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双城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提分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匿笑(nì)       霎时(shà)       酝酿(niàng)       嶙峋(lín) B.抖擞(sǒu)     啜泣(chuò)     莅临(lì)            滑稽(jì) C.攲斜(qī)       蜷曲(quǎn)     静谧(mì)            镶边(xiāng) D.空灵(líng)   骸骨(hǎi)       烘托(hōng)        高邈(miǎo)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汉字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jié)       水何淡淡 B.山岛竦峙(shì)       左迁龙标 C.秋风萧瑟(sè)        夕阳西下 D.子规啼(tí)            枯藤老树 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②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③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④我们家的大花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⑤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⑥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 A.⑥①④⑤③② B.③①⑥②⑤④ C.④①③⑤②⑥ D.④⑤③⑥①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由于进攻技术单一,使球队面对强敌束手无策。 B.81岁的胡院士在摘得山东科技最高奖后,殷殷嘱咐“科技创新还要靠年轻人”。 C.看到满山青翠的草木和悦耳的鸟鸣,他顿时感到身心舒畅。 D.5月24日,大约有260多名干部职工在现场聆听了道德模范们的报告。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曾子曰:“_____________: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②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 ③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④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⑤_______________,盖以诱敌。 (蒲松龄《狼》) ⑥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_________。 (谭嗣同《潼关》)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江南逢李龟年》中,写杜甫与友人久别重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②《秋词(其一)》中,刘禹锡描写秋高气爽、鹤冲云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感,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⑥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⑧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⑨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⑩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元方时年七岁/学而时习之 B.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吾日三省吾身 C.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亦在其中矣 D.为人谋而不忠呼/人不知而不愠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温故而知新。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是一本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是由他的弟子编写的。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B.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意思是说精通《论语》就可以治理天下。这句话道出了《论语》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 C.《论语》中有很多章节讲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 D.对于别人的长处,我们要加以学习:对别人的短处,如果我们发现自己也有,就要加以改正。这样,无论别人身上的好与坏,对于自己来说都有益处的,所以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鞋匠师傅 ①鞋匠师傅个子矮、枯瘦如柴却又生性活泼,他可是一刻也闲不住。他长着个突出的鼻子,朝上翻起,有着一张灰色的麻脸,留着一头灰不溜秋的蓬松头发,和一双不停左右闪烁的小眯眼。他什么都看在眼里,对什么都吹毛求疵;他对什么都清楚,而且总是他有理。 ②他走在大街上,总喜欢指手画脚,就像在划船一样。一次他把人家女孩子提的桶子撞到了半空中,自己也成了落汤鸡。他却边抖水,边对女孩吼道:“你这蠢货!没看见我就走在你后头吗?”他是个有手艺的鞋匠,干活时,拔起线来总是很用劲,站得离他不远的人准会挨拳头。没有哪个学徒能在他那儿干上一个月,因为他对最好的手艺也要挑剔找茬,不是说缝得不齐,就是说一只鞋长了;不是说一只鞋跟比另一只高,就是说皮子没锤够。“慢着,”他对学徒说,“让我告诉你怎样把皮子锤软。”说着他就操起根皮带,在学徒的背上狠狠抽几鞭。他把他们全叫作懒虫,而他自己也没干多少活,因为他不可能耐得住。如果他妻子早上起来把火生上,他就会跳下床来,光着脚丫子冲进厨房吼道:“你要把我的屋子给烧了吗?”如果有人造房子,他就赶紧跑到窗口去看看,“瞧,他们又在用永远干不了的红砂石!”他叫着,“住在里面不生病才怪!看看这些人,砖砌得有多糟!另外,这砂浆也一点不顶用,里面不能放砂,应放砾石!等这屋子倒塌下来砸了人头,到时有好戏看了。”他坐了下来,上了几针线,又跳了起来,解开围裙,叫道:“我要出去,劝劝他们讲点良心。”他碰到了木匠们,“这是什么?”他喊道,“你们没按墨线干活!你想横梁会直吗?一下就会散架的!”他从一个木匠手里夺过斧子要给他作示范,可是,当一辆装满泥土的车子过来时,他扔下斧子,直奔站在车边的农民:“你是不是糊涂了?”他说,“谁会把小马套在这么重的车子上?可怜的小东西不当场压死才怪呢!”农民没理他,鞋匠师傅只得气鼓鼓地跑回他的作坊。 ③他刚坐下,学徒就递给他一只鞋。“哎,这又是什么东西?”他一声尖叫,“难道我没教过你别把鞋底切得这么宽吗?谁愿意要这种鞋?除了鞋底什么都没有了。我重申一下,一切都要按我的吩咐做!” ④“师傅,”学徒回答说,"您说得很对,这只鞋是只坏的,可是,它是出自您之手,刚才您跳起来时把它碰到桌子底下,我只是把它捡起来,就是天上的神仙说,您也不会相信。” ⑤一天晚上,鞋匠师傅梦见自己死了,正向天堂走去。到了天堂,他使劲地敲门。“真奇怪!”他自言自语道,“他们的门上连个门环也没有,叫人敲得指关节痛。”使徒彼得打开了门,想看是谁这么急着要进来。 ⑥“啊,是你呀,鞋匠师傅”,他说,“好吧,我让你进来,可你得改掉你这坏毛病,不要找天堂里任何东西的岔子,不然你会倒霉的。” 1.文中的鞋匠师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按要求赏析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他走在大街上,总喜欢指手画脚,就像在划船一样。(从修辞角度赏析) 3.归纳文章第③④段的内容,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读了全文后,假如要你对鞋匠师傅说几句话,你会说些什么?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把小令前三句所写深秋晚景图,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述出来。 2.这首小令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为配合主题,班里准备化用诸葛亮的《诫子书》中的句子取一个响亮的班名。请你帮忙选择一个,写出具体出处(连续两句)。 ①修身班       ②致远班       ③志学班       ④励精班 我选择(     ),化用了《诫子书》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很有深意。 七、作文(共40分) 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们感恩老师,因为人生的路上,老师默默引领我们前行。请你以“感恩老师”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