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 课件(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举报
资源描述
第第2 2课课 中华文化的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世界意义课本导入:诗经书影周虽旧邦周虽旧邦,其命其命维新维新革新、创新革新、创新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课文结构:第一目第一目 中华文化在中华文化在交流中交流中发展发展第二目第二目 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世界的影响从从文明发展和文化交流文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角度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难点:中华文化在中华文化在当今当今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作用西方东方中学中学西传西传西学东渐西学东渐东亚文化圈东亚文化圈中学中学东传东传中华文化完善、补充完善、补充发展、弘扬、保存发展、弘扬、保存第第2 2课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洛阳白马寺洛阳白马寺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第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第一座一座官办寺院官办寺院佛利利玛玛窦窦 中国智识线和外国智识线相接触,中国智识线和外国智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晋唐间的佛学佛学为第一次,为第一次,明末的历算明末的历算便是第二次。便是第二次。梁启超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吸收融合古印度佛教(一)吸收融合古印度佛教1.1.过程过程2.2.影响:影响: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吸收吸收)两汉两汉之际:古印度之际:古印度传入传入中国;中国;魏晋南北朝:佛教魏晋南北朝:佛教盛行盛行,逐,逐渐与儒家、道家文化相渐与儒家、道家文化相融合;融合;隋唐:出现不同隋唐:出现不同宗派宗派,禅宗禅宗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本土化;宋明:宋明:理学理学形成,佛教融合形成,佛教融合为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对中国人的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习俗艺术、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3.3.局限性:局限性:佛教所宣扬的佛教所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等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出世出世态度有悖于儒家伦理纲常,不利于社会进步与国家兴盛。态度有悖于儒家伦理纲常,不利于社会进步与国家兴盛。觉悟、世界、如实、实际、平等、现觉悟、世界、如实、实际、平等、现行、刹那、清规戒律、相对、绝对、行、刹那、清规戒律、相对、绝对、语录、结果、牺牲、烦恼、解脱、说语录、结果、牺牲、烦恼、解脱、说法、来去自由、一针见血、一切皆空、法、来去自由、一针见血、一切皆空、一超顿悟、一念三千、三生有幸、三一超顿悟、一念三千、三生有幸、三头六臂、不二法门、不生不灭、不即头六臂、不二法门、不生不灭、不即不离、五体投地不离、五体投地山西大同恒山悬空寺三教融合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是现存唯一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庙。“三教殿”殿内正中供奉的是如来佛祖,佛祖右手边(南侧)为老子,左手边(北侧)为孔子。道教道教 儒家儒家佛教佛教三教融合 五戒:五戒:第一戒杀,第二戒盗,第三戒邪淫,第四戒妄语,第五戒酒第一戒杀,第二戒盗,第三戒邪淫,第四戒妄语,第五戒酒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A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 B B 绘画技术进步绘画技术进步 C C 政治权力干预政治权力干预 D D 儒家思想影响儒家思想影响D D8 8到到1010世世纪纪,印印度度佛佛教教开开始始衰衰微微,1313世世纪纪回回教教入入侵侵,印印度度佛佛教教文文化化遭遭到到毁毁灭灭。但但中中国国恰恰在在7 7、8 8世世纪纪,佛佛教教得得到到长长足足发发展展,大大量量佛佛教教译译著著和和论论著著输出到东北亚、东南亚输出到东北亚、东南亚。冯天瑜冯天瑜中华文化史中华文化史第第三三阶阶段段是是以以隋隋唐唐宗宗派派佛佛教教为为主主的的独独立立自自主主发发展展阶阶段段,在在理理论论和和修修行行途途径径的的基基础础上上出出现现分分宗宗立立派派,使使中中国国作作为为国国际际性性佛佛教教中中心心的的地地位位更更加加显著。显著。汤用彤汤用彤隋唐佛学之特点隋唐佛学之特点输入 吸收 输出融 合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生命力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生命力本 土 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什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走向兴盛?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什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走向兴盛?时代背景:时代背景:天灾人祸不断,社会动荡,人民凄苦。天灾人祸不断,社会动荡,人民凄苦。统治者:麻醉人民,维护统治。统治者:麻醉人民,维护统治。名士:质疑儒学,崇尚玄学。名士:质疑儒学,崇尚玄学。民众:痛苦无奈,信佛求慰藉。民众:痛苦无奈,信佛求慰藉。不不同同阶阶层层上上 中中 下下佛教补充了中华传统文化,满足人们精神慰藉的需求。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吸收吸收)(二)西方文化的传入(二)西方文化的传入1.1.明末清初:明末清初:“西学东渐西学东渐”近代西方学术思想(科技及思想近代西方学术思想(科技及思想文化)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文化)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1 1)表现)表现明末:A.A.明末,意大利人明末,意大利人利玛窦利玛窦等带来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等方面的新知识。B.B.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方以智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方以智等人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等人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C.C.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清初:1717世纪,清政府任命世纪,清政府任命汤若望、南怀仁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招揽科学人才。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招揽科学人才。只在只在极少数知识分子极少数知识分子中传播,中传播,没有没有使中国社会发生使中国社会发生根本性变革根本性变革(2 2)影响:)影响:(1)背景:1919世纪中叶,随着中国国门被迫打开,世纪中叶,随着中国国门被迫打开,西学进一步传入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华传统文化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前所未有的冲击冲击。西学的西学的传播渠道大大增加传播渠道大大增加。(2)表现:2.2.近代:近代:西学西学进一步传入进一步传入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吸收吸收)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林则徐、魏源主张学习西方林则徐、魏源主张学习西方,提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创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翻译西方书籍,如京师同文馆,如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总局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翻译馆。选派留学生。选派留学生,如詹天佑、如詹天佑、严复严复;维新运动维新运动,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放眼世界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放眼世界,探索新知;探索新知;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学说在中国传播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学说在中国传播,成为辛亥革成为辛亥革 命的思想武器;命的思想武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等主张吸收民主与科学思想;陈独秀、李大钊等主张吸收民主与科学思想;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2.近代:近代:西学西学进一步传入进一步传入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吸收吸收)(3)特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近代东西方不同近代东西方不同文明的碰撞文明的碰撞,折射出,折射出中国曲折的近代化历程中国曲折的近代化历程,推,推动中国动中国由传统向现代的社会转型,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由传统向现代的社会转型,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中国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融合中华文化在一次次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中实现转型,迈向新生。百家争鸣,独尊儒术百家争鸣,独尊儒术第一次是本土内部文化的融合:第一次是本土内部文化的融合:第二次是东方文化的局部融合:第二次是东方文化的局部融合:第三次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第三次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中国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的发展明末至近代的西学东渐明末至近代的西学东渐中国中国近代化的转型近代化的转型 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7 7卷卷 接受外来思想,并不意味着无条件地照搬,而必须根据具体条件加以采用,接受外来思想,并不意味着无条件地照搬,而必须根据具体条件加以采用,使之适合中国的实际使之适合中国的实际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毛泽东同英国记者斯坦因的谈话,毛泽东文集第毛泽东同英国记者斯坦因的谈话,毛泽东文集第3 3卷卷课本p13“问题探究”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看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一方面要兼收并蓄,学习一切民族的一方面要兼收并蓄,学习一切民族的“长处长处”;另一方面不能无条件;另一方面不能无条件照搬,要照搬,要独立思考判断,根据具体条件加以采用,使之符合中国的实际。独立思考判断,根据具体条件加以采用,使之符合中国的实际。二、传播: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二、传播: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一)对亚洲的影响(一)对亚洲的影响世世界界九九大大文文化化圈圈1.汉字(1 1)公元前)公元前4 4世纪世纪公元公元3 3世纪,汉字已传入世纪,汉字已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地区。(2 2)各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各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朝鲜朝鲜创造出创造出谚文谚文,日本日本创造出创造出假名假名,越南越南创造出创造出喃字喃字,推动当地经济文化交流发展,推动当地经济文化交流发展二、传播: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二、传播: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一)对亚洲的影响(一)对亚洲的影响朝鲜谚文朝鲜谚文日本假名日本假名越南越南 喃字喃字儒学(1 1)3-53-5世纪,儒学在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等地区流行。(2 2)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儒学经典作为作为教科教科书,书,儒学儒学成为官学。成为官学。二、传播: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二、传播: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一)对亚洲的影响(一)对亚洲的影响 日本学者认为,隋唐时期,日本日本学者认为,隋唐时期,日本从中国学习了几个文化要素,使得从中国学习了几个文化要素,使得日本的历史完成了一个飞跃日本的历史完成了一个飞跃,这几,这几个文化要素就是个文化要素就是汉字、儒学、官制汉字、儒学、官制和大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孟宪实传统文化孟宪实传统文化:中国文化中国文化软实力之源软实力之源成均馆成均馆朝鲜高丽和李朝时期的高等教育朝鲜高丽和李朝时期的高等教育机构。自李朝开国至其末期被正机构。自李朝开国至其末期被正式用于称国家式用于称国家最高教育机构最高教育机构。佛教佛教大约在大约在4 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二、传播: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二、传播: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一)对亚洲的影响(一)对亚洲的影响 日本国日本国长屋王长屋王崇敬佛法,造崇敬佛法,造千袈裟千袈裟,来施此国大德众僧,其袈裟缘上绣着四来施此国大德众僧,其袈裟缘上绣着四句曰:句曰:“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子,共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