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庄河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高分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万仞(rèn)          穷匮(kuì)       箕畚(jī) B.豫南(yù)            冀州(jì)        荷担(hè) C.孀妻(shuāng)     魁父(kuí)       亡以应(wú) D.始龀(chèn)        垄断(lǒng)     一厝朔东(xī) 2、下列语句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娄蒙路的棚屋,可以说是不舒服的典型。 B.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一样。 C.几个月以来使比埃尔和玛丽入迷的镭的真相,实际上比他们以前天真地希望着的样子还要可爱。 D.她永远记得看萤光的这一晚,永远记得这种神妙世界的奇观。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越是一知半解的人,往往越是喜欢高谈阔论。 B.他才思敏捷,写文章时,没有丝毫寻章摘句的痕迹。 C.李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中常常吹毛求疵。 D.名著隽永耐读,如果读法得当,你就会感到开卷有益。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节日的步行街,张灯结彩,人山人海,处处洋溢着欢乐的笑脸。 B.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不否认“阳光体育”活动使整个校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C.2017年5月,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在我市如期举行,开幕式既体现了地方文化特色,又彰显了体育新理念,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如潮。 D.那烟雨迷蒙的乌江,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在我们面前。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请把李清照的词《渔家傲》的下片默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要求整洁、美观。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予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庇采橡之居,背湖山之观而行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①,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予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变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邱、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②之计。 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③酒,瀹④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苏轼《超然台记》有删改) 【注】①比:连续,连。登:庄稼成熟。②苟完:大致完备。③秫(shú):黏黄米,可酿酒。泛指有黏性的谷物。④瀹(yuè):煮。 1.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停顿。(标注两处) 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念无与为乐者                  念: (2)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3)狱讼充斥                         狱: (4)撷园蔬                            撷: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 4.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甲】文中哪些内容可以印证【乙】文中“乐哉!游乎!”这句话? 5.请谈谈对【甲】文中“闲人”和【乙】文中“超然”的理解。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小鬼”(节选) ①在开了枪眼的雉堞上刚兜了一半,我就遇见一队号手——这时总算在休息,这叫我感到高兴,因为他们的响亮号声已接连不断地响了好多天了。他们都是少年先锋队员,不过是小孩子,因此我停下来对其中一个号手谈话时就采取了一种多少是父辈的态度。他穿着网球鞋、灰色短裤,戴着一顶褪了色的灰色帽子,上面有一颗模模糊糊的红星。但是,帽子下面那个号手可一点也不是褪色的:红彤彤的脸,闪闪发光的明亮眼睛,这样的一个孩子你一看到心就软了下来,就像遇到一个需要友情和安慰的流浪儿一样。我想,他一定是非常想家的吧。可是很快我就发现自己估计错了。他可不是妈妈的小宝贝,而已经是一位老红军了。他告诉我,他今年十五岁,四年前在南方参加了红军。 ②“四年!”我不信地叫道,“那么你参加红军时准是才十一岁啰?你还参加了长征?” ③“不错,”他得意扬扬有点滑稽地回答说,“我已经当了四年红军了。” ④“你为什么参加红军?”我问道。 ⑤“我的家在福建漳州附近。我平时上山砍柴,冬天就采集树皮。我常常听村里的人讲起红军。他们说红军帮助穷人,这叫我喜欢。我们的家很穷。一家六口,我的父母和三个哥哥。我们没有地。收成一半以上拿来交租,所以我们老是不够吃。冬天,我们烧树皮汤喝,把粮食省下来作来春的种子。我总是挨饿。 ⑥“有一年,红军来到漳州附近。我翻过山头,去请他们帮助我们的家,因为我们很穷。他们待我很好。他们暂时把我送到学校去读书,我吃得很饱。几个月以后,红军占领了漳州,来到我们村子上。地主、放债的和做官的都给赶跑了。我家分到了地,用不着再缴税缴租了。家里的人很高兴,都称赞我。我的两个哥哥参加了红军。” ⑦“他们现在在哪里?” ⑧“现在?我不知道。我离开江西时,他们在福建的红军里,他们和方志敏在一起。现在我可不知道了。” ⑨“农民喜欢红军吗?” ⑩“喜欢红军?他们当然喜欢。红军分地给他们,赶走了地主、收税的和剥削者。”(这些“红小鬼”都有他们的马克思主义词汇!) ⑪“但是说实在的,你怎么知道他们喜欢红军呢?” ⑫“他们亲手替我们做了一千双、一万双鞋子。妇女给我们做军服,男子侦察敌人。每户人家都送子弟参加我们红军。老百姓就是这样待我们的!” ⑬不用问他是不是喜欢他的同志,十三岁的孩子是不会跟着他所痛恨的军队走上六千英里的。 ⑭红军里有许多像他这样的少年。少年先锋队是由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的,据共产主义青年团书记冯文彬说,在西北苏区一共有少年先锋队员约四万名。单单在红军里谅必有好几百名: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都有一个少年先锋队“模范连”。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之间的少年,他们来自中国各地。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少年先锋队员在红军里当通讯员、勤务员、号手、侦察员、无线电报务员、挑水员、宣传员、演员、马夫、护士、秘书甚至教员!有一次,我看见这样的一个少年在一张大地图前,向一班新兵讲解世界地理。我生平所见到的两个最优美的儿童舞蹈家,是一军团剧社的少年先锋队员,他们是从江西长征过来的。 ⑮你可能会想,他们怎样能经受这样的生活。已经死掉或者被杀的,一定有不少。在西安府污秽的监狱里,关着二百多名这样的少年,他们是在做侦察或宣传者时行军赶不上队伍而被抓的。但是他们的刚毅坚忍精神令人叹服,他们对红军的忠贞不贰、坚定如一,只有很年轻的人才能做到。 1.从节选内容来看,“红小鬼”这个称呼的来由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本文题为“红小鬼”,文中却提到老百姓做鞋、做军服、侦察敌人,有什么作用? 3.书名《红星照耀中国》有何含义,请联系选文和原著简要分析。 五、诗歌鉴赏(共5分) 古诗词欣赏。 (甲) 塞下曲 许浑 夜战桑乾北,秦兵①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乙) 梁甫行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②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注释】①秦兵:唐都在关中,是秦朝旧地,所以称唐军为“秦兵”。②剧,艰难。 1.乙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甲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一首五言绝句,以极其精练的手法,高度浓缩了战争的悲剧性。 B.“夜战”点明战争发生的时间是在晚上,“桑乾北”点明战争发生的地点。 C.一个“半”字写出士兵作战到半夜依旧不能归家,突出战事的激烈。 D.“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一句,诗人从一个士兵的角度,用特写镜头反映出战场上的众多情况。 3.下列对乙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以对偶的句式,从自然现象写起,仿佛以兴开篇,又暗含比喻,意在提醒最高统治者普降恩泽,施惠于民。 B.“妻子象禽兽”这是对妻子的整体形象描写,从中看到她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 C.本诗语言十分朴实、自然,毫无雕琢造作之感,足见诗人运笔之妙,才情之高。 D.中间四句直陈所见所感。在反映百姓困境时,其“白描手法”如同“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一样,几无雕饰,却力透纸背。 4.两首诗中都没有出现“悲剧”两个字,但透过“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等诗句,我们能深切感受到战争悲剧的存在与可怕。这种手法在诗词中很常见,请写出这种手法的名称。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本诗选自《                    》,崔颢(hào)(约公元704—754年),(        )代诗人,他才思敏捷,善于写诗,以《黄鹤楼》诗,颇令李白折服。其作品(               )、(              )。 七、作文(共40分) 请以“这里,也是我的舞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