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类历史专题22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和艺术成就Word版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专题22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和艺术成就 第Ⅰ部分 2021年高考真题 1.(2021·全国乙卷·35)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纽约画派领衔人物杰克逊·波洛克以将油墨滴洒和倾泼在大块画布上的创作方法而著称,画作没有任何可识别的主题。美国中央情报局竭力推崇该画派,并资助其在海外展览,以显示自由、个性的表达。这表明( ) A.纽约画派的创作方式受到各国民众欢迎 B.纽约画派的创作具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 C.美国政府旨在扩大纽约画派的影响力 D.美国政府借助艺术领域渗透冷战思维 【答案】D 【解析】20世纪四五十年代正值美苏冷战开始时期,美国中央情报局竭力推崇纽约画派,并资助其在海外展览,目的是“显示自由、个性的表达”来抨击社会主义国家的所谓“集权”、“专制”,借此渗透其冷战思维,故选D项;题干仅提到美国中央情报局竭力推崇纽约画派,并资助其在海外展览,并没有说到其结果如何,排除A项;纽约画派的画作没有任何可识别的主题,所以没法说其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排除B项;美国中央情报局竭力推崇纽约画派,并资助其在海外展览,目的是“显示自由、个性的表达”,而不是扩大其影响力,排除C项。 2.(2021·山东高考选考·14)1952 年,美国有1500万个家庭拥有电视机,到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有电视机1.4亿台,收看电视成了人们获取新闻资讯、教育资源和娱乐的重要方式。美国家庭日均收看电视时间越来越长,由1951年的4.58小时升至1981年的6.73小时。这反映出( ) A.电视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精神需求 B.电视成为凝聚家庭关系的重要纽带 C.战争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答案】D 【解析】“收看电视成了人们获取新闻资讯、教育资源和娱乐的重要方式”说明科技进步对人们生活具有积极意义,“家庭日均收看电视时间越来越长,由1951年的4.58小时升至1981年的6.73小时”则看到了科技发展对生活的消极影响,故选D项;电视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精神需求是在说电视的积极意义,但是题干中还有对电视对人们生活的消极影响的表述,因而表述并不全面,排除A项;题干体现的是电视对人们生活的双重影响,但并没有具体提到其对凝聚家庭关系的意义,排除B项;题干体现的是电视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但是并没有关于战争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 第Ⅱ部分 2021年各地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2021·山东青岛高三自主检测·15)小说《兔子,跑吧》(1960年出版)细腻刻画了一个美国青年的一生和他在平庸生活中所经历的磨难。主人公“兔子”如同作者的影子,见证了一个陌生的,甚至敌对的世界成长起来的一代美国人的命运。该作品(  ) A.源于美国经济衰退对社会的冲击 B.折射出冷战下美国人的生存状态 C.表明美国社会充满信仰危机 D.是浪漫主义流派发展的结果 【答案】B 【解析】据材料“(1960年)……敌对的世界”可知主人公生活在冷战时期,折射出冷战下美国人的生存状态,故选B项;冷战的根源是国家利益的冲突,排除A项;文学作品来源于现实但是高于现实,不能代表美国社会现实状况,排除C项;该作品是现代主义流派发展的结果,排除D项。 2.(2021·江西景德镇三模·35)尼日利亚作家奥克瑞凭借小说《饥饿的路》获布克奖。《饥饿的路》以一个虚构的非洲现代城市贫民窟为背景,以神奇、魔幻创作手法,将个人的生命体验与民族的历史文明、家国的命运浮沉紧紧相连,在非洲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与此艺术手法相似的文学作品是(  )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老人与海》 D.《百年孤独》 【答案】D 【解析】据材料“以神奇、魔幻创作手法,将个人的生命体验与民族的历史文明、家国的命运浮沉紧紧相连”,可知《饥饿的路》属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百年孤独》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故选D项;《巴黎圣母院》为浪漫主义文学,排除A项;《人间喜剧》为现实主义文学,排除B项;《老人与海》是现代主义,排除C项。 3.(2021·河北保定二模·15)从剧本的整体构思看,它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传统的戏剧模式。剧中主要角色始终没有出场,5个登台的人物,行为荒唐可笑,记忆模糊不清。该作品表现的是一个“什么也没有发生,谁也没有来,谁也没有去”的悲剧。该类作品(  ) A.表现了资本主义文明中人们的迷惘 B.融合了拉美传统文学和西方文学 C.反映了人们对传统被抛弃的抗议 D.将爱情和追求个人幸福作为主旋律 【答案】A 【解析】材料是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以荒诞的主体和手法,描绘了一幅令人心碎的人类受难图,表现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们的失望、苦闷和迷惘的情绪,故选A项;魔幻现实主义的特点是融合了拉美传统文学和西方文学,排除B项;现代主义文学反映了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排除C项;“解冻文学”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苏联的一个文学流派它的特点是突破了斯大林时期那种只描写工业成就、歌颂英雄人物的固有模式,将爱情和追求个人幸福作为小说的主旋律,排除D项。 4.(2021·山西晋中三模·33)韦勒克形容早期浪漫主义时说:“就诗歌观来说是想象,就世界观来说是自然,就诗体风格来说是象征与神话。”而在法国大革命后,德国作家席勒说,浪漫主义“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这一变化说明(  ) A.革命成为浪漫主义的主要题材 B.浪漫主义推动启蒙运动的开展 C.浪漫主义作品深刻的现实反思 D.浪漫主义不再强调去抒发情感 【答案】C 【解析】据材料“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可知早期浪漫主义强调以英雄主义和自然主义抒发强烈的情感,而大革命后的浪漫主义则更多通过现实的反思抒发情感,故选C项;材料只提到浪漫主义的风格,并没有涉及题材,排除A项;启蒙运动的开展推动了浪漫主义的产生,排除B项;浪漫主义的重要特质就是强调情感的抒发,排除D项。 5.(2021·四川内江三模·34)下图是西方绘画中的母亲形象之一,画家离家在外,凭着对母亲的记忆,把母亲描绘在绿色的色调中,充满了对母亲深深地思念。他给弟弟的信中说:“我原打算用灰色调来画,但若不将色彩表现出来,就没有办法传递某些想法。”这一作品(  ) 梵高的《母亲》 A.追求色彩在情感表达中的效果 B.强调了人文主义思想绘画内质 C.反映了画家内心浪漫主义情怀 D.体现了行动绘画不受制约画风 【答案】A 【解析】据材料“把母亲描绘在绿色的色调中,充满了对母亲深深地思念”和“我原打算用灰色调来画,但若不将色彩表现出来,就没有办法传递某些想法”,可知作者通过绿色抒发情怀,借助色彩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故选A项;材料强调色彩在情感表达中的效果,与“人文主义思想”无关,排除B项;据材料和画像可知,这一作品不符合浪漫主义的特征,排除C项;“把母亲描绘在绿色的色调中,充满了对母亲深深地思念”属于印象画派,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而行动绘画是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出现在纽约,50年代风靡美国画坛出现并波及欧洲,排除D项。 6.(2021·湖北武汉高中毕业班4月质量检测·16)1922年,爱尔兰小说家詹姆士·乔伊斯出版了《尤利西斯》一书,写的是一个普通人生中普通的一天。他抛弃了传统的语法,将外来词汇、双关语、少量知识和记忆碎片糅合于令人困惑的混乱的叙述中。这种叙述方式(  ) A.表达了精神困惑 B.批判了社会罪恶 C.抒发了浪漫情怀 D.痛斥了种族歧视 【答案】A 【解析】“他抛弃了传统的语法,将外来词汇、双关语、少量知识和记忆碎片糅合于令人困惑的混乱的叙述中”,体现了主观性和内倾性特征,反映了现代主义特征,表达出了精神困惑,故选A项;材料反映了现代主义特征,表达出了精神困惑,批判了社会罪恶的是现实主义风格,排除B项;抒发了浪漫情怀的是浪漫主义,材料反映了现代主义特征,表达出了精神困惑,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到种族歧视的内容,材料反映了现代主义特征,表达出了精神困惑,排除D项。 7.(2021·江西鹰潭二模·35)该派在哲学上受存在主义的影响,在政治上受无政府主义的影响,在生活上受纵欲主义的影响,而在文学上则深受自然主义和自发主义的影响,有阿仑·金斯堡为代表的垮掉派诗人,代表作是《呼号及其他》。该派(  ) A.主要采取了传统的现实主义的手法 B.突出强调理性 C.以非理性的原则反叛旧的文学传统 D.语言华丽典雅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在政治上受无政府主义的影响,在生活上受纵欲主义的影响”可知是对现代主义文学的描述,突出的是反传统、反理性的特征,以非理性的原则反叛旧的文学传统,故选C项;材料描述的是现代主义,并不是现实主义,排除A项;新古典主义强调理性,排除B项;古典主义语言华丽典雅,排除D项。 8.(2021·广西高三毕业班4月高考模拟联考·33)《秃头歌女》于1950年在巴黎首演时,引起人们的争论。此剧描写了一对典型的英国中产阶级夫妇与他们的朋友之间的无聊对话,隐晦地表述了严肃的苦恼,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是荒诞不经的”观点。该作品强调(  ) A.揭露社会问题 B.反帝反殖精神 C.集中表现自我 D.歌颂人的本能感情 【答案】C 【解析】据材料“描写了一对典型的英国中产阶级夫妇与他们的朋友之间的无聊对话”可知,《秃头歌女》具有反传统、反理性等特征,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故选C项;据所学揭露社会问题属于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排除A项;据所学反帝反殖精神属于20世纪亚非拉地区文学的特征,排除B项;据所学歌颂人的本能感情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排除D项。 9.(2021·广东省惠州市高三模拟考试·15)欧美某一时期的文化是“近代历史上人们对科学理性、物质主义带来的异化现象的一次彻底的检视和清算,它颠覆了西方资本主义旧的价值理性,以强烈的反叛精神构建了一个新的文化模式。”与这一特征相符合的文学作品是(  )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等待戈多》 D.《哈姆雷特》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它颠覆了西方资本主义旧的价值理性,以强烈的反叛精神构建了一个新的文化模式”可知,这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特征,《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浪漫主义小说,故选A项;《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文学,排除B项;《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荒诞派戏剧,排除C项;《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排除D项。 10.(2021·天津和平区一模·14)18—19世纪,欧美的浪漫主义作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如《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这些作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这一追求是基于(  ) A.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B.对政治现状的不满 C.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D.对工业文明的担忧 【答案】D 【解析】“这些作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从材料的时间看是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对环境的污染,引发作家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体现了对工业文明的担忧,故选D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与对自然风光热爱之间没有关联,排除A项;材料强调作家对人与自然和谐的追求,体现对工业文明的担忧,没有涉及对政治现状的不满,排除B项;材料强调作家对人与自然和谐的追求,体现对工业文明的担忧,没有涉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排除C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