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吉林省磐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我评估预测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嗅觉(xiù)          花瓣(bàn)          并蒂(tì) B.烦闷(mèn)        徘徊(huái)          亭亭(tíng) C.匿笑(nì)            菡萏(dàn)            攲斜(qí) D.姊妹(zǐ)            繁衍( yán)          沐浴(yù) 2、字词积累——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热枕  凌乱  逐磨   冷冷清清 B.突兀  殖民  废墟   精益求精 C.极端  遛达  惊荒失措 见异思迁 D.纯粹  帐蓬  畏惧   麻木不人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你那种漠不关心班集体的态度是不对的,应该尽快转变。 B.他对工作一向拈轻怕重,勇挑重担。 C.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优越的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D.面对几年的同窗好友,你怎么能那样麻木不仁呢?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据统计,2017年第一季度,国内汽油行业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大约12.7%左右。 C.《金色花》描绘了儿童嬉戏的画面,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了对母亲的感情。 D.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2)____________________,百草丰茂。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4)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穿井得一人 《吕氏春秋》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及其家穿井                    穿:挖掘,开凿 B.闻之于宋君                    闻:知道,听说 C.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于:向,对 D.不若无闻也                    闻:知道,听说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A.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B.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C.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D.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3.下列对《穿井得一人》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宋君当面向丁氏打听了丁家“穿井得人”的事。 B.丁氏穿井,做了一件正确的事,因为节省了一个劳动力。 C.“国人道之”充分表明丁家这件事被谈论的很多。 D.本故事启示人们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考查的话,切忌道听途说,要动脑筋想一想是否合乎情理。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独木桥 荆歌 ①上学途中,我们必须经过一座独木桥。 ②叫它桥,其实它只是两根并排的木头架在小河上,没有桥栏杆,也没有扶手。 ③哥哥从桥上走过去,身轻如燕,心情好的时候,他会快速地走几个来日,然后再去上学。有一次,他走到桥中间,从书包里取出一根绳子,在狭窄的桥上跳起绳来。他跳得很轻松,居然还跳了一个“双飞”——人跳起来一次,绳子却飞了两圈。 ④但这样的桥对我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 ⑤我只要一踏上这座桥,就会觉得自己的身子在不由自主地晃动。如果我不蹲下来,一定会摇晃几下就掉进河里了。虽然是条小河,桥架得也不高,但我还是感到恐惧。 ⑥小河倒映着天空,那些白云,都在水里缓慢移动,我感觉独木桥也在移动。上下都是浩瀚的天空,我就像在空中飘浮的一片羽毛,怎么能不怕啊? ⑦我不得不求助于哥哥,让他牵着我的手往前走。但是,他把我引到独木桥中间,有时候会故意松开手,等我摇晃几下,眼看要掉下去了,他才再次将我拉住。 ⑧这座独木桥上来来往往的人并不少。有一天,河对面的人看到哥哥拉着我上了桥,他竟也走到了桥上。我拉着哥哥的手,一步步往前挪。不知道和对面走过来的人相遇会发生什么。这么窄的两根木头,一个人走过去已经不是容易的事,而对面过来一个人,要在桥的中间交身而过,完全是不可思议的事! ⑨“退回去!”我听到对面过来的人凶狠地说。 ⑩哥哥显然是要和他较劲,他对那边走过来的人说:“你退回去!是我们先走上来的! ⑪但是那个人并不愿意后退。 ⑫“那大家就一起掉进河里好了!”听到哥哥这么说,我真的感到绝望。 ⑬但有什么办法呢?我只有听天由命了。 ⑭当哥哥和对面过来的人快贴到一起的时候,我明显感觉到,哥哥使劲顶了一下对方,他一定是想把那个人顶到河里去。 ⑮而那个人,也在用力顶哥哥。这个我感觉到了,因为哥哥的身体重重地向后退了一下,差点儿把我撞下去。 ⑯没想到的是,他们两个彼此又一顶,竟然神奇地交换了位置! ⑰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形:哥哥到了那一边,而对面过来的人,却出现在了我和哥哥之间,我所面临的,就是要和这个人交身而过。 ⑱天哪!没有哥哥的帮助,我连在独木桥上站稳的能力都没有。而要和这个凶狠无礼的人交身而过,我不掉下河去才怪呢! ⑲感觉世界末日已经来临!我蹲下身子,没出息地哭了起来。 ⑳我蹲在桥上,一边哭,一边闭上眼睛。我不敢看周围,不敢看对面的人,更不敢往河里看。我等待着那个人将我一顶,我就会像一块石头那样,笨重地掉下去,掉进河里,发出很响的声音。 ㉑我蹲着,两只手死死地抓住桥面,也就是那两根粗笨的木头。我希望那人顶我的时候,我的手能抓紧木头,不至于被他撞进河里。这一刻,失去了哥哥的保护,我的手焕发出了神奇的力量,就像钢铁的爪子,手指几乎抠进了木头里。 ㉒结果是那个人轻盈地一跳,就从我的背上跳了过去。他就像学校里大家玩跳山羊一样,双手在我背上轻轻一按,两腿一分,就过去了。 ㉓我这才睁开眼睛,看到了对岸的哥哥,他正悠闲地坐在地上吃鸡蛋。 ㉔“过来拉我呀!”我带着哭腔让哥哥过来。 ㉕他一边嚼着鸡蛋,一边若无其事地说:“你自己走过来吧!” ㉖我颤颤地说:“我不敢。” ㉗哥哥说:“有什么不敢的,你刚才都没有掉下去,现在一个人轻轻松松地走,没几步了嘛!” ㉘我终于壮起胆,慢慢站直了身子,尽量不看桥下的河水。我看着前方,调整自己的重心,迈开腿走了起来。 ㉙我成功了。我发现一个人在独木桥上走,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只要不怕,就会走得很好。 ㉚从那往后,上学放学路过那座独木桥,我再也不用哥哥拉着了。我可以自己走过去,独自走回来。让我感到特别高兴的是,每天早上妈妈给我和哥哥一人一个煮鸡蛋,我也终于可以自己享用了。 ㉛而之前,因为要哥哥拉着我的手过独木桥,我得把我的那个煮鸡蛋给他。也就是说,每天都是他吃两个煮鸡蛋,而我则没得吃。 1.阅读第⑧段,根据相关提示,在表格中填写恰当的内容。 段落 ⑧ ⑨—⑬ ⑭—⑯ ⑰—㉑ ㉒—㉓ ㉔—㉙ 情节 独木桥上迎面遇到蛮横人 (1)___ (2)___ (3)____ 那人从“我”背上轻松越过去 (4)____ 2.第③段具体描写哥哥过独木桥的情形,有何作用? 3.细读文章第㉑段,任选角度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心理的。 4.这篇文章与《走一步,再走一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概括你从两篇文章中发现的共同点。(不少于两点)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夜雨寄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的一首七言绝句。 B.“君间归期未有期”写出对方询问诗人归期,诗人予以问答,一问一答,语言简括。 C.《夜雨寄北》第二句写出自己当前的苦况,第四句转写自己回乡与亲友相聚的情景。 D.《夜雨寄北》这首诗构思新巧,跌宕有致,言浅意深,语短情长,具有含蓄的力量。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仿写句子,使前后构成排比句。 亲情是树,每个人都是它的一条根,让它吸收营养永葆青春; 亲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情是火,每个人都是它的一根火柴,让它永不熄灭温暖四方。 七、作文(共40分) 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声音无处不在,风声、雨声、笑声、歌声、电话那头的叮嘱声……总有一种声音在你耳畔响起,牵动你的心灵。 请以《有一种声音牵动我的心灵》为题作文。 要求:①以记叙为主 ②文中不得出现不出现真实班名、人名。③字迹清洁美观,卷面整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