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贵州省黔南长顺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溶液是一种重要的混合物,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保持静止不动,所以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C.只要水分不蒸发,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D.通过蒸发水或加蔗糖都能使某温度下接近饱和的蔗糖溶液达到饱和 2.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其中体积含量最大的气体是( ) A.氯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3.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人身安全和实验结果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 B.检查气密性 C.称量固体 D.倾倒液体 5.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的蕴藏量是无限的 B.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遺骸经过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C.化石燃料燃烧为人类提供能量,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D.使用车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节约石油资源 6.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我国今年的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开发氢燃料电池客车 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秸秆就地焚烧 C.使用太阳能路灯 D.分类回收垃圾 7.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钠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核外有3个电子层 B.质子数为11 C.最外层电子数为1 D.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 ) A.向pH=3的溶液中不断加水 B.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 C.向H2SO4和CuSO4混合液中滴加NaOH溶液 D.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 9.下列物质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表面镀铬的铁易拉罐 B.简制易拉罐 C.赤铁矿 D.钢 10.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A.烧杯、玻璃棒 B.大试管、集气瓶 C.酒精灯、铁架台 D.导管、单孔塞 11.下列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钉:银白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物质,溶液变成浅绿色 C.将一氧化碳通入灼热的氧化铁: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粉末 D.向氢氧化铁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1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实验现象是 A.火焰为蓝色 B.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产生大量白烟 D.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下图为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按下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过量红磷的目的_____。 (2)该实验得出的结论为_____。 (3)该实验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 (4)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_____,请写出通过该实验可推知的该气体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 14.学习了的《奇妙的二氧化碳》后。同学们利用了生活中常见的一次性手套对书本实验进行了创新和改进。设计了“魔手”实验(如图)。 (1)如图所示在一次性手套的五个指袋中各加入一种物质后,用夹子夹紧5个指袋,将掌部捏瘪并系紧手套口。 (2)打开拇指和食指指袋夹子,将拇指内液体倒入食指指袋中,手常迅速“增肥”,用化学符号表达反应式:_____。 (3)打开中指指袋夹子,使液体流入手掌,振荡后手掌稍微变小,将液体流回指袋后夹上夹子,用化学符号表达反应式:_____。 (4)分别用无名指和小指的两个指袋重复步骤3操作,只有小指能使手掌“减肥”成功,则吸收二氧化碳的试剂最好用_____(填序号)。 A 稀盐酸 B 澄清石灰水 C 蒸馏水 D 氢氧化钠溶液 15.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 (2)用A装置制取氧气,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可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其原因是_____;还可以用于收集该气体的装置是_____(填图中字母序号,下同)。 (3)用B装置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选择此装置的理由是_____。 (4)现有如下资料: ①制取NO2的反应原理: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②通常状况下,NO2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能与水发生反应制取NO2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 16.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是初中化学的基础实验之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欲配制一瓶5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要氯化钠固体_______ g。下列实验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一组是_______ (填序号)。 项目 实验操作 目的分析 A 称量时,将取出的过量氯化钠放回原瓶 节约药品 B 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 增大氯化钠的溶解质量 C 称量时在天平两边托盘上应当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 整洁美观 D 量取所需水时,视线与量筒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准确无误 (2)若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盛有氯化钠的烧杯,若左盘上放有一个10 g的砝码,游码位置如下图所示,天平保持平衡,则烧杯和氯化钠的总质量为_______ g。 (3)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____。 A 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 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 调节平衡螺母 (4)如果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0.9%,则可能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至少举出两点) ① ___________②____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微量元素的摄取。碘元素对人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碘盐 配料:氯化钠、碘酸钾(KIO3) 含碘量:20 mg/kg 保质期:18个月 食用方法:勿长时间炖炒 贮藏指南:避光、避热、密封防潮 上图是某地市场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 (1)食用“碘盐”中共含有_________种元素; (2)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 (3)计算一袋500 g碘盐中含碘酸钾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mg(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mg)。 18.市场上某补钙剂药品说明书如图所示: (1)葡萄糖酸钙中含有_______种元素。 (2)其中钙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 (3)葡萄糖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 (4)遵照药品说明书用量服用,求每天补钙质量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高时,除了要控制两种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_____相同;实验现象是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解析】 A、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故A说法正确; B、溶液中的分子或离子在不断运动,不是静止不动,故B说法错误; C、溶液具有稳定性,只要水分不蒸发,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故C说法正确; D、通过蒸发水或加蔗糖都能使某温度下接近饱和的蔗糖溶液达到饱和,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点睛】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物质溶解过程,知道溶液的特点和溶液的状态。 2、A 【解析】 根据空气中各气体含量进行解答。 【详解】 空气中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分别为78%和21%。 故选B。 3、C 【解析】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A错误;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不产生白雾,故B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D正确;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物质的名称,若出现物质的名称描述的是结论不是现象。 4、B 【解析】 A、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该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导管插入液面以下,手掌紧握试管,操作正确; C、称量时应该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操作错误; D、倾倒液体时试管应该倾斜,瓶塞应该倒放在桌面上,操作错误。 故选B。 5、A 【解析】 A、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资源,储量是有限的;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B、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遺骸经过复杂变化而形成的;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化石燃料燃烧为人类提供能量,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使用车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节约石油资源;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B 【解析】 A、氢燃料燃烧产物仅为水,绿色无污染,符合主题,不选。 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对环境会造成影响,焚烧秸秆也会产生大量烟尘,污染环境。故不符合绿色主题,答案选B。 C、太阳能路灯可节约电能,符合主题。 D、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故可分类回收重新利用,符合主题。 7、D 【解析】 A、由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弧线表示电子层,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A正确; B、由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内的数字是11,该元素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故B正确; C、由钠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1,故C正确; D、由钠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D错误。故选D。 8、C 【解析】 A、向pH=3的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pH只能无限接近7,不能超过7,故错误;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刚开始没有氢气,故错误; C、向H2SO4和CuSO4混合液中滴加NaOH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当稀硫酸反应完后,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当硫酸铜反应完后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加,故正确; D、煅烧石灰石反应生成氧化钙是固体,反应结束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可能为0,故错误。故选C。 9、C 【解析】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详解】 A、表面镀铬的铁易拉罐,铁和铬均属于金属,属于金属材料,故A正确; B、简制易拉罐,属于金属材料,故B正确; C、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不属于金属材料,故C不正确; D、钢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D正确。故选C。 10、A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