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陇南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自我评估提分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俯瞰(kàn)       稠密(chóu)       烧蚀(zhú)       轮廓(kuò) B.瞬间(shùn)       烧灼(zhuó)       载人(zài)       确凿(zuó) C.炽热(chì)             释然(shì)       赫兹(hè)       一刹那(chà) D.舷窗(xuán)       严谨(jǐn)       模拟(nǐ)       遨游(áo)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训斥     明朗     规距     抽屉 B.喉咙     厉害     抹杀     催逼 C.藤椅     校样     混浊     祥细 D.精致     镇静     糟殃     唠叨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国庆节来临之际,春华街道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召开了一次廉政教育会议,要求全街干部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正风肃纪,过好假期。 B.新春佳节,我们一家人津津乐道地谈论着春晚的精彩节目,共享天伦。 C.对于外界的流言,他只是付之一笑,毫不在意。 D.他一生勤勤恳恳,诲人不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材。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刹住借升学为名吃请的歪风,许多地方都发出通知,明确禁止党员干部及广大教师不得参加任何形式的“谢师宴”。 B.为了促进戏曲的发展和传承,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日前出台《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 C.近年来,通过合作交流、科学研究与项目执行,使新疆实施可移动文物保护项目80余项,修复文物多达3000余件。 D.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走上“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的人间正道,我们不能让战争的悲剧重演。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 ①_____,阴阳割昏晓。 ②《登幽州台歌》中“_____,_____”体现作者独立于天地之间,孤独寂寞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③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情抒景,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 ④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摹当地风俗画卷,赞美古老乡土文化的一联是:_____,_____。 ⑤《己亥杂诗》写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二) 卢庄道,范阳人也,天下称为名家。聪慧而敏悟,冠于今古。父彦与高士廉有旧。庄道少孤,年十二,访士廉。廉以故人子,引令坐。会上有上书者,庄道窃窥览,谓士廉曰:“此文庄道所作。”士廉怪谓曰:“后生勿妾言,为轻薄之行。”请诵之,果通。复请倒诵,又通。乃跪谢曰:“此文实非庄道所作,向傍窥而记耳。”士廉取他文及案牍,命读之,一览而倒诵。士廉称叹久之。 (节选自《大唐新语》,有删改)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释担而立(      )                      (2)康肃忿然曰(      ) (3)尔安敢轻吾射(      )               (4)徐以杓酌油沥之(      ) (5)引令坐(      )                         (6)复请倒诵(      ) 2.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相关注释,为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义项。 (1)乃跪谢曰                 A.道歉       B.推辞       C.感谢            D.辞别 (2)向傍窥而记耳        A.朝向        B.先前        C.假如            D.窗户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士廉怪谓曰:“后生勿妄言,为轻薄之行。” 4.两文末,陈尧咨“笑而遣之”与高士廉“称叹久之”分别体现了二人对卖油翁、卢庄道怎样的态度?请简要概括。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远去的蝉鸣 姚国禄 ①在我熟悉的乡村里,炎热的夏日午后,耳畔传来蝉的鸣叫声。这悠长而邈远的声音,竟是发自微小的蝉,着实让我吃惊,让我感动。 ②多年来,我一直对我熟悉的乡村的蝉鸣充满了敬意。那时候的乡村,天蓝水清,芳草如菌,看不见一丝的污染,蝉鸣就像漫山遍野生长的庄稼,永远充满生机。从初夏到深秋,我不知道那些蝉声,究竟是在为成熟的季节喝彩还是在为丰收的美景奔走呼号?我惊讶那些蝉们的执着,坚韧。我喜欢乡村的蝉鸣就像喜欢儿时母亲给我做的千层底布鞋,那感觉带着泥土的韵味。我总觉得那永远充满生机的蝉声只有在我的乡村才可以肆意地放大,而城市的蝉鸣是微弱的,微弱得甚至失去了蝉鸣的本真。乡村的蝉声正因为它的真实而不虚假引起了我们心灵的共鸣。 ③小时候,村庄里的蝉多得数不胜数,初夏时节,一场雨过后,我便会看到村庄的大树下爬满了幼蝉。那些刚从地下爬出的幼蝉,身体非常孱弱,它们慢慢地从地下爬到树上,把大树作为它们的依托,过了一段时间它们就会脱一次壳,进行它们生命的蜕变。说来蝉这一生也非常不容易,每一次的蜕变都是艰难而痛苦的,为了增加生命的活力,它们一生中必须要蜕变几次,这是自然赋予它们的生命规律。 ④我曾经在古诗里寻找过一些蝉鸣的影子,比如白居易的《早蝉》:“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六月初七日,时令应该是在初夏吧,初夏听到的蝉鸣也算是早蝉的声音了,所以,白居易把这首诗命名为“早蝉”不无道理。当然,古代将蝉鸣写进自己诗歌中的诗人远不止白居易,多情的诗人们早已把蝉鸣美化成一种高度,而今我循着这些思想的足迹,在亦步亦趋中打捞着我心中的蝉呜。 ⑤一个夏日的午后,为了寻那蝉的鸣叫声,我走进一座寂寥的山林。偌大的一座空山,没有人语,山林静寂,树影婆娑。叮咚的溪水像是在诉说着这个热情夏天的静态之美。四面起伏的蝉鸣带着些许的夸张正在穿越山涧,在山谷久久回响。这拖着长音的蝉呜,激越豪迈,像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此起彼伏响个不停。 ⑥对于家乡,记忆中总有这样的画面:古井边林子的树杈上、庄稼地旁的老树上,鸣唱的蝉总会不知疲倦地站立在枝头。而今,在乡村,蝉鸣日渐稀少,人们已很难看到蝉的踪影,许多村庄已成了废墟,那里再也看不到蝉在枝头歌唱的景象了。过去村庄里茂盛的树木全被砍伐一空,许多村民住进了钢筋和水泥建造的楼房里,他们远离了村庄和树木,远离了曾经生活过的多情的土地。过去曾经将蝉鸣引以为豪的乡村开始变得沉寂起来,加之化肥、农药的滥施滥用,乡村许多曾经美好的物种正在消逝,人们很难再听到那缥缈在村庄的蝉鸣了。 ⑦一个失去了树木的村庄该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这是蝉的悲哀,还是人的悲哀。 (有删改) 1.请结合文章第①~②自然段,概括乡村蝉声的特点。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⑤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 这拖着长音的蝉呜,激越豪迈,像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此起彼伏响个不停。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小时候,村庄里的蝉多得数不胜数,初夏时节,一场雨过后便能看到村庄的大树下爬满了幼蝉。 B.蝉这一生也非常不容易,每一次的蜕变都是艰难而痛苦的,为了增加生命的活力,它们一生中必须要蜕变几次,这是自然赋予它们的生命规律。 C.文章第⑤自然段“偌大的一座空山,没有人语,山林静寂,树影婆娑”这句话是自然环境描写,是作者对山林冬日美景的想象,作者用景物的静态美衬托了自己内心的平静。 D.而今,在乡村,蝉鸣日渐稀少,人们已很难看到蝉的踪影,许多村庄已成了废墟,那里再也看不到蝉在枝头歌唱的景象了。 E.通观全文,作者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揭示出造成“乡村许多曾经美好的物种正在消逝,人们很难再听到那缥缈在村庄的蝉鸣了”这一现象的唯一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杀虫剂破坏了生态平衡。 4.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④自然段的作用。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默读课文完成练习。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题目中的“你”指什么人?运用这一人称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未选择的路》每小节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填空。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________国诗人________,他的著名诗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未选择的路》的作者是________国诗人__________,这首诗采用了__________的艺术手法。 七、作文(共40分)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天空不会永远晴朗的,成长中的少年,也会有挥之不去的烦恼。烦恼来自生活,来自学习,来自与同学之间的交往……但是,烦恼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正确对待它。你可以说说自己的烦恼,也可以写妈妈(爸爸、老师、朋友……)少年时期的烦恼,也可以替朋友解脱烦恼,也可以谈谈你对烦恼的见解或主张等。 以“烦恼”为话题,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字数存600字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