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做一个指南针)教案表格版

举报
资源描述
单元整体设计 单元名称 做一个指南针 1. 单元教材分析 本课是二年级下册(磁铁)单元的第5课。教科书从指南针的历史入手,通过插图让学生了解水浮式指南针的根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并介绍了指南针对航海事业的重要意义,由此引发学生制作指南针的兴趣。本课由三局部组成:第—局部——聚焦,让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及用途,通过认识古代水浮法指南针的结构来聚焦本课的主要任务——做一个水浮式指南针。第二局部——探究,学生使用钢针、菱形吹塑纸、条形磁铁、水盆、指南针几种物体来制作一个水浮式指南针。制作步骤为:〔1〕打算材料;〔2〕制作磁针;〔3〕安装磁针;〔4〕校检磁针;〔5〕标注磁极。第三局部——研讨,在经历制作水浮式指南针的根底上,让学生思考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制作指南针,这既可以是课堂上的一次头脑风暴,也可以是一次课后的实践活动。 2. 单元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主线是制作一个水浮式指南针,但重点在于让学生体验包含设计、实施、改良在内的简单的技术与工程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制作能力和制造意识,并能对制作过程或测试结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良方法的能力。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做一个指南针 授课时间: 课型: 课时: 1. 核心素养目标: ①科学观念:是在理解科学概念、规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观念既包括科学、技术与工程领域的一些具体观念,如对物质、能量、结构、功能、变化的认识;也包括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如对科学知识的可验证性、相对性、暂时性的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以及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还包括科学观念在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②科学思维:是从科学的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主要包括模型建构、推理论证、创新思维等。模型建构体现在:以经验事实为基础,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和概括,进而建构模型;运用模型分析、解释现象和数据,描述系统的结构、关系及变化过程。推理论证体现在:基于证据与逻辑,运用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等思维方法,建立证据与解释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合理见解。创新思维体现在: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问题,提出新颖而有价值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探究实践:指在了解和探索自然、获得科学知识、解决科学问题,以及技术与工程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科学探究能力体现在: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提出科学问题,并针对科学问题进行合理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并搜集证据,分析证据并得出结论;对结果进行解释与评估;准确表达观点,反思探究过程与结果。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体现在:了解技术与工程实践的一-般过程和方法,针对实际需要明确问题,提出有创意的方案,并根据科学原理或限制条件进行筛选;实施 计划,利用工具和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根据实际效果进行修改迭代; 用自制的简单装置及实物模型验证或展示某些原理、现象和设想。自主学习能力体现在:自主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策略、监控学习过程、反思学习过程与结果。 ④态度责任:是在认识科学本质及规律,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科学态度体现在: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探究和实践;有基于证据和逻辑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严谨求实;不迷信权威,敢于大胆质疑,追求创新;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善于合作,乐于分享。社会责任体现在:珍爱生命,践行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热爱自然,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对与科学技术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遵守科学技术应用中的公共规范、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捍卫国家利益。 2.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制作水浮式指南针让学生体验包含设计、实施、改良在内的简单的技术与工程过程。 难点:能发挥制造性思维,采纳多种方法来安装磁针。 3.教学准备:没有磁化的钢针〔缝被针〕、大头针〔回形针〕、菱形吹塑纸、条形磁铁、指南针、水盘〔盛有水〕、学生活动手册。 4.学习活动设计:学生可能会直接说指南针。 教师介绍司南的历史。 课件出示水浮法指南针和罗盘的图片。 学生观察水浮法指南针的构造〔灯草、磁化钢针及水盘〕并了解罗盘在航海中的应用。 环节一:(根据课堂教与学的程序安排) 探究 〔一〕出示材料 1.课件逐一出示制作材料:钢针、吹塑纸、水盘〔出示吹塑纸时,教师说明这是一种厚而轻且不易被水浸湿的纸〕。 2.思考:怎样利用这些材料来做一个水浮式指南针?这些材料分别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预设:〔学生有着刚刚观察水浮法指南针的经验,因此在这里很简单就会想出材料的组装方法〕把钢针和吹塑纸组合起来,放在水面上。吹塑纸比拟轻又不易被水浸湿,刚好能让钢针浮起来。 教师活动: 教师演示用钢针吸引大头针〔或回形针〕。学生观察,发觉钢针没有磁性。 2.课件出示磁化的方法:按住钢针的一端,用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沿同一方向摩擦钢针,摩擦20次左右。 3.教师进行操作演示。演示结束后,再去吸引大头针〔或回形针〕,发觉有磁性了。 学生活动: 小组商量:磁针在吹塑纸上怎样摆放?用什么方法把磁针和吹塑纸固定在一起?把商量的结果画在活动手册上。〔要求学生能尽量画出磁针的摆法和固定方法,也可以在图片旁边辅以文字说明〕 活动意图 组内交流安装的方法,使学生能尽快投入到方法的商量中,活泼思维,思考更多的方法。在活动手册的记录中,组内同学有不同的想法,也可以进行不同的记录。在班级交流时,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各种方法,尽量让学生自行分析这些方法的优劣,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制造性。 环节二:标注磁极 将盒式指南针放在离水浮式指南针较远的位置。对比盒式指南针,推断出水浮式指南针磁针的南极和北极,用笔在吹塑纸上记录S和N,并同时记录到活动手册中。 教师活动: 研讨 1.小组〔投影〕展示本组制作的指南针,汇报交流。 〔1〕这个指南针的磁针是怎样安装的。 〔2〕磁针能不能自由转动,正确地指示南北。 学生活动: 如果再做一个指南针,你还有什么方法? 预设:可以把吹塑纸剪成其他形状;用其他材料〔如泡沫、纸板或者塑料片等〕来替代吹塑纸;把磁针挂起来或用旋转支架支起来等。 活动意图 学生需要将磁针和吹塑纸的组装方法用简单示意图画出来。示意图上需要呈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磁针在吹塑纸上的位置,二是怎样将磁针固定在吹塑纸上的。除了画图,还可以让学生用简短的文字进行必要的说明。组装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3. 作业设计 4. 板书设计 做一个指南针 6.教学反思与改进(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学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与改进设想。)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