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临海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自测试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阴晦(huì)     愕然(è)        嗤笑(chī)       嬉闹(xī) B.拮据(jí)       惘然(wǎng)   栈桥(zhàn)     嘟囔(dū) C.别墅(shù)     恣睢(suǐ)     掺杂(chān)     祭祀(sì) D.褴褛(lǚ)       撬开(qiào)   撩逗(liáo)     煞白(shā) 2、下面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恍惚                    荒谬                    地窑                    不可名状 B.脏物                    琉璃                    晨曦                    荡然无存 C.匍匐                    鞠躬                    拂晓                    丰功伟迹 D.制裁                    赔偿                    恳切                    永垂不朽 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今天,我终于有机会加入共青团组织了,我郑重其事地将入团申请书交给了团支部书记。 B.对于别人的劝告,她总是置之不理。 C.秋天来了,老师组织同学们去采摘,大家歇斯底里,情绪高昂,你帮我,我帮你,将收获的果实装进背包。 D.他喜欢吹毛求疪,常常抓住别人工作中的一点疏漏大做文章。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继美国、法国和芬兰之后,我国成为第四个拥有“生物航油”自主研发技术的国家。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学校抓不抓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是关系到国家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 D.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古诗文默写。 (1)_____,故国东来渭水流。(许浑《咸阳城东楼》) (2)巴山楚水凄凉地,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4)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李商隐《无题》中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 (6)在前不久的经济高峰论坛上,一企业家在发言结束时说:“转危为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让我们用李白《行路难》中“_____,_____”来激励自己,勇敢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乃于三更启行,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少顷,布满空中,雷电大作,大雨如注,仓卒披雨具,然衣已沾湿。行至总铺,而愈甚;遍叩逆旅主人门,皆不应。圉人于昏黑中寻一草棚,相与暂避其下。雨止,则天已明矣。道路皆水,弥漫不辨阡陌、私叹水利不修,天下无由治也,苟得良有司,亦足治其一邑。惜无此为念者。仰观云气甚佳:或如人、或如狮象,如山,如怪石,如树,倏忽万状。余尝谓看云宜夕阳、宜雨后,不知日出时看云亦佳也,是日仅行四十里,抵临淮;使人入城访朱鉴薛,值其他出,薄暮,独步城外。是时隍中荷花盛开,凉风微动,香气袋人,徘徊久之,乃抵旅舍主人宿。 (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消失 B.余挐一小舟               挐:推着 C.余尝谓看云宜夕阳          尝:曾 D.薄暮,独步城外          薄:迫近 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B.问其姓氏                    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C.徘徊久之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D.乃于三更启行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3.下列对选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章中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B.【乙】十三日,作者遇雨狼狈不堪,由雨后道路皆水联想到水利的重要,进而发出“苟得良有司,亦足治其一邑”的喟叹,表达出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关心。 C.【乙】这则日记所记述的是沿途风光和民情世风,只是一些日常见闻之事,并没有惊世骇俗的内容,但即小见大,从中可见到的是当时社会的缩影。 D.【甲】文章开篇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作者选择“人鸟声俱绝”时去赏雪,可见他与众不同的情趣。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2)遍叩逆旅主人门,皆不应。 5.【甲】文景中含情,他乡大雪湖中遇知音意外惊喜,分别又不免感伤,因为志趣相投又释然,情绪的变化可谓一波三折。试分析【乙】文中作者感情的变化。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学贵质疑 ①我们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既然是“学问”,那么就要既“学”且“问”。“问”从何而来?疑而来。只有多疑、善疑、质疑、探疑,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用之于人民的事业。清朝学者陈宪章认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所以,我们说:学贵质疑。 ②人们常常把知识比作海洋,海洋是无边无际的,          。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的学问,大的学问,总会有无知的地方,而多疑、善疑、质疑、探疑则是获取新知识的途径。正是基于这一点,法国伟大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地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的确如此,如果达尔文没有对“特创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自然选择学说”的确立。所以说,只有疑才能使我们的智慧之树开出艳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 ③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疑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认真思考之上的,绝不是无端的猜疑或随便的怀疑。达尔文对“特创论”的怀疑,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在于他随“贝格尔”号帆船环球旅行之后,观察和采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考查和研究了无数的地质资料,经过综合探讨之后,才向根深蒂固的“特创论”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这是一场真理对谬误的挑战,其结果自然是真理胜利。可见,任何有效的怀疑,都依赖于对事实的仔细分析和对理论的深入研究。 ④可是我们有许多青年,他们不善于怀疑,不善于发现。他们相信,凡是书上写的便是正确的,凡是前人说的便是真理。他们迷信书本,崇拜前人,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发现,更不可能有什么创见。他们对于社会的进步没有什么贡献,还可能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阻碍人类文明的发展。这样的人多了,我们的社会就不会进步,人类的文明就会停滞不前。所以我们必须提倡怀疑精神。半个多世纪以前,鲁迅先生就曾通过《狂人日记》倡导这一精神。如今,历史的车轮已转过了一周又一周,我们也早该拿起反向思维这把钢枪,作为我们向科学进军的武器了。 ⑤地质学家李四光曾对他的学生说:“不怀疑就不能见真理。”这句话对我们也同样适用。我们要增长知识,寻求真理,就必须多疑、善疑,而且质疑、探疑,这才是我们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年轻的朋友们,勇敢地拿起这把钥匙,去打开科学的大门吧!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文章开头引述清代学者陈宪章的话的目的是__________。 2.根据自己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的意思,在文中第②段的横线上填写一句恰当的话。 人们常常把知识比作海洋,海洋是无边无际的,          。 3.本文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从正面举例论证了__________这一观点,从而得出__________这一结论。 4.“如果达尔文没有对‘特创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自然选择学说’的确立”一句,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请你采用与这句话相同的句式,再补写一个内容相近的例子来证明中心论点(不得引用本试题中的例子)。 5.据报载:某专家以每分钟2500转的电钻钻木,通过多次实验,木头只冒烟不出火,于是写出了《钻木不能取火》的文章。由此,中学历史教材删除了“燧人氏钻木取火”的内容。某校学生刘昱对此心存疑虑,进行了多次研究和实验,最终钻木取火成功,恢复了“燧人氏钻木取火”的历史地位。请结合对《学贵质疑》一文的理解,谈谈对这件事的认识(要求:观点鲜明,说理透彻,不少于40字)。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这首词描绘了四幅图画,它们依次为独立寒秋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洋溢着词人的革命乐观主义豪情。 B.一个“看”字,总领之后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C.词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D.一个“恰”字,统领之后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3.上片最后一句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衡量教育水平的标准是什么呢?首先是看①______________。所谓幸福,就是让师生双方都能享受课堂、享受教育带来的智慧挑战,享受学校生活带来的不断成长。其次是看②__________________。一个国家和地区需要的人才是多元的,在各行各业中既需要精英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