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丹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提分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long),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B.牧羊人还活着,而且,身体还很硬郎,还是那么沉默寡(guǎ)言。 C.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huàn),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 D.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dang)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 2、下列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惭愧   困惑不解   搓捻   不可名状 B.迁徒   繁花似锦   觅食   疲倦不堪 C.企盼   美不胜收   截然   花团锦族 D.繁衍   恍然大悟   绽开   风云凸变 3、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书法比赛等活动走入校园,让越来越多的师生重视起汉字书写。 B.随着管道制造业的发展,橡胶排污止回阀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C.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D.《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个人的成长,不仅仅是思想的成长、能力的成长,更重要的是身体的成长。 B.能不能有效控制流感疫情,取决于学校、家庭、社会共同重视。 C.5G网络通信技术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之一。 D.他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用课文原句填空。 (1)水何澹澹, 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小桥流水人家。 (3)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 (4)请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田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论语》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约定 B.为人谋而不忠乎          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C.三十而立                    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D.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快乐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B.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C.不亦说乎 D.尊君在不 3.下列各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可以为师矣/为人谋而不忠乎 B.博学而笃志/人不知而不愠 C.学而时习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吾日三省吾身/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4.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是“学”和“思”的关系,这是孔子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法。 B.客人所说的“尊君”和元方所说的“家君”意思相同,都指陈太丘,在文中互换位置并不影响阅读。 C.古人讲究“仁义礼智信”,元方指责客人“无信、无礼”,这让客人很惭愧。 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讲的是有关修身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保持自己的志向的重要性。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现代文阅读。 蒙鸠筑巢 ①南方有一种鸟,名叫蒙鸠。它们用软软的羽毛做巢,并且用长长的发丝编织起来。蒙鸠心灵手巧,它们筑的巢可精致呢! ②冰雪融化,河宽草绿。春天来了,禽鸟们又开始忙碌地构筑新巢。它们要在新巢里哺育自己可爱的小宝宝。最先筑在新巢的是草鸡。草鸡做活真是毛糙,捡一个水草茂盛的河湾,挑一棵柳树的根杈为家,一屁股压了下去,压呀压,压得那些草弯了,倒在了地上,使成了一个窝。这时候,衔一些柔草,拔一些绒毛,往窝里一铺,卧在里面无声无息地把蛋生出来。这就是草鸡的新巢了。 ③草鸡的新巢筑成了,已落卧在其中生蛋了,蒙鸠还在忙个不停。蒙鸠筑巢就是精细,它们不知从哪儿找来了那么多比头发丝还细的柔草,不慌不忙,一丝一丝编了上去。尖尖的小喙胜过灵动的小手,这头一塞,那头一抽,七塞八抽,就把一根根细丝牢牢编在巢边了。一天一天,巢边的柔丝多了,厚了,成了一个没檐的小草帽,蒙鸠夫妇往里头一钻,哈呀,不大不小,正合适。 ④这时候,在巢里生蛋孵雏完全可以了,可是,蒙鸠夫妇生出个新点子。大家都说它们的巢精美好看,那要是和草鸡的窝一样搁在树根下就一点都不显眼,那不埋没了自己的手艺吗?于是,它们决定,把这精美的小巢挂到苇叶梢尖去。 ⑤蒙鸠夫妇抬起小巢,腾空展翅,飞到了苇叶梢头。正要抽丝拴牢,就听见有声音喊叫: ⑥“快弄下来,小心掉坏了!” ⑦谁这么扫兴呀,尽说些丧气话!蒙鸠夫妇往下看时,是草鸡在叫。叫什么呀?你那破窝怕人看见,当然不敢往显眼的高枝上挂。我们挂上去碍你什么事啦?不就是嫉妒,心里不舒服嘛! ⑧蒙鸠夫妇不理不睬,用丝草一条一条将新巢拴了个牢靠。不多时,精美的小巢成了河湾里的一道靓丽的风景。走近河边,一望见芦苇梢也就看见了蒙鸠的巢。最为招眼的是微风吹拂的时候,苇梢上下翻飞,小巢荡开了秋千,多了几分惊险和刺激。 ⑨蒙鸠夫妇陶醉在惊险的刺激中,得意洋洋…… ⑩“快弄下来,小心坏了!”草鸡在底下不停地喊叫。蒙鸠夫妇却不理不睬,它们已陶醉地在新巢里产卵,孵化小宝宝了。 ⑪然而,就在这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天刮起了狂风,梢头的新巢随着芦苇上下乱颠,随时都可能掉下来。吓得蒙鸠夫妇跳了出来,躲在下头怔怔地瞅着。眼看着芦苇折了,小巢掉下来被风刮走了。快孵化的卵被甩出巢外,跌在地上,它们可爱的小宝宝全摔死了。 ⑫草鸡慌忙跑来救灾,紧赶慢赶,只帮蒙鸠夫妇从河里打捞出了那个小巢。 ⑬蒙鸠夫妇看着摔死的小宝宝伤心地哭个不停。 (选自《中国寓言故事》,有删改) 1.梳理文章内容,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 事件 蒙鸠夫妇的心理 ①______ 心满意足 蒙鸠夫妇把巢挂到苇叶梢尖 ②______ 蒙鸠夫妇的巢在微风吹拂下飘荡 ③______ ④______ 伤心 2.文章题目是“蒙鸠筑巢”,作者却为什么花了大量的笔写“草鸡”? 3.根据上下文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请补充第⑨段省略号省略的内容。 4.这则寓言故事蕴含着怎样的道理?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分析。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想象“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2)“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这样写的作用。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填空。 (1)《诫子书》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字__________,三国时蜀汉__________、__________。与他相关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诫子书》中体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作者从__________、修身、__________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七、作文(共40分) 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注:可从中选择自己没有训练过的题目) 题一:刚上初中,来到新校园,走进新教室,见到新老师,结识新同学,你一定有许多新的见闻、感受和想法吧?请从中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方面,写成一篇记叙文。以下话题可以选择,可以修改。也可以自拟题目。话题:(1)我是中学生了,感觉真棒;(2)我的新同桌真幽默;(3)校园里有这么一个有趣的地方。 题二: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欢笑,有感动,当然也会有泪水,有悲伤……这些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一点一滴都是人生宝贵的财富。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经历让你深受触动,难以忘怀?回忆一下,写成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 要求:(1)立意自定;(2)事情的来龙去脉要写清楚;(3)要做到说真话,抒真情,谈真切的感受;(4)不少于600字。(5)卷面书写要做到正确、端正、整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