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胶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考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匿名(nì)       芦荟(huì)       不逊(xùn)     难以下咽(yàn) B.解剖(pāo)     教诲(huì)       诘责(jié)       毫不介意(jiè) C.畸形(jī)          发髻(jì)     瞥见(piĕ)     拍掌欢呼(hū) D.凄然(qī)        扒手(pá)   细菌(jùn)     深恶痛疾 (wù)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诘责(jí)          和蔼(ǎi)       禁锢        鹤立鸡群 B.黝黑(yǒu)       私塾(shú)     躁热        意趣盎然 C.吹嘘(xū)        畸形(qí)       溺死        藏污纳垢 D.窒息(zhì)       炽热(chì)       愚钝        油光可鉴 3、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影片《木星上行》展现出了一幅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宇宙星图。 B.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 C.兰新高铁的开通,使兰州至乌鲁木齐的列车周道入砥,一泻千里。 D.剪纸、刺绣、皮影、砖雕是陇原大地的乡土文化元素,可总有人对这些产品不屑一顾。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解放军多次抢险救灾,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B.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C.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D.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在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填空。 (1)《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是(      ) (学派)经典之一。孟子,名(      ),(      ) (时代)中期思想家、教育家。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        ),(        )。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分析亡国原因的句子是:(        ),(        ),(        )。点明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要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两。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始龀,跳往助之(      ) (2)箕畚于渤海之尾(      ) (3)河曲智叟亡以应(      )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愚公“毕力平险”、众人“杂然相许”、遗男“跳往助之”体现了困难面前众志成城的信念,最终使神惧帝感,山被移走,虽然具有神话色彩,却反映愚公了移山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B.智叟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愚公“率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孀妻弱子参加移山,与《大道之行也》所描述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社会是一致的。 C.文章写山之高大、运土路途的遥远、移山工具的简陋,表现了愚公移山之“愚”;然而随着情节的发展,智叟与愚公的论辩,由表及里突出愚公“大智若愚”的高大形象。 D.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看出他移山是要造福千千万万的人和后代子孙;愚公认为“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情,可见愚公移山之举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主题阅读 父亲 ①虽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在地里干活,偶尔捉只小兔或鸟儿,回来也是送给两个哥哥。 ②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的出工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一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 ③可是,我考上了县一中。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母亲望着不太年轻的父亲逐渐弓起的背,幽幽地说:“要不,别让妮子上学了?”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地一跳:“哪能?再难也得让她上学。”就为这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了。 ④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一头挑着我的行李,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学。跟在父亲身后,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我又一次被感动了,在心里默默发誓: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 ⑤到学校门口,我一个人进去,父亲则去卖那筐桃子。等我安排好住宿后,去城里找他,父亲已经走了。我想,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翻山越岭,还得走20里啊! ⑥3年高中,我很少回家。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送干粮和桃子。当然都是些歪七扭八卖不出去的小桃。冬天天短,父亲每次来都得起个大早,见到我,往往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掏出母亲烙的白面饼,硬邦邦的全是冰碴儿。中午我们父女俩把饼泡在开水里,就着父亲带来的咸菜,吃得有滋有味。夏日,父亲捎带着卖桃,20里的山路把父亲的脸晒成了酱紫色。赶到学校已近中午,我把早已凉好的白天水递过去,父亲一气儿就喝了一大缸子。父亲向来是当天来当天走。3年里,他走了他几十年走不完的路程。我对父亲的情和爱,也在这3年里变得缠绵与圣洁。 ⑦3年后,我由县城考到省城。也和3年前一样,父亲挑着扁担送我去上学,所不同的是这天不是骄阳似火,而是阴雨连绵。火车上,父亲递给我的桃子又红又大,我倒有些不习惯,怪父亲过于奢侈。“你都成大学生了,吃个好桃子,配!”并且不停地催促我快吃。我双手捧着桃子,一口一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心啊! ⑧安排好住宿已经很晚了。我要送父亲到学校招待所去住,他说什么也要自己去。他说他怕我回来找不到自己的宿舍。我知道,那样父亲会一夜都不安心的,所以也只好随他去了。下过雨后,气温骤然下降了许多。一天的颠簸,实在是太累了,躺在床上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突然,辅导员老师把我叫醒。她说,你父亲为了省15元的住宿费,竟然睡在外面的水泥乒乓球台上。此刻,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感动。我扑过去扶摸着他那青筋凸起的双臂,哭着求他:“为了我,父亲,请您爱惜自己。”同宿舍的姐妹齐刷刷地站在我的身后,哽咽着说:“就住在我们宿舍,我们可以两个人睡一张床。” ⑨“可你们是女生宿舍呀?”辅导员老师还很年轻,和其他人一样眼里已经噙满了泪水。“那又有什么,他是父亲。”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是啊!他是父亲。他是勤劳又质朴的农民! 1.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文章的主旨。 2.联系上下文,理解“我双手捧着桃子,一口一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心啊!”的含义。 3.作者多次写到父亲的肖像:“弓起的背”、“刀刻的脸”、“磨出老茧的双肩”、“青筋凸起的双臂”,意在表现什么? 4.“我们父女俩把饼泡在开水里,就着父亲带来的咸菜,吃得有滋有味。”泡饼和咸菜为什么让“我们父女俩”“吃得有滋有味”?你有这样的经历吗?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甲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是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C.乙词反映的是作者亲身经历的边塞生活。这首词所说的“塞下”是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当时的云南一带的边陲地区。 D.乙词中的“长烟落日”颇得王维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神韵,写出了塞外的壮阔风光。 2.这两首诗词中都提到了“燕然”,作用有何异同?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2017年1月15日晚的“2016体坛风云人物年度评选”颁奖典礼上,中国女排囊括最佳教练、最佳女运动员、最佳团队和评委会大奖四个奖项;16日晚的“2016微博之夜”颁奖典礼上,女排当选微博年度突破体育团队。奖项虽异,寓意相同。中国女排群星闪耀、独领风骚,表现出高昂的士气、爆棚的人气和入脑入心的影响力,成为2016年中国体坛“最大赢家”。 中国女排当之无愧,因为她们代表了集体主义的胜利!正如郎平所说,中国女排是最团结、最有战斗力、最坚韧不拔的队伍!竞技体育中,集体的胜利有着更高的含金量和社会感染力;在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始终需要集体主义来凝聚力量。女排的胜利是一面旗帜,将引领全社会爆发出惊人的团队力量,坚定团队信念,奉献必当倾力,协作共谋进退。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按要求作文 在人生道路上,总有一些人,一些事,甚至一句话,一则故事------在不经意间触动你的心,启迪你的灵魂,点亮你的心灵。请以“点亮心灵的灯”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文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