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舟山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考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字形和加粗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掠过(lüè)          优雅        翘首而望(qiáo)       潇洒自如 B.瞬间(shùn)        双臂        屏息敛声(píng)       如梦初醒 C.轻盈(yíng)        翻腾        悄然不惊(qiāo)       嫉如流星 D.气氛(fèn)          由衷        惊讶不已(yǐ)          沉静自若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惊心动魄       振耳欲聋       白手起家       无怨无悔 B.一丝不苟       屏息敛声       摧枯拉朽       殚经竭虑 C.如梦初醒       沉静自若       英勇善战       从容不迫 D.眼花瞭乱       空空荡荡       锐不可当       万众瞩目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去采访那位老兵,当年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他还是记忆犹新。 B.恒大队锐不可当,尤其是那几位年轻中国小将的表现,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足球的未来。 C.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热播以来,广大市民对该节目的热衷程度可谓迫在眉睫。 D.站在左宗棠故居前,我不禁浮想联翩,时空转换,似乎看见了这位伟人驰骋疆场的英姿。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忠心爱国、坚韧不懈”的精神传承下去。 B.我的启蒙老师对我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啊! C.一部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在于能否为读者奉上丰富、新颖、优质的精神食粮。 D.现在医学发达,移植记忆也许不是完全可能的事。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理解性默写填空。《富贵不能淫》。 (1)孟子认为大丈夫应当具备的道德操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三章》) [乙] 孟子曰:“桀、纣①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②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③。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④也。” (选自《孟子·论得天下》) 注释:①桀、纣: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②与:为、替的意思。③尔也:而已。④圹(kuàng):原野。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1)委而去之(     )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3)所恶勿施尔也(     ) 2.填空并翻译。 (1)甲文认为“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的结果是怎样的?将这个句子填在下面并翻译。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甲、乙两文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中的“道"意思是一样的,都解释为“道理”。 B.甲、乙两文都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C.甲文强调“人和”,乙文强调“民心”,都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展开论述,论证有力。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蟋蟀出世记 法布尔 ①想看蟋蟀产卵的人,不必花一个钱做准备工作;他只要有点儿耐心就够了。布封称这耐心是天才;我愿略降一格,称之为观察工作者的最可贵的品质。我们在四月,或最迟五月,把乡野蟋蟀一雌一雄地单独关在盛有底土的花罐里。可以用莴苣叶做它们的食物,隔一段时间换一次新鲜的。容器口上盖一块小玻璃板,防止蟋蟀逃走。 ②一些很有意义的资料,就是通过这种简陋的设备获得的。需要的话,还可以利用优质金属网做的笼子,作为辅助设备。现在,我们来监视产卵过程,但愿能保持高度警觉,不要错过产卵良机。 ③时至六月的第一个星期,坚持不懈的观察工作开始收到令人欣慰的成效。我忽然看见母蟋蟀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产卵管垂直插在土里。对我有失礼貌的偷看行为,它毫不介意,依然长时间定在一个点上不动。最后,它拔出自己那把点播种子的小铲,草草扒拉几下,抹掉钻眼的痕迹;它稍微喘口气,又溜达到另一个地点,再度开始往土里插产卵器;它这儿插一下,那儿插一下,所有可以利用的地皮都点播到了。这情形和大家熟悉的白面螽斯一样,只是操作速度比螽斯缓慢。二十四小时过去,我觉得产卵结束了。但为了做到更可靠地掌握情况,我又继续观察了两天。 ④两天过后,我开始搜索土层。卵粒呈稻草黄色,都是有两个终端的小圆柱体,长约三毫米。它们彼此不接触,竖埋在土里,点播的距离很近。种子数量多少,取决于一个连续产卵过程中的产卵次数。整个土层下都发现了卵粒,它们离土表层大约两厘米。用放大镜观察一堆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根据这样所能观察到的结果估计,每只母蟋蟀的一个产卵过程,大约产出五六百粒卵。这等规模的家庭,肯定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大幅度裁员才行。 ⑤每粒蟋蟀卵,本身都是绝妙的小小机械系统。卵壳就像一个白色的遮光套,顶部有一个很规则的圆孔;沿圆孔周边扣着一个拱形顶帽,成为一个封盖。封盖不是在新生儿盲目推顶或割划下被划开,而是沿一道特意准备的、质地极其脆弱的线纹自动开启。这奇妙的孵化过程,也应该了解一下。 ⑥产卵后十五天左右,卵壳前端隐约看得见一对黑里透红的视觉器官的大圆点。之后,在圆柱体顶端,恰好显现出一个微型环状垫圈。这就是正在形成中的断裂线。不久,透过半透明的卵壳,可以看见里面那小动物身体的细小分节。再往后,就要加倍警觉,频频察看了,尤其是上午的时间里。 ⑦好运气所偏爱的,是那些有耐心的人;它来报答我所付出的艰辛劳动。经过一种精妙绝伦的加工,微型垫圈已经变成一道强度甚低的条纹;就在这个时候,困在卵中的小生命额头一碰,卵盖便沿着自己的周边分离开去,被顶起来。随后落在一旁,其景状与注射剂细颈薄玻璃瓶的顶帽断落一样。蟋蟀从卵壳里出来,犹如从玩偶盒里弹出了个小怪物。 (选自《昆虫记》) 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第⑦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2.文章第②段“现在,我们来监视产卵过程,但愿能保持高度警觉,不要错过产卵良机”一句中,作者为什么用“监视”而不用“察看”?请说说你的理解。 3.细读文章③⑥⑦三段,将蟋蟀出世的过程补充完整。 母蟋蟀产卵点播→卵壳前端出现一对视觉器官的大圆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生命顶起卵盖,破卵而出 4.文章按照____________顺序说明蟋蟀出世的过程。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这首诗是诗人经过真正的古战场遗址赤壁,看到了古战场的遗物,又想到自己的遭遇,有感而发写成的。 B.第一、二句描写看似平淡,实则不平,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从而很自然地引出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C.诗人即物感兴,用“折戟”来托物言志,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 D.在这首咏史诗中,作者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小中见大的手法,用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形象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E.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重写,可谓反弹琵琶,翻出新意。 2.《赤壁》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怀?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划分下面句子的节奏。 (1)域 民 不 以 封 疆 之 界,固 国 不 以 山 溪 之 险,威 天 下 不 以 兵 革 之利。 (2)得 道 者 多 助,失 道 者 寡 助。寡 助 之 至,亲 戚 畔 之。多 助 之 至,天下 顺 之。 (3)舜 发 于 畎 亩 之 中,傅 说 举 于 版 筑 之 间,胶 鬲 举 于 鱼 盐 之 中,管 夷 吾 举 于 士,孙 叔 敖 举 于 海,百 里 奚 举 于 市。 七、作文(共40分) 公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小帅同学在学习《愚公移山》时,为课文搜集到下面的插图。请你结合课文内容并发挥想象,说说它作为文章插图是否符合,并简要说明理由。 写作提示:①画面要素完备;②结合课文主题;③不少于1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