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七沟镇崖门子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七沟镇崖门子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对于放热反应Zn+H2SO4===ZnSO4+H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关系可用上图表示 B. 1 mol Zn的能量大于1 mol H2的能量 C. 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则锌作正极 D. 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当有32.5 g Zn溶解时,正极放出的气体一定为11.2 L 参考答案: A 根据能量守恒,则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锌和硫酸反应为放热反应, A正确;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有两种,无法比较1molZn和1molH2的能量大小,B错误;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锌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则锌作负极,C错误;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当有32.5gZn溶解时,消耗锌的物质的量为,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生成,但气体所处状态未知,不能确定气体体积,D错误;正确选项A。 2. 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A. 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除去甲烷中的乙烯 B. 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可用蒸馏法 C. 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将溴苯中的溴除去 D. 可用水来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 参考答案: A 【详解】A.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把乙烯氧化为二氧化碳,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除去甲烷中的乙烯,应该用溴水,A错误; B. 苯和硝基苯的沸点相差较大,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可用蒸馏法,B正确; C. 溴苯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将溴苯中的溴除去,C正确; D. 苯不溶于水,在上层,乙醇与水互溶,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在下层,可用水来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D正确。 答案选A。 【点睛】明确物质的性质差异是解答的关键,注意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原则,即不增、不减、易复、易分。 3. 用右图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表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                  (         )     气体 a b C A NO2 浓硝酸 铜片 NaOH溶液 B SO2 浓硫酸 铜片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 NH3 浓氨水 生石灰 碱石灰 D CO2 稀盐酸 石灰石 浓硫酸   参考答案: D 略 4. 已知2molH2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热量484kJ,且1mol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436kJ,水蒸气中1mol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则O2中1mol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     ) A.496 kJ        B.188 kJ          C.557 kJ          D.920kJ 参考答案: A 5. 100kPa时,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 B. 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 C.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D. 破坏1mol石墨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1mol金刚石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参考答案: A 【详解】A、由图可知,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说明石墨的能量低,稳定,选项A正确; B、由图可知,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说明石墨的能量低,稳定,选项B错误; C、由图可知,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反应为吸热反应,选项C错误; D、由图可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破坏1mol石墨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1mol金刚石中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6. 下列物质是同分异构体                                                A.O2与O3       B.12C与13C       C.D2O与T2O        D.正丁烷与异丁烷  参考答案: D 7. 下列反应中, 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 CH3—CH3 + Cl2      CH3—CH2Cl + HCl B. 2CH3CH2OH + O2    2CH3CHO +2 H2O C. CH3—CH=CH2 + Br2 ─→CH3—CHBr-CH2Br D  +3H2      参考答案: A 略 8. 东晋葛供《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下列操作与“渍”和“绞”原理相近的是 A. 煮沸 研碎    B. 浸泡 过滤    C. 萃取 剪断    D. 蒸馏 捣碎 参考答案: B 分析:以水升渍,可知加水溶解,绞取汁,可知过滤分离出液体,以此来解答。 详解:以水升渍,可知加水溶解,绞取汁,可知过滤分离出液体,则操作与“渍”和“绞”原理相近的是浸泡、过滤。 答案选B。 9. 下面是人们对于化学科学的各种常见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A.化学面对现代日益严重的环 境问题显得无能为力 B.化学将在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 C.化学是一门具有极强实用性的科学 D.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参考答案: A 略 10. 下列叙述或操作正确的是 (     ) 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稀硫酸无氧化性 B.浓硫酸滴到蓝矾上,蓝矾变成白色粉末,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慢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D.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中,浓硫酸仅表现强氧化性 参考答案: C 略 11.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 CO2+Ca2++2OH-=CaCO3↓+H2O       B、稀硫酸和氢氧化钡:Ba2++SO42-=BaSO4↓          C、碳酸氢钠和烧碱溶液:HCO3-+OH-=CO32-+H2O         D、氯化铁溶液和氨水:Fe3++3OH-=Fe(OH)3↓ 参考答案: C 略 12. 下列物质中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 (    ) A.2mol  CH4       B.3mol  NH3    C.4mol  H3PO4  D.5mol  H2 参考答案: C 略 13. 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SO2有关的是 A. 水华 B. 臭氧层空洞 C. 酸雨 D. 白色污染 参考答案: C 【详解】A. 水华是由于大量N、P元素进入水中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表现,与二氧化硫无关,故A错误; B. 臭氧层空洞的形成与大量使用氯氟代烷烃类化学物质有关,与二氧化硫无关,故B错误; C. 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硫和氮的氧化物进入大气,与二氧化硫有关,故C正确; D. 白色污染指是废塑料对环境的污染,与二氧化硫无关,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14. 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HCl气体,另—个盛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 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 A. 原子数    B. 密度    C. 质量    D. 质子数 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相同,即物质的量相同,A、假如都是1mol气体,HCl中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H2和Cl2混合气体中,设H2xmol,Cl2则为1-xmol,所含原子总物质的量2x+2(1-x)=2mol,两容器含有相同的原子数,正确;B、ρ= ,容器体积相同v相同,但两容器中气体的摩尔质量不同,m质量不同,则密度不一定相同,错误;C、气体的摩尔质量不一定相同,则质量不一定相同,错误;D、假如1molHCl,所含质子数为18;H2为xmol则所含质子数2x,(1-x)molCl2中所含质子数34(1-x)mol,H2和Cl2混合气体的总质子数(34-32x)mol,两容器内气体不一定相同,错误。 15. 关于小苏打水溶液的表述正确的是  A.c (Na+)=c (HCO3-) + c (CO32-) + c (H2CO3)  B.c (Na+) + c (H+) = c (HCO3-) + c (CO32-) +c (OH-)  C.HCO3- 的电离程度大于HCO3-的水解程度  D.存在的电离有:NaHCO3=Na++HCO3—,HCO3— H++CO32—,H2O H++OH— 参考答案: AD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小组进行“铁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及其性质探究系列实验。请回答实验中的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若16.8g铁粉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_____。 (2)待试管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溶于稀盐酸得溶液A,取所得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无颜色变化,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是_______ 溶液未变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若要使(2)中所得溶液变红又不增加溶液离子种类,可以加入适量____试剂。 (4)另取(2)中溶液A,加入NaOH溶液,观察到生成白色絮状沉淀并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转化过程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5)某催化剂(主要成分FeO、Fe2O3)中+2价铁与+3价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其催化活性最高,此时铁的氧化物的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用小数表示,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 (1)3Fe+4H2O(g)Fe3O4+4H2    0.8NA    (2)Fe、Fe3O4     2Fe3+ + Fe =3Fe2+    (3)氯水或Cl2    (4)4Fe(OH)2+2H2O+O2 = 4Fe(OH)3    (5) 0.72 解析:(1)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Fe3O4+4H2,16.8g铁粉的物质的量为=0.3mol,根据方程式生成0.4mol氢气,转移电子数目为0.8NA,故答案为:3Fe+4H2O(g)Fe3O4+4H2;0.8NA; (2)待试管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溶于稀盐酸得溶液A,溶液A中加KSCN溶液,溶液无颜色变化,反应生成的四氧化三铁溶解后生成的铁离子被铁还原,生成亚铁离子,溶液中不存在铁离子,因此溶液未变红色,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为Fe、Fe3O4,故答案为:Fe、Fe3O4;2Fe3+ + Fe =3Fe2+; (3)氯气能够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因此通入氯气溶液将变红且不增加溶液中离子种类,故答案为:氯水或Cl2; (4)另取(2)中溶液A,加入NaOH溶液,观察到生成白色絮状沉淀并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是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的结果,故答案为:4Fe(OH)2+2H2O+O2 = 4Fe(OH)3; (5)因催化剂中Fe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所以FeO、Fe2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设此时混合物中FeO的质量为72n,Fe2O3的质量为160n,混合物的质量为232n,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100%=72%=0.72,故答案为:0.72。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某城市煤气中可燃气体组成为H2 48%、CO 15%、CH4 13%(均为体积百分比,其余为不燃性气体)。已知:1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285.8kJ,1mol CO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放出热量282.8kJ,1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热量890.4kJ。 (1)写出H2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2)标准状况下的1升这种煤气完全燃烧能放出多少热量? (3)标准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