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单选题 1.关于0℃的水和0℃的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的水比0℃的冰热 B.0℃的冰比0℃的水冷 C.0℃的水和0℃的冰冷热程度一样 D.无法比较水和冰的冷热程度 2.如图甲所示,质量相同的a、b、c三种液体分别装在三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如图乙是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A.b、c、a B.a、c、b C.a、b、c D.c、b、a 3.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恒定。闭合开关,灯泡L1比灯泡L2亮,则(  ) A.L1的电阻比L2的大 B.通过L1的电流与通过L2的电流相等 C.若L1灯丝烧断,L2的实际电功率不变 D.若L2灯丝烧断,通过L1电流变大 4.某百米短跑运动员,他的成绩为秒,如果他在前秒内的平均速度为;冲过终点的时速度达到,那么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 B. C. D. 5.小华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B.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他对地面的压力和他所受到的重力是相互作用力 D.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6.如图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B.甲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C.乙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D.乙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7.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金复习光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Ⅰ处可补充的现象是(    ). A.镜子中的“自己” B.湖水有青山的倒影 C.阳光下绿树的影子 D.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 8.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像照射时,观察到的像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 A.镜子比原来亮,所以像也变亮 B.光射到像上,所以会变亮 C.有光照射,更便于观察,所以觉得像变亮了 D.光反射到物上,物变亮,所以像也变亮 二、多选题 9.如图探究焦耳定律的实验装置,甲乙两个烧瓶中装着等质量、等温度的煤油,两瓶中的电阻R甲 < R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两电阻两端的电压U甲>U乙 B.串联可以控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C.闭合开关,1min后乙瓶温度计的示数更高 D.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可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10.水是地球生物存在的重要保障,没有水,地球上的生命将不复存在。体积为180mL的水,结成冰(密度是)后(  ) A.体积是200cm3 B.体积是180cm3 C.质量是162g D.质量是180g 三、填空题 11.校园内安装了许多监控探头,监控探头中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它能成倒立、缩小的_____像. 12.小明的奶奶是老花眼,看书时应佩戴_____透镜。书应放在透镜的_____。要想看到的字大一些,应把镜子离书本_____(填“远”或“近”)一些。 13.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呵气”(缓慢的吹气)会感到很温暖,除热传递外,主要原因是嘴里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手发生______现象而______大量的热。但如果用力向手上吹气会感到冷,这是因为吹气会加快气体流速,手上的汗水______加快,此现象要______热量。 (2)如图,饭店里有一道很流行的干冰烟雾菜,它是这样配置的:把盛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容器置于菜盘之下,上菜时,向容器里注入热水,干冰遇到热水迅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要______大量的热,导致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剧烈的______现象。 14.某小区楼道设有多功能电子门铃,此装置可以通过其内置摄像镜头来识别来访者,经该摄像镜头所成的是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且便于观察的像,来访者的距离应大于_____cm;如图的透镜与该摄像镜头_____(选填“是”或“不是”)同一类透镜. 15.从2012年9月起,我国海监对钓鱼岛区域实行常态化的维权执法巡逻,“海监50”绕钓鱼岛巡逻,以宣示主权,以钓鱼岛为参照物,该船是___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16.周末小明在家练习钢笔书法,他抽完钢笔水,在用钢笔书写的过程中,笔内钢笔水的质量将____,笔内钢笔水的密度将____。(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四、作图、实验探究题 17.在图中,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关系,画出适当的透镜。 (_____) 18.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如图所示,请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 (_____) 19.(10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如图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座上50cm刻度线处,调整凸透镜光心、光屏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当它们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恰好成了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__就是利用了这种生活中的现象。现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需要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五、计算题 20.(6分)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距其正前方峭壁0.45km处鸣喇叭,经过2.8秒后,司机听到回声,求汽车行驶的速度。(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21.(6分)一个标有“220V 44W”字样的电灯接在照明电路中。求: (1)电灯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 (2)电灯正常工作5小时所消耗的电能。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详解】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相同的不同物体,冷热程度相同。已知水的温度和冰的温度都是0℃,虽然它们的状态不同,但冷热程度相同。 故选C。 2、A 【详解】由图乙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当它们的质量相同时,a液体的体积最小,c液体的体积最大,所以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b、c、a ,故选A. 3、C 【详解】AB. 灯泡L1比灯泡L2亮,则可知灯泡L1实际功率更大,两灯泡并联,电压相等,则由和可知,灯泡L1的电阻小于L2,通过灯泡L1的大于通过L2的电流,故AB不符合题意; CD. 由于两灯泡并联,互不干扰,则当L1灯丝烧断时,L2的实际功率不变,当L2灯丝烧断时,通过L1的电流不变,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C 【分析】已知路程与运动时间,由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运动员的平均速度. 【详解】百米赛跑的路程s=100m,运动时间t=10s,运动员的平均速度=10m/s; 【点睛】 本题考查了求运动员的平均速度问题,熟练应用平均速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要注意求平均速度只能用路程比时间,要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 5、A 【分析】(1)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相互作用力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详解】AD. 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这两个力都作用在同一个物体小华上,大小相等,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因为小华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故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即二力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满足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二力是平衡力,故A正确; B. 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压力的受力物体是地面,支持力的受力物体是小华,这二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所以二力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 C.他对地面的压力和他所受到的重力,压力的受力物体是地面,重力的受力物体是小华,这二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所以二力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D. 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不满足相互作用力中作用在两个物体上这个条件,所以这两个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A. 6、C 【详解】甲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强造成的,所以乙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需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 乙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弱造成的,所以甲图表示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需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7、C 【详解】如图是小金复习光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Ⅰ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A.镜子中的“自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湖水有青山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阳光下绿树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属于折射现象,是鱼反射的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进入人的眼睛,人看到的是比实际位置偏高的鱼的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 8、D 【详解】因为当手电筒对着像照射射时,反射光线刚好射到物体上,而物体反射出去的光线增多,因此物体变亮,像随之也变亮。故选D。 二、多选题 9、BCD 【详解】A.甲乙两根电阻丝串联在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因为 R甲 < R乙 由U=IR可知 U甲<U乙 故A错误; B.甲乙两根电阻丝串联在电路中,控制通过它们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故B正确; C.甲乙两根电阻丝串联在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乙的电阻较大,1min后,乙产生的热量较多,乙瓶温度计的示数更高,故C正确; D.实验中,电阻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通过电阻丝电流大小,可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故D正确。 故选BCD。 10、AD 【详解】这些水的体积是 其质量大小是 由于结成冰后,质量还是不变,即 冰的密度是 这些冰的体积是 故选AD。 三、填空题 11、凸 实 【详解】监控探头中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记录校园内的情况,物距远大于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2、凸 焦点内 远 【详解】[1]小明的奶奶是老花眼,是远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2][3]因放大镜成像时物距小于焦距,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而成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反之,像变大,所以用放大镜看书本上的字,使放大镜离书本远一些。 13、液化 放出 蒸发 吸收 升华 吸收 液化 【详解】(1)[1][2][3][4]当用嘴向手上“哈气”时,呼出的大量水蒸气在手上液化时放出的热量被手吸收,所以手感到暖和;当用力向手上吹气时,由于使得手掌表面的气体流动很快,使手上的水分迅速蒸发,蒸发带走的热量比手从嘴里吹出的热气吸收的热量还多,因此手会感到冷。 (2)[5][6][7]把盛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容器置于菜盘之下,上菜时,向容器里注入热水,干冰受热由固态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升华吸热,导致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烟雾。 14、倒立 缩小 20 是 【详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