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曲阜市昌平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通过10m的路程时,用了5s的时间,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  ) A. B. C. D. 2.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过程中产生了一些联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闭上眼睛就看不见实验现象是因为没有眼睛发出的光射向被观察的物体 B.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若将平面镜换成适当深度的平静水面,那么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也在同一平面内 C.验证“光路可逆”时必须用两个激光灯束。可见光线射向凸面镜的光路、射向凸透镜的光路和小孔成像的光路都是可逆的 D.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的度数不能为0°,一条光线从空气垂直射向水面时,它的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应该是90° 3.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小明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如图所示,这时他应该(  ) A.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D.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横梁重新水平平衡 4.下列数值中,单位应该是厘米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为0.8 B.一只铅笔的长度约为18 C.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70 D.小明身高约为1.68 5.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深远海综合科考船“东方红3号”。该船在行驶时,水下20米外的鱼群都感觉不到,其低噪音控制指标已达全球最高级别。下列关于“低噪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低噪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低噪音不能传递能量 C.液体中不能传播噪音 D.科考船“低噪音”是从声源处减弱了噪音 6.汉乐府《江南》云:“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在此情景中参照物应选择 A.莲叶 B.田野 C.鱼 D.池塘 7.下列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草叶上的露珠,属于液化现象,吸热 B.太阳出来雾散了,属于升华现象,吸热 C.春天,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放热 D.冬天,地面上的霜,属于凝华现象,放热 8.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数据进行估测,与实际接近的是 A.人骑自行车正常的速度约为30m/s B.正常人脉搏跳动10次所用的时间是1min C.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 D.中学生的课桌高度约80cm 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质量相等、底面积不等的圆柱形薄壁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液体,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相等。现将完全相同的两小球分别放入甲、乙液体中,液体未溢出,静止时,甲液体中的小球漂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液体质量比乙液体质量大 B.小球在乙液体中静止时沉在容器底部 C.投入小球之后,A、B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不相等 D.投入小球之后,A、B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不相等 10.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 11.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铅笔在水面处“折断” B.人在阳光下形成影子 C.放大镜把字放大 D.豹子在水中形成倒影 12.下列关于光现象及其形成原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黑板反光——光的漫反射 B.水中倒影——光的反射 C.树下光斑——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D.雨后彩虹——光的折射 二、填空题 13.某校同学在水平直道上进行1000米跑步比赛,甲、乙两位同学同时出发,甲同学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作匀速运动,乙同学出发后,经过100秒通过的路程400米,此时他发现比甲同学落后100米;接着乙同学以6米/秒的速度追赶,经过50秒没有赶上;然后乙同学发起冲刺,最后比甲同学提前10秒到达终点,则甲同学比赛中的速度为_____千米/小时,乙同学最后冲刺的平均速度为_____ 米/秒,甲乙两位同学全程平均速度较大的是_____。 14.PM2.5是雾霾天气时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2.5μm等于______m(用科学记数法表示),雾的形成过程需要______热量,太阳出来后,雾会慢慢散去,这个过程属于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15.如图中盒装纯牛奶的体积约为_____cm3,牛奶的质量是_____g。(ρ牛奶=1.02g/cm3) 16.夏天的傍晚,一些中老年人喜欢跳广场舞,优美的舞曲是由于扬声器的纸盆____发出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有人建议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_____处减弱噪声的. 三、实验题 17.(8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一组光的直线传播的综合实践活动. (1)如图甲通过三个小孔去观察烛焰,若要看到烛焰,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是用易拉罐做的简易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景物时,人的眼睛对着_______(选填“膜”或“孔”)进行观察,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3)如图丙在树荫下观察,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倾泻下来,在地上留下斑驳的树影和圆形的光斑,圆形的光斑实质是_______的像,树影和圆形的光斑形成的原理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18.(8分)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1)如图甲所示;实验中,将试管放入烧杯的水中加热的好处是_____。 (2)由图乙可知,当加热至第8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_____(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3)由实验可知,晶体熔化的特点是_____。 19.(8分)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1)如图甲所示,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蜡烛的像,这个像是图乙中的___,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片”、“放大镜” ) (2)小明把蜡烛依次放在A、B位置,在坐标纸上记录了光屏上像的大小。如图丙所示(、分别表示蜡烛在A、B处所成的像)。跟同学们交流后发现: ①成倒立放大像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 ②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___,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 “变大”、“不变”或“变小”);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小明又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cm处,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____。聪明的小明拿起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处,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明拿起的眼镜是_________ (选填“近视镜”或“远视镜”)。 四、作图题 20.(8分)如图所示,一物体AB放在平面镜前,请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_______) 21.(8分)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和像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五、计算题 22.(10分)用电子秤、水和一个带盖的杯子,可测量火锅用香油的密度。先后测出空杯、装满水、装满香油的杯子的质量,数据如下表。请计算香油的密度为多少kg/m3。(写出过程) 空杯的质量/g 水和杯的总质量/g 油和杯的总质量/g 100 300 286 23.(12分)宁启高速南通至启东段全程限速120km/h。一辆汽车的电脑收费卡上显示,该车8:35从启东北进入高速公路,9:05到达南通,驶出高速公路,启东北到南通的路程约为65km。如果你是值勤交警,是否要对该车司机作出超速处罚?请用2种方法判断,写出必要的运算过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详解】物体的速度为 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各个时间段速度相同,所以前2s内的速度是2m/s。故C项符合题意,AB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B 【详解】A.光屏能显示光路,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光路,这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闭上眼睛就看不见实验现象是因为没有光线进入眼睛,A错误; B.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那就看不到反射光线了,这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若将平面镜换成适当深度的平静水面,那么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也在同一平面内,B正确; C.验证“光路可逆”时不需要用两个激光灯束,因为让光线逆着反射光路射入时,反射角变成了入射角,这时看看反射角的大小是否等于原来的入射角大小,就可以知道光路是否可逆,在光屏上用笔画出即可,不需要两个激光灯;可见光线射向凸面镜的光路、射向凸透镜的光路和小孔成像的光路都是可逆的;C错误; D.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的度数可以为0°,这样入射光线垂直射入平面镜,反射光线也垂直射出平面镜,这样反射角也为0°,一样可以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一条光线从空气垂直射向水面时,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和折射规律可知,它的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应该是0°,D错误。 3、D 【详解】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偏向左侧,说明左侧物体较重,应移动游码直至横梁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故选D。 4、B 【详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170cm左右,课桌的高度是身高的一半,在80cm即0.8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一只铅笔的长度在20cm左右.此选项符合题意; C.一张试卷的厚度在70u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的身高在170cm左右,所以小明身高约1.68m.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D 【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B错误; C.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故C错误; D.科考船“低噪音”是从声源处减弱了噪音,故D正确。 故选D。 6、A 【解析】A.由诗可知,鱼在莲叶的周围运动,所以相对于莲叶,鱼是运动的,故参照物为莲叶.A符合题意. B.鱼相对于田野的位置也在变化,但由于诗中没有出现原野这个物体,所以B 不符合题意. C.鱼在此题中为要研究的对象,而不是参照物.故C 不符合题意. D.鱼相对于池塘的位置也在变化,但由于诗中没有出现池塘这个物体,所以D.不符合题意. 7、D 【详解】A.夏天,草叶上的露珠,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A错误; B.太阳出来雾散了,属于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B错误; C.春天,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C错误; D.冬天,地面上的霜,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D正确。 故选D。 8、D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详解】A、人骑自行车的正常速度在5m/s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跳动10次的时间在10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C不符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