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化学九上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下列过程中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探究铁钉是否生锈 B.自制叶脉书签 C.打开瓶盖汽水喷出 D.装生石灰塑料瓶胀裂 2.每年的6月1日为“世界牛奶日”.牛奶中富含的维生素D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这里说的“钙”是指(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3.下列基本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 B.加热液体药品 C.闻气体的气味 D.检查装置气密性 4.2019 年北京世园会主题为“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A.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B.露天焚烧树叶、秸秆 C.选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 D.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5.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的是 A.NH3 B.NO C.N2O D.N2O5 6. “三效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B.此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7.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春天,冰封的湖面解冻 B.夏天,久置的饭菜变酸 C.秋天,金黄银杏叶飘落 D.冬天,玻璃窗结出冰花 8.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产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则该物质的组成中 A.一定只含C、H元素 B.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O元素 C.一定含C,可能含H D.一定含C、H、O元素 9.元旦晚会上同学们表演了四个“化学魔术”,下列“魔术”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A B.B C.C D.D 10.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水有下述性质:①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液体;②水通电会有氢气、氧气放出;③加热至100℃水会变成水蒸气;④一些氧化物能溶于水生成酸或碱等物质.其中属于水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用编号填写)。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根据下面的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a、b的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_(填序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加热时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_____。 (3)若选用B和C装置制取氧气,写出实验室利用该套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硫化氢(H2S)气体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实验室中可以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H2SO4)在常温下反应制取,同时生成硫酸亚铁,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填字母编号);如果用F图所示装置收集硫化氢气体,气体应从_____(填“c”或“d”)端管口通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2019年连云港市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果,其主要目的是“天蓝、水清、地绿、宁静、和谐”。 (1)我市的空气质量非常好,洁净的空气属于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___________。 A开发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B改进汽车尾气的净化技术 C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 D控制PM2.5的排放以减少雾霾天气 (3)为了使老百姓能喝上放心的自来水,市政府也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如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没有使用的净水方法有___________;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E消毒 ②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除了烧杯、漏斗外还需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__。操作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如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③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水壶中有大量水垢,说明水中含有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为了检验居民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向其中加入_____检验。 (4)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各问题: 指出电源的正、负极:A为_____极。事先往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者硫酸等物质,其目的是_____;由以上实验事实可得出结论,说明水是由_____组成。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5)高铁酸钾(K2FeO4)能作消毒剂与絮凝剂。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6)写出一条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_____。 14.某研究小组同学以水为主题,进行以下两个主题的研究: I水的净化:同学们在黄海边旅游时,用瓶装了些海水带回实验室,仿照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按照如图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因含大量氯化钠而略带咸味,氯化钠由_________构成(填粒子符号)。. (2)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_ (填字母) a.静置沉淀 b.过滤 c.加入活性炭 d.蒸馏 (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具有____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4)二氧化氯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请用化学用语表示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 (5)研究过程中,同学们查阅资料时发现,目前许多旅游景点安装了直饮水机,其工作流程如图所示。③中紫外灯管照射的作用是_________, 超滤膜的作用相当于实验室的_________ (填操作名称)。 II 水的变化:宏观、微观之间存在必然联系,请根据下图水的两种变化和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1)如图3属于_________变化,从微观结构分析,该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 (2)如图4电解水实验中,小明推测“a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b管内产生的是氧气。”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 (填序号) 环节,还需要_________来进行验证。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设计并进行实验 d.表达与交流 (3)如图5对应于如图中_________ (填“甲”或“乙”)变化,该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 (4)关于电解水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生成氧气中氧分子化学性质与空气中氧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酒精溶液作消毒剂,请根据酒精(C2H5OH)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酒精由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C、H、O元素质量比为_____。 (2)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列式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酒精的摩尔质量为_____。 (4)2molC2H5OH分子种约含有_____个碳原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5)含有3mol氢原子的酒精质量_____g。 16.我们食用的波菜、大葱中都含有一种有机物﹣草酸(C2H2O4)。计算: (1)草酸中碳、氢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填最简比); (2)9.0g草酸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g。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C 【解析】 A、探究铁钉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自制“叶脉书签”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是因为气压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造成的,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说法正确;D、生石灰和水反应过程中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 2、C 【解析】 试题分析:牛奶中富含的维生素D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这里说的钙是指元素。 考点:元素 3、A 【解析】 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内的液体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大拇指要握在试管夹的长柄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4、D 【解析】 A、排放未达标的工业废水,会污染水体,不值得提倡,不符合题意; B、露天焚烧树叶、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等会污染空气,不值得提倡,不符合题意; C、选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会造成森林资源的破坏和白色污染,不值得提倡,不符合题意; D、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能节约资源,防止环境污染等,值得提倡,符合题意。故选D。 5、C 【解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进行计算。A、氢元素为+1价,故氮元素为-3价;B、氧元素为-2价,故氮元素为+2价;C、氧元素为-2价,故氮元素为+1价;D、氧元素为-2价,故氮元素为+5价。故选C。 6、D 【解析】 分析:从图示看出,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反应前后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了改变,原子没有改变,只是重新进行了组合,判断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时,要根据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的原则. 解:A、反应前后,分子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所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此说法正确. B、从图示看出,生成物中有一种物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单质,故此说法正确.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只是重新组合,故才说法正确. D、如果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则生成后的物质中原子数和反应物中的不相等,故此说法错误. 答案:D 点评:认真阅读图示,明确每个模型表示的含义,这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 7、B 【解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详解】 A、冰封的湖面解冻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正确; B、久置的饭菜变酸的过程中有酸性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金黄银杏叶飘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正确; D、玻璃窗结出冰花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B。 【点睛】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8、B 【解析】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产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O元素,因为氧元素可能来自于空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