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中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上海市嘉定区中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氮化铝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在一定条件下,AlN可通过以下反应合成: Al2O3+N2+3C2AlN+3CO   有关该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 mol AlN需转移3 mol电子 C.AlN中氮的化合价为+3          D.AlN的摩尔质量为41 g 参考答案: B 2. 白磷和红磷可以相互转化,它们在氧气中燃烧后都生成五氧化二磷,这一事实说明了白磷和红磷互为 A. 同一单质      B. 同位素     C. 同素异形体      D. 同分异构体 参考答案: C 略 3. 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A>B>D>C B.原子序数 d>c>b>a C.离子半径 C>D>B>A D.单质的还原性 A>B>D>C 参考答案: C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分析】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即a﹣2=b﹣1=c+3=d﹣1,原子序数A>B>D>C,A、B处于同一周期,C、D处于同一周期,且A、B处于C、D所在周期的相邻下一周期,A、B形成阳离子,则A、B为金属,C、D形成阴离子,则C、D为非金属,结合元素周期律进行解答. 【解答】解: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即a﹣2=b﹣1=c+3=d﹣1,原子序数A>B>D>C,A、B处于同一周期,C、D处于同一周期,且A、B处于C、D所在周期的相邻下一周期,A、B形成阳离子,则A、B为金属,C、D形成阴离子,则C、D为非金属. A.A、B处于同一周期,C、D处于同一周期,且A、B处于C、D所在周期的相邻下一周期,同周期,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所以原子半径B>A,C>D,电子层越大原子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径B>A>C>D,故A错误; B.aA2+、bB+、cC3﹣、dD﹣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即a﹣2=b﹣1=c+3=d﹣1,原子序数a>b>d>c,故B错误; C.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核电荷数A>B>D>C,所以离子半径:C3﹣>D﹣>B+>A2+,故C正确; D.A、B处于同一周期,A、B形成阳离子,则A、B为金属,原子序数A>B,单质还原性B>A,C、D处于同一周期,C、D形成阴离子,则C、D为非金属,原子序数D>C,单质氧化性D>C,故D错误. 故选C. 4. .大气污染物氟里昂—12的化学式是CF2Cl2。下面关于氟里昂—12的说法正确是(  ) A.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B.分子中的碳原子是饱和的 C.属于正四面体的空间结构           D.是乙烷的一种同系物 参考答案: B 5. 下列各种应用中,利用了硅元素的还原性的是 A. 用硅制造集成电路、晶体管等半导体器件 B. 在野外,用硅、石灰、烧碱的混合物制取氢气:Si+Ca(OH)2+2NaOH=Na2SiO3+CaO+2H2↑ C. 用HF酸刻蚀玻璃:SiO2+4HF=SiF4↑+2H2O D. 单质硅的制备:SiO2+2C Si+2CO↑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A.用硅制造集成电路、晶体管等半导体器件,利用的是硅的导电性,A错误;B.在野外,用硅、石灰、烧碱的混合物制取氢气:Si + Ca (OH)2 + 2NaOH = Na2SiO3 + CaO +2H2↑,在反应中硅元素化合价升高,利用的是硅的还原性,B正确;C.用HF酸刻蚀玻璃:SiO2+4HF=SiF4↑+2H2O,在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D.单质硅的制备: SiO2 + 2CSi + 2CO↑,在反应中硅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利用的是二氧化硅的氧化性,D错误,答案选B。 6. 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      )    ①NaHCO3     ②Al2O3       ③Al(OH)3      ④FeO         ⑤Al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全部 参考答案: C 略 7.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 A. O2    B. CH4    C. CO2    D. SO2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比较所占体积最大即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大,n=m/M得,气体等质量,即摩尔质量越小,物质的量越大,故氢气的物质的量最大,体积最大,答案选D. 8. 下列关于188O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质子数为8   B、中子数为8   C、电子数为8   D、质量数为18 参考答案: B 略 9. 赤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2O,辉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2S,将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热发生以下反应:Cu2S+2Cu2O6Cu+SO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Cu2O、Cu2S中Cu元素化合价都是+1价 B.反应中Cu元素被氧化,S元素被还原 C. Cu2S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每生成6.4gCu,反应中转移0.1 mol电子 参考答案: B 【Ks5u解析】A、在Cu2O、Cu2S中Cu元素化合价都是+1价,正确;B、硫化亚铜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错误;C. B、硫化铜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铜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Cu2S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正确;D、反应Cu2S +2Cu2O ═6Cu+SO2 ↑中,化合价升高了6价,转移了6mol电子,生成金属铜6mol,所以每生成6.4gCu,反应中转移0.1mol电子,正确,选B。 10. 在右图所示的柠檬水果电池中,外电路上的电子从电极Y流向电极X。若X为铅电极,则Y可能是 A.锌           B.银        C.石墨        D.铜 参考答案: A 略 11. 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  ) A. 萃取    B. 渗析    C. 蒸馏    D. 干馏 参考答案: C 乙醇和水的沸点相差较大,因此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蒸馏,答案选C。 点睛:掌握常见物质分离与提纯的方法是解答的关键,易错选项是A,注意萃取与蒸馏的区别,蒸馏是依据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法,适用于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杂质,萃取适合于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方法,二者的原理是不同的。 12. 下列图示装置的实验中,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如图:用食盐水制食盐晶体 B.    如图:分离碘酒中的碘和酒精 C. 如图:稀释浓硫酸 D.      如图:验证氨水的碱性 参考答案: A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分析】A.NaCl为可溶性固体,蒸发可分离; B.碘和酒精不分层; C.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浓硫酸; D.图中喷泉实验可检验氨气的溶解性. 【解答】解:A.NaCl为可溶性固体,蒸发可分离,则图中蒸发装置可制食盐晶体,故A正确; B.碘和酒精不分层,不能选图中分液装置分离,故B错误; C.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浓硫酸,应在烧杯中稀释,且将浓硫酸注入水,不断搅拌,故C错误; D.图中喷泉实验可检验氨气的溶解性,与氨水的碱性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13. 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 aA2+、bB+、cC2-、dD-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A>B>D>C B.原子序数 d>c>b>a C.离子半径 C2->D->B+>A2+   D.单质的还原性 A>B>D>C 参考答案: C 14. 水的摩尔质量是 A.18                             B.18g                     C.18g/mol               D.18mol 参考答案: C 略 15. 铍原子比铝原子少1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也比铝原子少1,在周期表中铍和铝的位置关系存在有“对角线”关系,“对角线”关系的元素性质存在相似性。下列关于铍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Be能在空气中燃烧                B.BeO熔点较低 C.BeCl2是共价化合物                    D.Be(OH)2具有两性 参考答案: B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溶液M中含有MgCl2、KCl和AlCl3,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过程对其进行处理以获得较纯净的AlCl3溶液。已知:AlO2-+CO2+2H2O=Al(OH)3↓+ HCO3-,请回答: (1)沉淀A的化学式为_______,过程①中Al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上述过程中的氢氧化钠溶液_____(填“能”或“不能”)用氨水代替,原因是_______。 (3)溶液B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_,过程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参考答案: (1)Mg(OH)2     Al3++4OH-=AlO2-+2H2O    (2)不能    Al3+与氨水反应生成Al(OH)3后,Al(OH)3不能与氨水继续反应,从而不能将Al(OH)3与Mg(OH)2分开    (3)K+、Na+    Al(OH)3+3H+=Al3++3H2O 解析:溶液M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沉淀A为Mg(OH)2;得到的溶液B中含有NaAlO2、KCl、NaCl及过量的NaOH,溶液B与足量的二氧化碳反应得到沉淀C为Al(OH)3,溶液D中含有KCl、NaCl、NaHCO3,沉淀C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水。故(1)沉淀A的化学式为Mg(OH)2,过程①中Al3+在足量的氢氧化钠中发生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4OH-=AlO2-+2H2O;(2)上述过程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不能用氨水代替,原因是Al3+与氨水反应生成Al(OH)3后,Al(OH)3不能与氨水继续反应,从而不能将Al(OH)3与Mg(OH)2分开;(3)溶液B中含有NaAlO2、KCl、NaCl及过量的NaOH,故含有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K+、Na+,过程③氢氧化铝溶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现有Na2O2和NaHCO3的混合物两等份,第一份混合物放入密闭容器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第二份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两种情况下得到同样的气体,但气体体积不同。前者产生气体的体积为a L,后者产生的气体体积为b L(气体体积都是在通常状况下测得,该条件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VL/mol)。 (1)第一份混合物加热充分反应后的固体残留物是         ,其物质的量为           。 (2)每份样品中Na2O2的物质的量为        ,NaHCO3的物质的量为        。 参考答案: (1)Na2CO3;(b-a)/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