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吉林省通化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预测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公孙衍(yǎn)、张仪岂(qǐ)不诚大丈夫哉? B.一怒而诸(zhū)侯惧,安居而天下熄(xī)。 C.往之女(nǚ)家,必敬必戒(jiè),无违夫子! D.富贵不能淫(yín),贫贱(jiàn)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和词语的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 A.溃退(kuì)       要塞(sài) 磅礴                  锐不可当(dàng) B.颁发(bān)       仲裁(zāi) 吞食                  由衷(zhōng) C.凌空(líng)       酷似(kù) 潇飒                  轻盈(yíng) D.巍然(wēi)       横亘(gèn) 广袤                  铿锵(kēng)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在天兵天将大举进攻花果山的时候,孙悟空没有引颈受戮,而是奋起反击。 B.家乡建设得真好,道路平坦宽阔,周道如砥,高楼林立。 C.天晴朗得很,星临万户,孩子们在星空下快乐地玩耍。 D.春晚的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令电视观众触目伤怀、感动不已。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前进道路上遇到的问题。 B.小刚在众多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的原因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 C.纪念馆中大量增加的文物与史料,控诉了当年日本侵略者夺我疆土、戮我同胞。 D.美丽的海南岛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直接性默写填空 吴均《与朱元思书》 (1)风烟俱净,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任意东西。 (3)__________________,天下独绝。 (4)__________________,千丈见底。 (5)__________________,猛浪若奔。 (6)负势竞上,__________________。 (7)泉水激石,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猿则百叫无绝。 (9)__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 (10)横柯上蔽,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回答问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醨①,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节选自苏轼《超然台记》) 【注释】①哺糟啜醨(chuò lí):吃酒糟,喝薄酒。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念无与为乐者   念:____________        (2)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___________ (3)皆可以饱   饱:_____________      (4)吾安往而不乐   安:____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能谤讥于市朝          尝射于家圃 B.其真无马耶            复前行,欲穷其林 C.辍耕之垄上            水陆草木之花 D.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乃不知有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苟有可观,皆有可乐。 4.请自选一个角度,对下面的句子进行赏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乙文中说“凡物皆有可观”“吾安往而不乐”。甲文中哪些内容可以印证这两句话?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故乡的密码 ①直到今天,我才知道,故乡是有密码的。 ②故乡的密码,隐藏在方圆几十里的盐湖下。一年又一年,盐把根深深地扎在土壤深处,然后奋力地开出一朵朵硕大洁白的盐花。打捞上来的盐,堆积成山,像从苍穹飘落的云;苍凉的土地瞬间羽化成仙,散发着缕缕轻盈。 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沿湖而居的父辈,就靠着盐湖吃饭。很早以前,下盐湖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男壮劳力。一辆毛驴车,一只铁耙,一把铁锹,一包干粮,一身使不完的力气,便是下湖人的所有。 ④慢慢地,下湖人群里,有了妇女的身影。她们跟着自己的男人,在盐湖里打捞生活。日复一日,脚下的雨靴被盐渍浸得发白。发白的,还有她们头顶的黑发和额角的皱纹。 ⑤故乡的密码,隐藏在庄稼地里。春天扬花吐穗的麦子,夏风拂过玉米修长的叶子,秋日的夕阳把上等的胭脂涂抹在苹果、梨子、杏子上。一场薄雪过后,落尽叶子的杨柳、榆树,渐渐进入悠远的梦乡。 ⑥这一片一片的庄稼地里,长过麦子,长过玉米,长过高粱,也长过辣椒,长过西瓜,长过胡萝卜和大白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咸涩的汗水,漫长的熬煎,从来都不会一无所获。只有劳动,辛勤的劳动,才会唤醒每一株庄稼,成就每一株庄稼。 ⑦故乡的密码,隐藏在枝繁叶茂的林间。麻雀、乌鸦、喜鹊,是乡村的常客。它们时而聚集,叽叽喳喳,像是开一场热闹非凡的辩论会;时而疏离,遗世独立,自成林间淡墨疏痕似的一笔点缀。 ⑧花开花落,冬去春来。那些鸟儿,还在破晓的晨曦里醒来,还在渐近的黄昏里,驮着夕阳归去。它们的眼睛,没有沾染世俗的红尘,它们的羽翅,没有背负繁芜的世事。可是人呢?终究被这庸常人间的风雨浸蚀,被不可抗拒的沧桑洗礼,在光阴的河流里,慢慢随水而逝,不见踪迹。 ⑨故乡的密码,隐藏在家里。栅栏边、庭院旁、吱吱呀呀的木门里,屋檐下、窗棂间、土炕上……一个个生命在这里呱呱落地,蹒跚而行,步履矫健地走出高高的门槛,走向曲曲折折的远方。一缕缕炊烟在这里袅袅而上,流散在天际。炊烟里,有柴米油盐酱醋茶,有慈爱的母亲、沉默的父亲,有一碗又一碗叫做烟火气息的羹与汤。 ⑩从前,只是片面狭隘地以为,故乡就是迎接生命的那个地方。流光辗转,才慢慢懂得,故乡是有密码的,就像一个人的DNA,在肌理、在血液、在灵魂深处。 ⑪吮吸着故乡的乳汁,品咂着故乡的味道,回放着故乡模糊的面影,远游的人,虽然印刻了故乡的密码,却与故乡遥隔了万水千山。念及此,不禁黯然神伤,不能自已。 (文/蔺丽燕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②至④段的内容。(16个字以内) 2.阅读下列语句,按句子后面括号内的要求作答。 ①秋日的夕阳把上等的胭脂涂抹在苹果、梨子、杏子上。(请从修辞的角度加以分析) ②日复一日,脚下的雨靴被盐渍浸得发白。发白的,还有她们头顶的黑发和额角的皱纹。(两个加点词表达的意思是否完全相同,请简要分析) 3.文章以“故乡的密码”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⑦段。 5.选文最后一句话“念及此,不禁黯然神伤,不能自已。”请你结合前文,写出“我”“黯然神伤”的原因。 五、诗歌鉴赏(共5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以叙事为主,交代地点和事由,写诗人乘船来到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 B.颔联以移动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平原过渡到山地。 C.尾联采用拟人手法,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说家乡之水情深义重,恋恋不舍。 D.这首诗明丽流畅,写出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外出游历的喜悦,又表达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二字炼得好,请作一点赏析。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根据画线句子,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 人活于世上总要有些信仰,为了心中的道义,有人像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人像____________,有人像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请以“不该遗忘的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