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提分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附和(hè)        滑稽(jì)        钦差(qīn)        陛下(bì) B.赏赐(sì)        头衔(xián)     爵士(jué)        花纹(wén) C.炫耀(yào)       愚蠢(chǔn)   妥当(tuǒ)        呈报(chéng) D.系上(jì)        勋章(xūn)       更衣(gēng)     称职(chè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引人瞩目       栩栩如生       呼朋引伴       流连忘返 B.名列前矛       杞人忧天       汗流浃背       再接再励 C.笑逐眼开       披蓑戴笠       赏心悦目       巧妙绝伦 D.鳞次栉比       通霄达旦       按排工序       鸦口无言 3、结合语境,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让全体人民和谐相处,大家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B.小刚同学是浓溪小学赫赫有名的“小画家”,在这次学校组织的“我爱我的家乡” 绘画比赛中勇夺冠军,真是喜出望外。 C.学校组织的辩论会上,金兰同学辩论时咄咄逼人、妙语连珠,同学们不得不佩服他的口才。 D.登上“将军台”,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姹紫嫣红、美不胜收。 4、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礼是由传统和习俗形成的行为规范。 B.传统文化培养了中国民众高尚文雅的气质和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 C.重礼仪的民族,都是古代经济较为发达,衣食生活比较充足。 D.礼尚往来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喻户晓的礼节,也是人们交往的准则。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_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_,若出其里。(《观沧海》曹操)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3)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王湾) (4)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5)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与首句“枯藤老树昏鸦”句法结构和情绪渲染一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 (6)山居茅屋,多少思念在流淌。一场夜雨,飘在李商隐的窗前,唤起他与亲友重逢的希冀:“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雨寄北》)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古诗文阅读。 (一)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笺疏》) (二) 明帝在西堂,会①诸公饮酒,未大醉,帝问:“今名臣共集,何如尧、舜?”时周伯仁为②仆射③,因厉声曰:“今虽同人主,复那得等于圣治④!”帝大怒,遂付廷尉⑤令收,因欲杀之。后数日,诏出周。群臣往省之,周曰:“近知当不死罪不足至此。” (选自《世说新语笺疏》,有删减) 【注释】①会:聚集,召集。②为:担任。③仆射:官名,是尚书省的副职。④圣治:太平时代,和帝王有关的事物都加“圣”字来称颂。⑤廷尉:古代官职名,主管司法。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太丘舍去/拂袖而去 B.元方入门不顾/奋不顾身 C.友人惭,下车引之/穿针引线 D.君与家君期日中/不期而遇 (2)把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小说集,记载了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古人称谓分尊称和谦称,“尊君”和“子”是尊称,“家君”和“鄙人”是谦称。 C.材料二中“帝大怒”的原因是周伯仁在群臣面前回答明帝之治等于尧舜之治。 D.文言文朗读要“停连”,材料二中划线句子停顿如下:“近知当不死/罪不足至此”。 (4)以上两则文言材料均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请结合两则材料分别谈一谈陈元方和周伯仁的“方正”体现在哪里。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罗圈腿的小猎狗 ①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害羞。 ②它的主人,也就是那个猎人,一共有十一条猎狗。但猎人在清点狗数时,却总是只数到十。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挤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数后面十条狗。 ③主人的忽视,很让小猎狗伤心。它决定要让自己跑得最快,终于有一天,它跑着跑着,竟然发现自己的影子越来越短了。此时,它又突发奇想,要成为世界上跳得最高的猎狗,尽管那十条猎狗一个劲地笑话它傻瓜。 ④终于,有一天,它跳过一堵高墙,不料,高墙那面是养鸡场。当鸡的主人找到猎人时,它自然受到了惩罚。 ⑤猎人罚它去看守潭底的石头,不要让石头浮上来。他带着其他十条猎狗打猎去了。当然,每次捕猎回来,它也分得一块肉。但小猎狗并不满足,看到小河,它竟然说要成为这个世界上一条跳得最远的猎狗。它开始起跑……跃起,“扑通”,掉进了河里,激起一大片水花。 ⑥河岸上,猎狗们笑成了一团:“哇,我们看到了世界上头号大傻瓜!”小猎狗不为所动,一如既往地跳进河里。一次,正在飞跃河面的它,吓到了正准备上岸下蛋的母鸭,结果蛋全部生到了水里。 ⑦放鸭的老头非常恼火,一把揪住正在往岸边涛的小猎狗,将它扔在了猎人面前:“好好管教管教你们家的罗圈腿!” ⑧猎人没辙了,让它去看葵花田,说要看住这些葵花,不许它们跟着太阳转: ⑨所有葵花都跟着太阳转动。小猎狗来回跑动着,向它们“汪汪”叫个不停,但是它们根本不理睬它。小猎狗累坏了,不过,等它疲倦回家时,还是能吃上肉。 ⑩又到了给村民表演的时刻了。猎人的另外十条猎狗皮毛光滑,神气十足; ⑪突然,一条毛发发红的公狼,愣是在十条猎狗的眼皮底下,满不在乎地跑掉了! ⑫众人发出“嘘——”声,这太丢人了!猎人觉得颜面扫尽。 ⑬这时,小猎狗突然窜出去,穿过狗群,直向山冈上的狼扑去。它快得像一团光,人们甚至都没看清楚它的样子,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小猎狗正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它的身边躺着那只雄壮的公狼,早已停止了呼吸。 ⑭从此,猎人最喜欢的一条狗,就是小猎狗。他特地做了一个漂亮的皮圈,套在它的脖子上,无论去哪里,都带着小猎狗。 ⑮人们见了,都会“啧啧啧”地赞叹:“瞧啊,那四条罗圈腿,弯曲得多美啊!” ⑯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骄傲。后面跟着那十条猎狗,学着小猎狗,一律走成罗圈腿。 (《意林》(少年版)2012年第10期) 1.简要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2.联系上下文,体会下面语句中划线文字的表达效果。 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挤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数后面十条狗。 3.公狼的出现在这篇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4.阅读小说后你获得了哪些人生启示?请具体阐述。 五、诗歌鉴赏(共5分)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释】此诗写于安史之乱长安被攻陷之时。 1.从______、______等词语中可以看出,这首诗写了______这一中国传统节日。 2.有人说“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中的“怜”字用得好,请赏析其妙处。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读书方法有精读、跳读、摘抄、做笔记、圈点批注等。请你以下列名著中的一部为例。结合名著内容向同学介绍你是怎样运用读书方法的。(任选一种或两种方法) 《西游记》       《朝花夕拾》 七、作文(共4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原想捧起一朵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感谢有你,让我得到了更多,更多…… 这段文字给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以“感谢你给了我更多“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地名;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