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青海省玉树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评估提分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绿釉(yóu)        摇曳(zhuài)     颓唐(tuí) B.洗涤(dí)          踌躇(chú)        虬枝(qiú) C.嫉妒(jí)          举箸(zhù)        蹒跚(mǎn) D.训诫(jiè)        箴言(xián)       紊乱(wě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嶙峋        雷同        俯仰身姿 B.蔷薇        跳骚        长途跋涉 C.题跋        喧嚣        惟妙惟俏 D.翰林        雕镂        巧妙绝伦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中考临近,室友们都在认真复习,丁刚同学却殚精竭虑地沉迷游戏。 B.孩子回家后,只要看到这些从动物园买回来的各种小物件,就会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希望能够再去看看。 C.电信诈骗正以锐不可当之势渗透进我们的生活。 D.飞机降落,C919的首飞机长和飞机总设计师紧紧相拥,现场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 B.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使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提高。 C.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D.几个学校的中层干部就近期的德育工作发表了很好的意见。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请把李清照的词《渔家傲》的下片默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要求整洁、美观。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两篇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选自《列子》)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计日以还       以身作则       全力以赴       相濡以沫 B.以书假余     狐假虎威       弄假成真       不假思索 C.跳往助之       置之度外       不速之客       泰然处之 D.聚室而谋   不谋而合     与虎谋皮       不相为谋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 【甲】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翻译:有时遇到先达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多说一句话来辩解。 理解:宋濂问学时遇到先达严厉的斥责,不敢反抗,只能忍气吞声,多年后回忆起来仍流露出对先达的不满。 【乙】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翻译:深冬刮着凛冽的寒风,大雪有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冻裂了却不知道。 理解:宋濂外出从师学习极其艰难,山高路远,天寒地冻。这样恶劣的环境也不能动摇他求学的决心。 【丙】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翻译:凭您的力量,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况且往哪里放置土石呢? 理解:愚公妻子的语气充满嘲讽,她认为愚公年老体弱,甚至连土石都不知道放在哪里,移山是不可能成功的。 3.荀子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意思是说实现志向要靠实干。请你阅读甲、乙两文及下面材料,说明宋濂、愚公和岳飞实现志向的行动有哪些。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 (取材于《宋史·岳飞传》)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阡陌交通的现代立交桥 “有人之处必有水,有水之处必有桥。”早在千年之前,就已传颂的这句话,让我们明白了桥的重要。从《水经注》中的旅人桥,又到闻名世界的赵州桥,以及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他们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心血的结晶 。 而今天,已经不再是那个“之乎者也”的时代了,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有人之处必有水”已经不一定了,高新科技使人能在任何地方居住。“有水之处必有桥”已经不再受用了。水下可修通道;而无水之处,一座座雄伟的立交桥拔地而起。 我国的城市几乎都有着立交桥,它像一座城市的皮带,连接着每个地方。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各式车辆的日益增多,平面相交的路口相当拥挤,所以各大城市就兴建了许多立交桥,用空间分隔的方法消除交叉路口人流、车流的冲突。有了立交桥,城市交通开始走向了立体。 立交桥的形式多样,因为鉴于它陆地入口、出口的设计空间大,自然也就显得与一般桥更不同了。 海尔立交桥是立交桥中的佼佼者,他是继杭州路立交桥、流亭立交桥、海信立交桥之后的又一大型立交桥。它起海尔路,北至合肥路,南至同安路,全长1 657米。其中跨线主桥全长312米,以东372米,以西560米。主线为双向八车道。海尔路因为它在原27米行道的基础上改为31米行道,总宽为44米。立交桥采用全苜蓿叶形。从空中俯视,它宛如比翼齐飞的一对蝴蝶,正在青岛这朵花上休息。它是青岛市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 近几十年来,有了立交桥,城市环线和高速公路网的连接畅通无阻。它使交通不再繁忙,它是我们城市必不可少的朋友,也是我们伟大祖国走向繁荣富强的见证! 1.本文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 2.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任举一例加以说明。 3.“我国的城市几乎都有着立交桥”一句中加点的词语“几乎”能否删掉?为什么? 4.现代立交桥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所写的梦境。 2.“我报路长搓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是对“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给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北京的冬夜,寒气袭人,但民族文化宫剧院,却气氛热烈,掌声潮起。2019年12月24日晚,由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中国诗书画网、中国词网,北京东方中国诗书画院《诗意中国》工作室、北京汉代影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视文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古韵新声唱大风——代雨东诗词朗诵音乐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隆重举行,社会各界人士千余人观看了演出。 七、作文(共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如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拍下一张照片是最容易不过的事。照片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自拍照、毕业照、旅游照、新闻照等,比比皆是。照片记录了生活点滴。照片呈现了大千世界,有的令人喜悦、感动,有的令人痛苦、惭愧,有的令人思索、回味……总有那么一张照片会让我们印象深刻。 请以“总会想起那张照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一篇叙事性的文章;②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