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路南区四校联考2022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 1.宠物狗狗正前方竖立着一面镜子,它正在欣赏镜中的自己(如图所示),假设狗狗不动,把平面镜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两块镜面仍然在原镜面平面内),则狗狗的头部通过左、右两面镜子( )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2.如图,正午时,太阳光直射在水平地面,取一圆形薄透镜正对阳光,在距透镜20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与透镜直径相等,透镜的焦距是 A.10cm B.20cm C.30cm D.40cm 3.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取决于 A.物体本身的大小 B.平面镜放置的高低 C.平面镜的大小 D.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4.如图所示,手压气球,气球发生形变。形变的气球对手产生支持力,此支持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 ) A.地球、手 B.手、气球 C.手、地球 D.气球、手 5.小明为了探究“视力矫正”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他稍微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果不移动光屏,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也能变清晰,则该眼镜片是(  ) A.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D.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6.月球表面有很多陨石撞击造成的大大小小的陨石坑,关于造成陨石坑大小不一的因素,下列猜测不合理的是(  ) A.陨石的质量 B.陨石的撞击速度 C.被撞处的硬度 D.被撞处是否在阴影中 7.两个做匀速直线的物体甲、乙,乙运动的时间是甲的3倍,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那么甲、乙两物体的运动路程之比是(  ) A.3∶5 B.2∶3 C.1∶3 D.3∶2 8.下列数据不符合实际的是( ) A.某中学生的质量约45kg B.某中学生的身高约1.65m C.某中学生的步行速度约1m/s D.某中学生的百米赛跑成绩约6s 9.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水中塔 B.水面“折”枝 C.镜中花 D.手影 10.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饮料,过一会儿,可观察到瓶子表面会出现许多微小的小水珠,这种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液化 C.汽化 D.凝华 11.对物理量的估测,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下列估测数据中最 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课桌质量约为 50kg B.课桌的高度约为 80cm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10m/s D.人的眼睛迅速一眨的时间约为 1s 12.关于下列生活中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水烧开后,被水蒸气烫伤比被沸水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温度比沸水高 B.电冰箱内冷冻室内侧壁会看见附有一层白色的粉末状冰晶,这些冰晶是凝固形成的 C.加油站都设置有“请熄火加油”的提示,因为汽油在常温下容易蒸发,汽油蒸气遇明火容易爆燃 D.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这是汽化现象 二、填空题 13.取一支注射器.吸入一些乙醚,用橡皮帽套紧针头处,如图所示.再向外拉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一个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往里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观察到会有______出现,表明用______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14.体积为15cm3,质量是27g的空心铝球,其空心部分的体积是______ cm3,若在其中空部分灌满水,则球的总质量是_______g。(ρ铝=2.7×103kg/m3) 15.写出以下三种仪器的测量读数。 (1)图(a)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 (2)图(b)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3)图(c)中秒表的示数是________s。 16.黑暗的剧场内,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上衣、绿裙子、蓝飘带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演员的上衣呈现_________色,裙子呈现_________色,飘带呈现__________色. 三、实验题 17.(8分)小明进入光学实验室进行复习时做了如下实验: (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如图1所示。多次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用笔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径迹,并用量角器测量 ON 两侧的∠i和∠γ,如表所示。可以得到的规律是:在反射现象中,_____;如果将光线沿着FO射向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沿OE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___。在图2中将硬纸板向前或向后折是为了确定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___________; ∠i 30° 45° 60° ∠r 30° 45° 60°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如图3所示。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一支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处时,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是:_____。经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留下的信息如图4所示。小明将白纸沿 PQ 对折,发现 A 和 A′、B 和 B′、C 和 C′分别重合。由此得出结论是: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拿掉玻璃板后面的蜡烛,放上一张白纸,在白纸上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的像; (3)实验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18.(8分)为了研究凸透镜的焦距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选择了如图(a)所示的四个透镜(其中A、B和C、D分别是两组厚度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 (1)若要探究“凸透镜的焦距与透镜材料的关系”,小组应选择图(a)中______做实验(选填字母)。 (2)若选择A和C两个透镜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与______的关系”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b)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当______。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19.(8分)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长木板的右端固定着一个滑轮,细线绕过滑轮后两端分别与木块和弹簧测力相连,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即为细线对木块的拉力大小。实验过程中与弹簧测力计相连的细线部分竖直,与木块相连的细线部分水平。 (1)为了使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实验中应向上拉动测力计使木块做_____(选填“匀速”、“加速”或者“减速”)运动; (2)在某次探究过程中,小明按照正确的方法用测力计拉动一个木块,分别记录了用较小的速度拉动测力计时测力计的示数F1和用较大的速度拉动测力计时测力计的示数F2; ①比较F1跟F2的大小关系,应有F1_____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小明本次探究的问题是_____; (3)在某次探究过程中,小明先是用正确的方法测出了一个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1,然后换成另一个质量更大的木块重做实验,测出了这个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2,结果发现F1>F2,于是小明认为物体间的压力越大,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反而越小; ①小明的观点是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如果你选择“正确”请忽略下面的问题,如果你选择“错误”则需回答下面的问题); ②如果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请你分析小明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_____。 四、作图题 20.(8分)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观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试通过作图找出该透镜的两个焦点F的位置. 21.(8分)按要求设计并连接电路,要求: (1)两灯并联; (2)电流表测灯L1的电流; (3)变阻器用来改变灯L2的电流且其滑片向左移动时,灯L2变亮。则把设计好的电路图画在左边方框内,根据左边设计的电路图把右边的实物图连成电路。 五、计算题 22.(10分)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23.(12分)据有关研究,汽车自身质量每减少100kg,100km油耗可减少0.6L,每节约1L燃料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kg。某型号汽车原来使用的是质量高达1027kg的钢质外壳,若替换成等体积的镁合金材质,质量可减小780kg,(ρ钢=7.9×103kg/m3),请计算: (1)车外壳所用材料的体积是多少m3; (2)镁合金材料的密度是多少kg/m3; (3)改装后的汽车以80km/h的速度正常行驶5h,大约能少排放多少kg的二氧化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详解】AB.平面镜所成的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半个平面镜仍能成完整像,故AB错误; CD.平面镜左右两部分都能成完整的像,像与宠物狗关于镜面对称,所以两个像的位置是相同,故C错误,D正确. 2、A 【详解】由图可知该透镜为凸透镜,根据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以及在距透镜20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的直径与透镜直径相等,得到透镜的焦距是。故B、C、D项不符合题意,A项符合题意。 3、A 【解析】试题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平面镜成的像与物是等大的,故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自身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平面镜放置的方向和观察像的角度、物体离平面镜的远近都无关. 考点: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点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是像与物大小相同,真实的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大小,视觉的像的大小取决于物到镜的距离,注意区分题中的问法. 4、D 【详解】“形变的气球对手产生支持力”,说明气球对手有力的作用,所以气球是施力物体,手是受力物体。 故选D。 5、C 【详解】由题知,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说明像距不合适,由稍微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知原来的像距偏大;若不移动光屏,当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说明该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是近视眼镜片(凹透镜)。 故选C。 6、D 【详解】A.陨石的质量越大,在速度相同时动能就越大,在撞击时做功越多,所以造成的坑就会越大,因此这一猜测合理,故A不符合题意; B.陨石的撞击速度越大,在质量相同时动能就越大,在撞击时做功越多,所以造成的坑会越大,因此这一猜测合理,故B不符合题意; C.被撞处的硬度越大,越不容易形变,相反,被撞处的硬度越小,则越容易形变,所以被撞处的硬度会影响陨石坑的大小,因此这一猜想合理,故C不符合题意; D.被撞处是否在阴影中不会造成力的作用效果的不同,故与之无关,因此这一猜测不合理,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B 【详解】由知道,甲、乙两物体的运动路程之比是 故选B。 8、D 【详解】A.中学生的质量约是45kg左右,故A符合实际; B.正常成年人的身高在1.60m~1.80m左右,王明的身高约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