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通关测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兴味(xīng)       臼齿(jiù)       盲肠(máng)       洗涤(dí) B.卑微(bēi)        飓风(jù)        濒临(pín)        俯瞰(kàn) C.苦难(nàn)       深渊(yuān)     孤寂(jì)            嘲讽(cháo) D.云霄(xiè)       凋谢(diāo)       舒畅(chàng)     牛犊(dú)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弧形     典质     古朴     巧妙绝轮 B.推崇     噩耗     轩榭     俯仰生姿 C.丘壑     蔷薇     纤维     因地置宜 D.烦躁     映衬     跋涉     重峦迭嶂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越是一知半解的人,往往越是喜欢高谈阔论。 B.他才思敏捷,写文章时,没有丝毫寻章摘句的痕迹。 C.李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中常常吹毛求疵。 D.名著隽永耐读,如果读法得当,你就会感到开卷有益。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春节回到家乡,我又看到了母亲那亲切的笑容和久违的乡音。 B.每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超过1000万名左右的青少年参加。 C.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 D.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根据提示填空。 (1)__________,将以遗所思。(《庭中有奇树》)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3)___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4)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曹植在《梁甫行》中借家园荒芜、动物出没的景象抒发对下层百姓困苦生活的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沙漠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下列对甲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以感慨起笔,囊括山水,纵览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声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2.下列对乙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苏轼写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他贬官黄州时期。 B.文中作者自称“闲人”,充满自豪与庆幸,庆幸自己做官清闲,才得以饱览这样美的月色。 C.“欣然”与“念无与为乐者”都是心理描写,前者写出作者的兴奋喜悦之情,后者写出他遭贬后的寂寞之感。 D.最后三句是借景抒情,寥寥数语,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4.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山川之美”,乙文描写了“月色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请分别加以概述。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背影 朱自清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①。【批注:第一次流泪,是悲伤。作者怀着沉重的心情,从北京赶到徐州跟父亲一起奔丧,见到那“满院狼藉的东西”,触目伤怀,既悲亲人的去世,又伤家境的衰败。】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②。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③。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频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④,【批注:第四次落泪,是思念。以在晶莹的泪光中再现的父亲的“背影”结篇,与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对年迈的父亲无限思念,凄切动人。】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文中的“我”当年已二十岁了,且“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但父亲还是亲自送“我”,你对父亲的这种行为是否赞成?为什么? 2.“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写父亲心里轻松与写父亲艰难地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看法。 3.文中对父亲的外貌描写是“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而“我”带的是父亲为“我”所做的“皮大衣”,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文中写到了“我”的四次流泪,其实这四次流泪的含义有所不同,老师为①④处加了批注,请仿照①④处的写法,在文章画横线的③处也加上恰当的批注。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小题。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般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清照的词以婉约细腻为主,这首词就是其婉约词的代表之作。 B.词中“归”字饱含作者经历人生道路上的流徏奔波后,希望得到一个理想归宿的热切愿望。 C.“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表达了作者空有才华,遭逢不幸的苦闷。 D.本词通过记梦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发挥想象和联想,描绘“天接云涛连晓雾”一句的情境。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续写句子。 我们循着古人的脚步,游历祖国山河,黄鹤楼上,看悠悠白云,结烟波乡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写作 生命如花,离不开雨露的滋润。生活中一次倾心的交谈,一句深情的叮嘱,一个鼓励的眼神……点点滴滴,都如同清纯的甘露,滋润心田。请以“我心灵的甘露”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