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安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提分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俨然(yǎn   )        阡陌( xiān )        豁然开朗( huó ) B.垂髫( tiáo )       平旷(kuàng   )       怡然自乐( yí) C.邑人(yì )            遂迷(suí   )          便要还家(yāo   ) D.郡下(jùn   )        问津(jīng   )        诣太守(yì )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撤回        沙滩        黎明        冰雪溶化 B.闲荡        滑翔        溅起        目空一切 C.夜暮        喧嚷        衡量        树木凋零 D.频繁        水洼        辨论        偷偷摸摸 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④②①③⑤ B.③⑤①④② C.②③⑤①④ D.③⑤①②④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B.《银河补习班》火热来袭,不仅叫好却叫座,其火热背后的深层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学习是否努力是决定我们成绩提升的因素之一。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5分,错一个字该空不得分) 写出描写战争的诗句或名言警句两句。 (1)________ ,________ 。 (2)________ ,________ 。 (3)《桃花源记》作者是_____代______(名),自号_______。课文中描写桃林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荷花淀》是“______”派创始人_______写的,是他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另一篇小说《_____》。 (5)《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是_____国作家____,他的代表作小说_____,______,《九三年》等 (6)《陋室铭》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_____,课文中点明作者主旨的句子_____,_______。作者交往的句子______,______。 (7)《爱莲说》作者_______,字______,_____代______家,作品_《______》,课文中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的句子,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山山唯落晖。 (9)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 (10)《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描绘了洞庭湖壮观的景象,“_______,_______。”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 (11)“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有时离我家很远的地方……”选文选自_____(作者)的《_______》,选自其唯一一部散文集《______》,我们还学过一篇文章《_____》也选自该散文集。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节选自《礼记·礼运》 【乙】令既具,未布①,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於②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③下令。 於时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④也,不可施刑⑤,刑其傅⑥公子虔,黥⑦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节选自《〈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 【注释】①布:颁布,公布。②於:同“于”。③卒:终于。④嗣:继承。⑤刑:处罚。⑥傅:老师。⑦黥:即墨刑。用刀在面额上刺字,再涂以墨。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秦民大说(            ) (2)有一人徙之(            ) 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B.故/外户/而不闭 C.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 D.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3.翻译下面的句子。 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4.有同学读完乙文后得出“秦国已进入甲文所说的‘大同’社会”的结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下题。 给燕子留个门 干亚群 当河里最后一块冰被我们捣碎后,叮叮咚咚的水流声从村东一直响到村西。也就这么几天里,村里又多了一份热闹,门前的枣树上开始有叽叽喳喳的声音。老人便把门开得大大的。我们感到不解。老人说,燕子回来了,它们要筑巢,如果关着门,燕子会觉得主人不欢迎它们。 敞开的门,有春风灌进来。春风仿佛在铺一条无形的路,是空中温暖的路。燕子顺着赶过来。春风把沿途的树都弄绿了。于是,有一天,我们听见燕子的叫声,看见燕子的身影——像黑色的闪电。 老屋横梁上的那只燕子窝,跟我们玩的那种烂泥炮形状差不多,上宽下窄,不过看起来有点疙里疙瘩。我们也不知道哪一年筑的,每年的春天总能看到两只燕子飞进飞出,然后孵出一窝小燕子。去年的燕子窝在守候今年的燕子。 村里的房屋多是平房,有些还是茅草房。燕子似乎并不嫌弃,只要人们开着门,有一处可容它们筑巢的地方,它们就会把巢安在那儿。老人们说,家有燕子窝,那是一家人的福气,说明这家风水好。所以家里有老人的,每到春天总是盼望着门前喃呢的声音。我们那儿并不重视喜鹊,而把燕子看成喜鹊的化身。村里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如果身体不适,他们就把能不能熬过冬天作为给自己的一个命数。二月初燕子准时飞回来,那些躺了一冬的老人不管可不可以下床,都要起来在门口坐一坐,听听燕子的喃呢,看看燕子忙碌地衔草加固巢,心里觉得有一种踏实。 我们不知道鸳鸯是怎么一回事,却知道家里的燕子是双飞双宿的。大清早,等门一开燕子马上飞去了,当它回来的时候嘴里肯定衔着草什么的,有时独自回来,有时两只一块儿。你一口草我一口泥,共筑着它们的窝。到了傍晚,如果另一只还没有回来,那只先回来的燕子肯定停在门前的树上或屋檐下,歪着头一动不动,直到另一只回来,然后轻轻几声叽叽,便飞进窝里再也看不到它们的影子。村里小夫妻哪天吵架了,做妻子的就会责备自己的男人,怎么连燕子都不如,它们还懂得温情。刚才还气呼呼的男人,此时默不作声,一个人提了只筐出去了。等他回来的时候筐里准有妻子爱吃的水果。 燕子等窝筑好后开始产卵,大约一个月后窝里便会伸出几张黄黄的小嘴。此时是燕子最最忙碌的时候,两只燕子飞进飞出,喂养着它们的小宝宝。老人说,燕子一顿烟的工夫要飞出三次,一天下来将近要飞一百多次,直到小燕子能独立觅食为止。而小燕子长大的那阵子,家里是颇为热闹的。一会儿叽叽喳喳,一会儿唧唧啾啾,尤其当燕子爸爸与燕子妈妈从外面觅食回来的时候,横梁上是一片喧闹。只只张大着黄口,争先恐后地要食吃。等老燕子飞走了,它们才个个缩回窝里安静下来。再过一段时间,小燕子开始学飞,扑棱棱地从窝里飞到窝外,再由屋檐下飞到树枝上,这样一路地飞远。如果还不到迁徙的时候,小燕子们绝不会飞走,到了晚上还是会飞到自己的窝里。 我们家约定俗成,最晚进门的人,总会看一看燕子是不是到齐了,然后关门——这是晚上最后一道仪式。就像大人牵挂会玩的孩子迟归那样,我也会提醒家里人:给燕子留着门。 村里开始有人建房,原来居住的老房子得拆掉。上了年纪的人遵循一个原则,五黄六月是不可以动土木的。所以村里很多人建房子多选择在秋天,这时候燕子已准备南飞了。那些拆了老房子的人家,把拆下来的燕子窝整个地端下来,然后放在树杈上,希望明年燕子归来的时候还能发现这个标记。然而,那些建了新房子的人家第二年再也不会有燕子进出。整天锁着的大门和平整的天花板,让燕子越飞越远了。 当村里最后一栋楼立起来的时候,村子变得寂寞起来。年复一年,燕子只是在记忆里呢喃,又渐渐消隐。以至回忆燕子确确实实的叫声,却模糊了。村民习惯了关门。 (选自浙江文艺出版社《给燕子留个门》,略有删改) 1.村里人的哪些行为表现了对燕子的重视和喜爱?请简要概述。 2.请结合语境,分析“这是晚上最后一道仪式”中“仪式”一词的妙处。 3.“年复一年,燕子只是在记忆里呢喃,又渐渐消隐。”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4.“村民习惯了关门”,你赞同村民的这种做法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这两句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的前两句中,一个“怒”字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秋风气势之猛。 B.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 C.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 D.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翻译下列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__________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__________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