有事您说话”型,待人非常热情,热心肠,朋友有难,两胁插刀,朋友没难,不分彼此。 B.他用心揣摩着,玩味着,惦量着,把握着,他要给这至短的台词注人无比丰沛的情感啊! C.许多加盟中超的外援都望眼欲穿地等待国家队的召唤,但遗憾的是大多都没有得到眷顾。 D.假如它的艺术是全人类的财富的话,它的思想则让某些人如座针毡了。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浮光掠影,历历在目。 B.不一会儿,妈妈把脏乱不堪的房间收拾得干净整洁,简直是妙手回春。 C.有的游客明明看到景点有“禁止拍照”的提示,还是义无反顾地拍照留影。 D.人生路上有时山高难攀,我们只有锲而不舍,才能登上理想之巅。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阅读之后能形成自己的思考和结论,提出问题,就算得上是深度阅读。 B.这起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据有关人士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六千万元以上。 C.自古以来,爱国主义凝结着中华各族儿女对伟大祖国诚挚的热爱,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生生不息。 D.随着北斗走向全球,这项中国技术在助力全球互联互通方面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和赞赏。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用课文原句填空。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2)夫战,勇气也。_________ ,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3)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孟子>二章》) (4)面对困难,我们应该像李白在《行路难》中写的那样:“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永不放弃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5)生活中总会遇到困难和坎坷,但是只要你不气馁,不懈地走下去,一定会达到一个美好的境界,这正如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也。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2)蹴尔而与之(            ) (3)故患有所不辟也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在关乎生死时,“呼尔”“蹴尔”,“行道之人”“乞人”都不屑受之,这就是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B.作者列举贪图名利者在“万钟”“宫室”“妻妾”“穷乏者”面前“舍义”的表现,从正面事实论证舍义取生之人,羞恶无耻。 C.三个“乡为身死而不受”构成排比,通过今昔对比,批判了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最后用反问句作结尾,使得论证富有气势。 D.本文和《岳阳楼记》都提到了人心,本文的“本心”是指本来就有的羞恶廉耻之心,《岳阳楼记》的“古仁人之心”的具体体现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代的私塾教育 ①前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他用平板电脑向习近平夫妇展示了他的外孙女阿拉贝拉演唱中文歌曲、背《三字经》和中国古诗的视频。看到这个金发碧眼的小姑娘用美式中文有板有眼地背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不由得感慨中华文化影响深远。在中国古代,《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是学龄儿童的重要启蒙读物,他们在私塾通过吟诵这些经典文本掌握了最基本的读写能力,为之后通过科举考试、晋升仕途奠定了基础。 ②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与私塾相对应的“官学”是上层社会的教育组织,而私塾则相应承担了下层社会的教育功能。私塾教育所崇尚的德育之治、小众化授课模式,都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③在私塾里,学龄儿童们学习识字、写字、习经史、学六艺。据《宋会要·崇儒》记载,宋代小学的要求是:“小学生八岁能诵一大经,日书字二百”;“十岁加一大经、字一百”;“十二岁以上,又加一大经、字二百”。当然,古代检查学生的学业,也靠考试。如宋代,老师会逐日测试学生的学习,这叫“日考”;另外还有“月考”“季考”等。名目繁多,花样翻新,看来就算穿越回古代,也别想乐得清闲。到了明代,理学家沈鲤记载:“朔望日考试,分等第,行赏罚。”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考试,还要排名次挨鞭子,想想也真是怕怕的。 ④现代的中小学经常分“特优班”“重点班”“普通班”,其实这种区分古已有之。如宋徽宗政和四年十二月,颁小学条制,实行“三舍升补法”,班级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种。新生皆分在外舍,成绩好的升入内舍;内舍生考得好的,升入上舍。看来从古至今,学校都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地方。 ⑤古代私塾盛行体罚。东汉王充在《论衡·自纪篇》中称:“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到明代,学生逃学,连家长都要跟着受罚。明代《泰泉乡礼·乡校》中规定:“无故而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二次,加扑挞,罚纸十张;三次,挞罚如前,仍罚其父兄。”古人还会直接请家长或长者坐进教室参与班级管理,类似于现在的家长委员会。明代官员叶春及在惠安办学时即如此,其《石洞集·惠安政书》中这样记载:“轮笃实老成者二人,平旦生左右塾,以序出入。” ⑥古代私塾还很注重德育,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查较为严格。如明代有的小学设立“扬善簿”“改过簿”“记过格”,好事坏事均记录在案,作为学生升学录取时的参考。这种“功过簿”并非由老师填写,如明代儒学家刘宗周,其家塾修业课程中,要求学生早上起来第一事就是填“记过格”,上列数百种日常行为,有“微过”“隐过”“显过”“大过”“丛过”“成过”等六项评语,让学生自己评价昨日表现,敦促学生“三省吾身”。 ⑦看来在古代私垫当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也没那么简单。要背经史子集,还要懂得仁义礼智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确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文章③-⑥段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私塾教育? 2.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各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3.下面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片段,也描述了私塾教育,它印证了本文哪一段的内容?请简要分析。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蹬几眼,大声道:“读书!” 4.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在古代,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启蒙读物,可以培养孩子最基本的读写能力,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 B.私塾有民办的,也有官办的。私塾教育崇尚德育之治、大众化授课模式,为我国教育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C.宋代的班级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种,相当于现代的“普通班”“重点班”“特优班”。 D.古代私塾不仅注重读书、写字、习经史、学六艺,还很注重德育,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查比较严格。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这首曲,然后回答问题。 山坡羊·骊山怀古 [元]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羸,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1.这首曲中点明怀古之地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发作者怀古感伤的事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曲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怀古感伤之情? 4.请简析这首小令的艺术表现手法。 5.张养浩在另一首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的结尾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从百姓的角度看封建王朝的更迭,带给人民的全是苦难。请分析这首散曲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什么样的主旨的。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把下列句子排列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①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②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③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④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⑤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正确的顺序是(只填序号):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本文采用最多的就是语言描写,从语言中表达个人的情绪和其中的道理,并且用语言来和别人打交道,释放情绪和感情。请写出一段文字。运用语言描写,表达人物的情绪,抒发情感,不少于1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