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芜湖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模拟提分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和谐(xié)       匀称(chèn)       雄跨(kuà)          长虹饮间 B.洨河(jiāo)       河堤(dī)          石砌(qì)            卢沟晓月 C.记载(zài)       弧形(hú)          推崇(chŏng)       千态万状 D.悠久(yōu)     雕刻(diāo)        残损(cán)          独一无二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记得那时我从私熟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B.母亲那种勤劳检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C.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忍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D.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3、下列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国文和英文,则必须学有素养,临阵磨枪、临时抱佛脚,是不行的。 B.观赏日出的人们,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巧夺天工。 C.这舞松之风更把云雾吹得千姿万态,令人眼花缭乱。 D.在西部,沙子一旦摆脱了水,它们就会纵横捭阖,所向披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家庭教育的实质是爱的教育,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功。 B.居里夫人即使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工作服,也难以掩盖她为科学献身。 C.人的心灵如浩渺瀚海,如果不断接纳象征希望、力量的百川,才可能长存风华。 D.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重点研究了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归纳性默写。 (1)请你从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与“春”有关的连续的两句古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常见于文人的笔下,如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含有“舟”字的古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你喜欢的连续的两句描写秋天的古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连续的两句关于山的古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请写出连续的两句关于水的古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记承天寺夜游》与《游虎丘小记》对比阅读。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①,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②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③,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④,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⑤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明】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 【注】①虎丘:苏州名胜。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③钩月矶:在虎丘山顶。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1)窥谷忘反(     )                        (2)晓雾将歇(     ) (3)林寒涧肃(     )                        (4)尝秋夜坐钓月矶(     ) 2.用现代汉语翻译【甲】【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3.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 不 复 饮 酒 亦 不 复 谈 以 静 意 对 之 4.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点?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甲】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②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完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④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乙】而不仅是【丙】。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⑤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⑥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丁】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⑦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节选自叶圣陶《苏州园林》) 1.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丁】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欣赏   艺术   技术   依靠 B.鉴赏   技术   艺术   依靠 C.欣赏   技术   艺术   依傍 D.鉴赏   艺术   技术   依傍 2.第③段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中的“据说”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4.将文中第②段画线句子改成“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和近景远景的层次”好不好?为什么?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相见欢 宋·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①悲风吹泪过扬州②。 注释:①倩:请人代自己做。②扬州:当时为南宋抗击金兵的前线。 (1)词中一个“__________”字,概括了国土沦丧的现实;“簪缨”一词运用借代手法,代指_________________。 (2)“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借物抒情,读来催人泪下,请简要赏析。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语言运用 家住湖州市中心的晓华(化名)同学,家里来了一位中美交流生汤姆。晓华想利用双休日在家长的陪同下带汤姆出去游玩。晓华的家长建议去三个地方(见下图),感受湖州的“山水清丽,文化悠远”。请你根据下面的图片资料,帮助晓华设计“二日游”行程,并用文字表述出来。要求:行程设计合理,有主题;语言表述简洁,有条理;120字左右。 七、作文(共40分) 文题二:请以《感动在心中荡漾》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