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海门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面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凹凼(dàng)  门槛(kǎn) 涎水(yán)  摔跤(jiāo) B.泥浆(jiāng)  着落(zhuó)   淌汗(tǎng)  烟瘾(yǐn) C.旺盛(shèng)  黏性(nián) 尴尬(gān)  胯骨(kuà) D.醒悟(xǐng)  晌午(shǎng)   憋住(biē)  扁担(dan) 2、下列加点字注音、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紧绷(bēng)          负荷(hè)             舷窗(xuán)          千均重负 B.红晕(yùn)            轮廓(kuò)            俯瞰(kān)            五脏六腑 C.遨游(áo)             炽热(zhì)             严谨(jǐn)            奈人寻味 D.稠密(chóu)          烧灼(zhuó)          模拟(mó)             惊心动魄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在《黄河颂》中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情,充满雄浑豪壮之美。 B.鲁迅在小说《阿长与<山海经>》中回忆了阿长为“我”买《山海经》的经过,抒发了“我”对阿长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C.每次放假回家,妈妈总是和我说:“自己一个人在外边,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啊!”——句子中加点的“每次”“总是”是副词,“和”是连词,“在”是介词,“啊”是叹词。 D.他们一家人感情非常融洽,丈夫尊重妻子,妻子也一直低眉顺眼地照顾着全家人。——加点成语运用正确。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黄羊知道,在茫茫的大草原上,到处都有偷猎者们瞄准它们的枪声。 C.只有为厚重乡愁营造一个安稳的存放处,“诗意的栖居”才能成为现实。 D.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根据上句默写下句,或根据下句默写上句。 (1)宣室求贤访逐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贾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 (3)有约不来过夜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约客》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晚春》 (5)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城闻笛》 (7)___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8)______________________,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甲]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乙] 吕蒙传(节选) 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①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 “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②?”肃造次③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④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⑤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三国志·吕蒙传》) [注] ①顾:拜访,与下文“诣”意同。②虞(yú):意料,预料。③造次:鲁莽,轻率。④东西:这里指西蜀和东吴。⑤就:接近。 1.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可汗问所欲 B.肃遂拜蒙母                       遂反溯流逆上矣 C.肃意尚轻蒙                       尔安敢轻吾射 D.吕将军功名日显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君 受 重 任 与 关 羽 为 邻 将 何 计 略 以 备 不 虞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4.根据乙文,概括甲文中鲁肃“与蒙论议”的主要内容。 5.你认为吕蒙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甲、乙两文相关内容回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集中营的课堂 程刚 ①纳粹德国攻占波兰,控制着华沙。沙宁是刚来的老师,正给孩子们上课,几个纳粹兵来到学校,大声地对她说:“沙宁,跟我们走一趟吧,你还要藏到什么时候?”说完,他们便涌上来,将沙宁摁到了车上。 ②孩子们都吓哭了,只有谢达快速跑回家,告诉爸爸赛夫,沙宁老师被抓走了。赛夫听到这个消息,不禁一惊,焦急地在屋里来回走着…… ③第二天早上,谢达悄悄地来到集中营门口,他不知从哪里找到了一枚手雷,然后大叫着冲向纳粹看守,他很快被制服,投进了集中营。谢达很坚强,始终咬定手雷是捡来的,纳粹只好把他关起来。看守每天鞭打他,让他干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活,可他似乎能承受一切,他只想知道,沙宁老师是否还在这里,是否还活着。 ④这天早上,谢达被惊醒,几个纳粹将一个全身血肉模糊的女人扔了进来,谢达一看,这不是沙宁老师吗?他突然一阵狂喜,和几位妇女一起把沙宁老师扶到板子上,沙宁伤得太重,一直在昏迷。纳粹没有从沙宁口中得到任何有价值的消息,还不想让她死,便给她医治。沙宁醒后,第一眼便看见了谢达。她有些激动,想问谢达怎么进来的。可她极度虚弱说不出话,聪明的谢达急忙小声地对沙宁说:“沙宁老师,我来上课。”沙宁一怔…… ⑤沙宁成了集中营里的老师。纳粹严密监视着她的动向,希望能从沙宁的讲课中找到破绽。另外,这十几个孩子让他们伤透了脑筋。沙宁上课的时候,孩子们却很安静。为了让他们安静些,纳粹还假装慈悲地给孩子们买了画笔。沙宁对谢达非常好,除了给他上课,有时还教他画画…… ⑥这一天,几名想逃跑的战俘又被他们抓回来折磨而死,然后再被吊起来,暴露在阳光下……一直以来,纳粹就是这样没有人性,凡是想逃跑的人,都会被处死并吊在营门外。每每看到这种场景,谢达心中充满了仇恨。 ⑦这一天早上,天还没亮,谢达偷偷地走出房间,悄悄爬向纳粹士兵的油库,可就在他准备点燃火柴时,被纳粹哨兵发现,一颗罪恶的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膛,谢达当即倒下,然后被拖出门外吊起来示众。第二天中午,赛夫打通了关节,把谢达抱回家。他要给谢达穿上新衣服再埋葬,为此,他几度昏厥。 ⑧四天后,盟军报纸大幅报道了赛夫送出情报,纳粹在波兰的毒气弹据点纷纷被摧毁的消息。如果再晚几天,这些毒气弹就会被运往前线,将会有成千上万盟军士兵中毒而亡。半个月后,沙宁被解救出来,她和赛夫都成了大英雄,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也被披露出来。 ⑨原来,沙宁掌握毒气弹据点的情报后,来到华沙想与赛夫接头,因泄密她被捕了。焦急的赛夫本想自己进集中营和沙宁接头,可他是地下组织的负责人,不能离开。便想出了让谢达攻击哨兵而进入集中营与沙宁接头的办法。沙宁的情报图一直记在脑海里,她便偷偷地教谢达画画,不久,谢达便能把地图完整地画出来。该怎样把情报送出呢?就在这时,谢达见到逃跑的人都会被处死吊在营门外,于是,他便想到了这个慷慨赴死的办法,悄悄地把地图画在了衣服里面……他知道,爸爸肯定会想办法把他抱回家,肯定会给他换套新衣服再埋葬,肯定会发现画在衣服里面的地图…… ⑩谢达消逝在天堂里,但他用稚嫩的肩膀扛出的惊天壮举却深深地感染了我们,那个集中营的课堂里,上的是这世界上最感人的一课。 (选自《情感读本·道德篇》,有删改) 1.根据小说的情节,以谢达为陈述对象,完成下列表格。 地点 情节 主要事件 学校 开端 看见沙宁老师被捕。 集中营门口 发展 (1) 集中营门口 高潮 (2) 2.文章多处运用了伏笔的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赛夫听到这个消息,不禁一惊,焦急地在屋里来回走着…… (2)聪明的谢达急忙小声地对沙宁说:“沙宁老师,我来上课。”沙宁一怔…… 4.“集中营的课堂”有什么深刻含义?文章以此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2.《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为什么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作者从不同角度写陋室,有什么作用? 七、作文(共40分) 作文 认真地观察生活,体会其中的意义和乐趣,这就是“品味”。生活中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一书一文,都会使你有所领悟。只要你认真去观察,细心去品味,就会发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一件事的深刻意义;就会发现自然景物也蕴涵着人生道理,一书一文都会使你获得享受或启迪…… 请你以“品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