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真题(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真题(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 1.下列不属于课程的是(  )。 A.学校周边环境 B.英语 C.语文 D.数学 2.“谈梅生津”属于( ) A.条件反射 B.无条件反射 C.既是条件反射又是无条件反射 D.两者都不是 3.一名5岁儿童,在智力测验中,测得的智龄是6岁,他的比率智商是( ) A.83 B.100 C.120 D.110 4. 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采取决定和(  )。 A.确定目的 B.执行计划 C.制订计划 D.动机斗争 5.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是(  ) A.成就动机理论 B.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C.成绩结构理论 D.强化理论 6. 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体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点的现代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7. 马克思主义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旧的社会分工 B.生产力水平低下 C.资本主义制度 D.阶级剥削 8.在课程实施和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掌握性课程评价方法是(  )。 A.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内在评价 9.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  )。 A.主观认识 B.内化过程 C.态度体验 D.外显状态 10.学校产生于(  )。 A.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1.1937年出版《人格:心理学的解释》一书,标志着用科学方法系统研究人格问题的开始的人是()。 A.卡特尔 B.塔佩斯 C.霍兰德 D.奥尔波特 12.同一班的学生,听同一节课,每人对讲课内容的理解不尽相同,这是因为人的心理具有(  )。 A.主观性 B.客观性 C.社会性 D.自发性 13.小学阶段设置课程的特点是( ) A.分科课程为主 B.分科与综合相结合 C.综合课程为主 D.活动和理论相结合 14. 我国最早实施中小学六三三分段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15. 写作、阅读、运算、解题等所属的技能类型是(  )。 A.操作技能 B.动作技能 C.运动技能 D.智力技能 16. 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 A.促进学生正常发育 B.增强学生体质 C.使学生掌握体育技能 D.输送运动员 17. 18.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规定,农村成人教育的重点是(  ) A.扫除青壮年文盲和职业人才培训 B.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C.加强农业知识的教育和实用技术的培训 D.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 19.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A.课外活动 B.实践活动 C.教学活动 D.班主任工作 20.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需求程度最终取决于(  )。 A.A.生产力水平 B.社会制度 C.文化背景 D.科技水平 二、填空题(20题) 21. 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和_______的特点。 22.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_______、_______和体系化与具体化。 23.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方法是________。 24. 在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中,计算智商的公式是:智商等于__除以__再乘以100。 25. 家庭教育的教育内容具有_______的特点。 26. 在马斯洛的价值体系中有两种潜能或基本需要:一类是_______,一类是_______。 27.德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________、________。 28.按活动领域的不同,可以把能力分为_______和_______。 29. 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_______决定,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30.我国1902年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_______。 31.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应将学校教育和__教育、__教育相配合,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32. 与再造想象相比,创造想象具有的特点有:首创性、_______和_______。 33.人的意志行动的特征是有自觉的行动目的,以__为基础,受意识能动调节支配和__。 34.思维的基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_____和学生。 36. 品德评价的方式主要有奖励、惩罚、_______和_______。 37. 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出________的规律。 38.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____________过程。 39. 表象是从_______到_______的过渡阶段,是_______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40. 自我认识是在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 三、简答题(5题) 41.简述教师的专业素质。 42.简述学校体育的意义。 43.简要说明顺从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44.简述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45. 四、论述题(5题) 46.结合教育实际谈谈如何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47.持“教师中心论”的人把学生比作“船”,把教师比作“舵手”,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挥。试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简评这个观点。 48.试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49.结合教育实践,论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50.试述我国新课程设置的特点。 五、辨析题(5题) 5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 52.循序渐进教学原则中的“序”是指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 53.技能与先天因素有很大关系。 54.人们在能力的发展速度上不存在差异。 55.教育决定人的发展。 六、(0题) 56.在对学校隐性课程的分类中,一般把教师无意识的言行对学生所产生影响而构成的课程称之为( ) A.A.物质性隐性课程 B.制度性隐性课程 C.心理性隐性课程 D.活动性隐性课程 参考答案 1.A 语文、数学、英语都属于狭义的课程,即我们在学校学习的科目;广义的课程还包括小学课程、中学课程、大学课程等。学校周边环境不属于课程的范畴。 2.AA [解析] 反射有两种: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而条件反射是后天习得的。而没有吃过梅子的人是不会知道梅子的滋味的,所以是后天的。 3.C 4.B 5.B 6.B 7.A 8.A 9.C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人们对客观事物产生不同的态度体验,是以某事物是否符合和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的。 10.B 除了掌握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这一点,还要掌握在奴隶社会中一些不同的学校名称。 11.D奥尔波特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和人格心理学家。1937年他出版了《人格:心理学的解释》一书,标志着用科学方法系统研究人格问题的开始。 12.A 13.CC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了解我国各级学校课程设置的特点。①小学阶段从综合课程为主。②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③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14.D 15.D 操作技能与动作技能是同一概念,只是提法不同。 16.B 17.D 18.B 19.C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教学为主、全面安排” 的原则。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等对学生进行教育。 20.A 21.强制性强制性 22.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 2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4.智龄(心理年龄) 实龄(生理年龄)智龄(心理年龄) 实龄(生理年龄) 25.生活化生活化 26.匮乏需要成长需要匮乏需要,成长需要 27.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28.一般能力;特殊能力 29.教学价值取向教学价值取向 30.壬寅学制 31.社会 家庭 32.独立性新颖性独立性,新颖性 33.随意运动 克服内外困难 34.概念,判断,推理 35.社会知识社会知识 36.评比操行评定评比,操行评定 37.先快后慢先快后慢 38.认识 39.感知思维认识感知,思维,认识 40.自我感觉自我表象自我感觉,自我表象 41.(1) 职业道德素养: ①爱岗敬业。 ②热爱学生。 ③团结协作。 ④为人师表。 (2) 知识素质 ①比较系统的政治理论知识。 ②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③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3) 能力素质 ①语言表达能力。 ②教育教学管理能力。 ③教育和管理班集体。 ④自我反思能力。 42.(1)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 (2)体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3)青少年一代的身心健康水平,关系到整个国家民族的强弱盛衰。 解析:该题很明确,但是有些考生容易答成“体育的任务”。考生在学习时应注意“意义”也就是“作用”。因此,“体育的意义”也就是谈体育的作用,即体育对学生身体健康的作用、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对国家的作用,从这三方面记忆就容易把握了。 43.(1)顺从的概念:个体在行为上听从他人支配,接受他人指挥的心理现象。 (2)影响顺从的因素:①个性因素;②社会文化历史因素;③客观环境和群体压力因素。 44.(1)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想象的有机统一。 (2)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 (3)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常有“灵感”出现。 (4)创造性思维过程表现为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相结合。 (5)创造性思维过程表现为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的统一。 45. 46.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当做到: (1) 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 (2) 培养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3) 培养与发展学生直觉思维的能力。 (4) 进行创造性活动,培养创造性人格。 (结合教育、教学举例,并联系上述要点阐述)。 47.这种观点是片面的。首先,它只强调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而忽了学生还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活动主动的参加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对于教育影响,他们可能积极地接受,也可能消极地抵制。同时,在师生关系中,它过分夸大了教师的作用。其实,如果教师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把学生当作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自身的“舵手”作用也无法真正实现。总之,我们既不能忽,也不能夸大学生的客体地位。要认识到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发展和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应使学生的双重地位统一起来。 4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为: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