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提分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瘫痪(huàn) 捶打(chuí) 仿膳(shàn) 暴怒无常(bào) B.沉寂(jì)     整宿(xiǔ)   鲜血(xuè)   絮絮叨叨(xù) C.豌豆(wǎn)   憔悴(suì)   央求(yāng)   翻来覆去(fù) D.淡雅(yǎ)     烂漫(màn)   安慰(wèi)   泼泼洒洒(pō)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B.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苹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伫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C.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署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D.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拙拙逼人。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据说王羲之用尽十八缸水,墨染洗砚池,最终练成书法大家,他这种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B.一样米养百样人,所以人有好有坏,参差不齐是正常现象。 C.借助人脸识别技术,公安机关又成功抓获了一名畏罪潜逃二十年的杀人嫌疑犯。 D.几十年如一日,他一直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这些壁。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由于进攻技术单一,使球队面对强敌束手无策。 B.81岁的胡院士在摘得山东科技最高奖后,殷殷嘱咐“科技创新还要靠年轻人”。 C.看到满山青翠的草木和悦耳的鸟鸣,他顿时感到身心舒畅。 D.5月24日,大约有260多名干部职工在现场聆听了道德模范们的报告。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 (1)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不慕高官厚禄的高尚品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翰的《凉州词》中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与《木兰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服虔①既善《春秋》,将为注,欲参考②同异。闻崔烈集门生讲传,遂匿姓名,为烈门人赁③作食。每当至讲时,辄窃听户壁间。既知不能逾己,稍共诸生叙其短长。烈闻,不测何人。然素闻虔名,意疑之。明蚤④往,及未寤⑤,便呼:“子慎!子慎!”虔不觉惊应,遂相与友善。 ——《世说新语·文学》 【注】①服虔:字子慎。与下文崔烈都是人名。②参考:指查阅、考察、比较等。③赁:佣工。④蚤:通“早”,早晨。⑤寤:睡醒。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相委而去              委: (2)元方入门不顾       顾: (3)服虔既善春秋       善: (4)遂匿姓名             匿: 2.翻译句子。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每当至讲时,辄窃听户壁间。 3.分别说说甲文中的元方、乙文中的崔烈是怎样的人? 4.结合《陈太丘与友期行》和《论语》十二章的内容,说说这些内容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学习有何启示?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济南的冬天(节选)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1.为什么文章开头先写北平和伦敦的冬天? 2.同学朗读第三段画线句时,将“暖和”一词重读,你是否赞同,请写下理由。 3.赏析比喻的效果。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4.结尾“慈善”一词非常精妙,请赏析其妙处。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列两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春夜闻笛 【唐】李益 寒山①吹笛唤春归,迁客②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注释]①寒山:地名,在今正苏徐州市东南,是东晋以来淮泅流域的战略要地,屡为战场。②迁客:指遭贬斥放逐之人。作者此刻被贬滴,也属“迁客”之列。 1.《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沙似雪”和“月如霜”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氛围? 2.这两首诗写的都是夜闻笛声,但笛声所引发的情感并不相同,请作简要分析。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________(闹  飞)着。 (2)小草也青得________(刺  逼)你的眼。 (3)山________(湿润  朗润)起来了。 (4)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________(衬托  烘托)出一片________(安静 寂静)而和平的夜。 七、作文(共40分) 请以《有一种爱让我陶醉》为题,叙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故事。 要求: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