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西省长治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模拟试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虐待(nuè)       怂恿(yǒng)     尻尾(kāo)       温驯(xùn) B.羞怯(qiè)       惩戒(chěng)   俯冲(fǔ)        蜷伏(juǎn) C.怅然(chàng)   污秽(huì)       褴褛(lǚ)        狡黠(xié) D.哺乳(bǔ)        缀行(zhuì)     大窘(jiǒng)   禁锢(jìn)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不知道地球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脾气,它把岩石融化成沙砾,把峻岭劈成深渊。 B.四乡立即传开他的丑闻,老信客声辨不清,满脸凄伤,拿起那把剪刀直扎自己的手。 C.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历尽心血,几年辛苦,凝结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D.垂柳全乱了线条,抛举在空中,刹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 3、词语积累——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校安全会议上,校长总是絮絮叨叨地反复强调安全的重要性。 B.这件事我在床上翻来覆去想了很多遍,但还是想不出其中的道理。 C.当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的主办权的消息传到祖国各地时,人们都喜出望外。 D.政府部门为被征收户提供了异地安置、就地回迁、货币补偿三种方案,让被征收户们各得其所。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B.谈论本地文化及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国视野,不盲目乐观。 C.有无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D.周末的郊游踏青活动,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故事。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古今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的6句) ①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论语﹒为政》) ②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③浊酒一杯家万里, 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④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⑤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⑥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⑦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⑧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默写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的后四句。 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 相委而去(             )                 ② 太丘舍去(              ) ③ 儿曹何自远来(            )            ④ 须期乃入(             ) 2.下列对【乙】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 B.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 C.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 D.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4.甲、乙两文给我们共同的启示是什么?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散 步 莫怀戚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⑧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母亲是一位善解人意的慈祥老人,儿子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 B.“母亲”改变主意要走小路的原因是拗不过孙儿的强烈要求。 C.标题“散步”点明了叙述的主要事件,传达了舒缓从容的感情基调。 D.本文营造了一家人互敬互爱的和谐气氛,弘扬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结合语境,根据提示,品味词句。 (1)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赏析加点词) (2)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从描写角度) 3.请你谈谈对“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的理解。 五、诗歌鉴赏(共5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 B.“水何澹澹,山岛辣峙。”描写了大海的静景,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 C.“洪波涌起”中的“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D.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载,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判断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 A.笼子里的鸟更不用说,常年地关在栅栏里,饮啄倒是方便,冬天还有遮风的棉罩,十分的“优待”。(            ) B.多少样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喙,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斓的花彩。(            ) C.有时候稻田里伫立着一只白鹭,拳着一条腿,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釉绿的梯田。(            ) D.我发现那麻雀的羽毛特别地长,而且是蓬松戟张着的,像是披着一件蓑衣,立刻使人联想到那垃圾堆上的大群褴褛而臃肿的人,那形容是一模一样的。(            ) 七、作文(共4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春天万物复苏,夏季炎热多雨,秋天丰收硕果,冬天白雪皑皑。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的特点,你眼中的四季分别有什么特点呢? 请以“我眼中的四季”为题,写一篇写景抒情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要求: (1)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学校、姓名; (2)抒发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3)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