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家庄晋州市事业单位选聘高层次人才冲刺卷(带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下载须知:本试题主要涉及行测知识类,供100个单选题+答案解析】 1、单选题某省人民政府建设一项国家重点高速公路,决定占用沿途部分农民的土地,省人民政府对被占用土地的农民给予了各种补偿,并对多余的劳动力进行了安置。省人民政府的这项行为属于 _____。 A: 行政征用 B: 行政征收 C: 行政征购 D: 行政没收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 A解析:本题首先可以排除D项。行政没收是对违法违规项目进行的强制征收,无需提供任何补偿。此外,行政征收是指行政机关或者法定授权的组织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无偿收取一定财物的行政行为。因此也可以排除掉B项。而C选项一般是通过合同方式,行政机关按照市场价格取得相对人财产所有权的行为,无须进行后续安置行为。最后再看A项,行政征用是指行政主体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强制性地取得行政相对人财产所有权、使用权或劳务并给予合理经济补偿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符合提干描述,故正确答案为A。 第1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单选题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行政处罚。这一思想表述是_____。 A: 处罚与教育相结合 B: 保障相对人权利 C: 一事不再罚 D: 维护经济利益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我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 款的行政处罚。这是对一事不再罚原则的表述。故本题答案选C。 第2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单选题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_____ A: 细胞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B: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C: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D: 蛋白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C。解析: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DNA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基因组成的材料,有时被称为“遗传微粒”,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故本题答案选C。 第3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判断题现代企业制度一般采用公司制。 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第4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单选题“手表定律”是指当我们同时具有两只时间不一样的手表时,反而不知道准确的时间,这对做好团队工作的启示是_____。 A: 维护领导权威 B: 避免令出多门 C: 服从组织安排 D: 领导言行一致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答案解释:“手表定律”深层含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行为准则或者价值观念,否则他的工作和生活必将陷入混乱。手表定律在企业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者个人无所适从。 第5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判断题《揠苗助长》的故事说明我们办事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答案】N。解析:《揠苗助长》的故事体现了“欲速则不达”的道理,说明我们办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故本题判断错误。 第6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单选题把单只螃蟹放在不大的竹篓里,它可能会凭着自己的本事爬出来。但是如果有很多螃蟹,它们就会叠罗汉似的往外爬,这时底下的螃蟹就不合作了,开始拉上面螃蟹的腿,结果谁也爬不高,反而只有很少的螃蟹能爬出竹篓。这个故事从哲学上启示我们_____。 A: 分析和解决问题要特别重视部分,部分的变化会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B: 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 C: 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最终目标 D: 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A项错误,应该是关键部分的变化对整体起决定作用。C项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应该是整体决定部分,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地位。要注重系统内部的结构优化,只有内部结构合理,才能实现最终的目标。题目中的螃蟹之所以有很少爬出来,是因为内部结构的不合理,故本题答案选B。 第7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单选题①各类投资顾问公司水平参差不齐,在为国有资产形态转换服务过程中,很难实现国有资产形态转换方向正确、转换目的有效、转换过程____之目标。②面对对手的顽强防守,马竞队的进攻完全找不到目标,进攻____的情况下,队员们越来越着急,这也导致了防守方面险些再出漏洞。_____ A: 增值 不利 B: 增值 不力 C: 增殖 不力 D: 增殖 不利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B考点实词填空解析本题考查近义实词的侧重点不同的辨析和语境搭配。“增值”指资产价值的增加,多表示收入、效益等。“增殖”指增生、繁殖,多表示生命体数量的增长。从句中的“国有资产形态”可以确定第一空应选“增值”。“不利”指不顺利,有失败之意;“不力”指不得力、能力或方法有问题。结合语意,马竞队的进攻出现了问题,而不是失败,因此第二空应选“不力”。故正确答案为B。标签近义实词 第8题所属考点-选词填空 9、单选题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_____。 A: 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 B: 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C: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D: 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答案解释:C。解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第9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单选题某人着手犯罪时因意志以外的原因停止,这是_____。 A: 犯罪预备 B: 犯罪中止 C: 犯罪未遂 D: 犯罪既遂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解析:【答案】C。解析:犯罪预备是指实施犯罪前的准备工作。如预备犯罪工具、创造犯罪条件等;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犯罪未遂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故本题答案选C。 第10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单选题我国历史上曾有一些人因参与处理中央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而知名,下列对应不正确的是_____ A: 霍去病──匈奴 B: 岳飞──女真 C: 文天祥──蒙古 D: 于谦──鲜卑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解析】D。明朝,于谦带领明军抗击瓦剌,瓦剌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是西部蒙古民族。 第11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判断题三国时期出现了许多有名的政治家,如曹操、孙权、项羽、吕布。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答案】N。解析:项羽是秦末时期人。 第12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单选题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为谬误是_____。 A: 唯心主义的观点 B: 唯物主义的观点 C: 一切唯物主义的共有 D: 辩证的观点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为谬误是辩证的观点。(1)真理向谬误的转化主要是指:其一,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适用于特定条件和范围,如果真理的运用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就转化为谬误。其二,真理是发展的,是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卖践发展了,还照搬过去的理论,或者把将来才能有条件做到的硬搬到当前现实中实行,在这两种情况下,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其三,真理是全面的,如果把其中某一个方面孤立地抽取出来,加以夸大,以致与其他原理相对立,也会丧失其原有的真理性而转化为谬误。(2)谬误向真理的转化主要指:其一,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是谬误,进人另一条件和范围,就可能转化为真理。其二,谬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从谬误中总结经验教训,就能克服错误,转化为真理。其三,在批判谬误中可以进一步发现和发展真理。故本题答案选D。 第13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单选题某男自动放弃犯罪行为,从而避免了犯罪结果的发生,某男这种行为属于_____。 A: 犯罪未遂 B: 犯罪中止 C: 犯罪预备 D: 犯罪表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刑法》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故本题答案选B。 第14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单选题下列说法符合生活实际的是:_____ A: 小满时节,我国东部由低温导致呼吸疾病明显增多 B: 芒种时节,我国南方居民发现春困的感觉有所加剧 C: 处暑时节,我国北方医院里中暑病人相对有所减少 D: 雨水过后,我国西部蚊蝇所传播的疾病开始明显增多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A项,小满过后,全国各地渐次进入了夏季,温度升高,降水进一步增多,呼吸疾病减少,该项错误;B项,芒种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温度升高,大麦、小麦开始成熟,将要收割,此时节春困的感觉应该减少,该项错误;C项,处暑天气由热转凉,北方尤为明显,中暑人数减少,该项正确;D项,雨水时节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但仍处于初春低温时期,蚊蝇较少,该项错误。 第15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单选题段某将李某打昏在地后逃走,此时张某路过,见李某不省人事,遂将其手机、钱包拿走。本案中_____。 A: 段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张某构成抢夺罪 B: 段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张某构成盗窃罪 C: 段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张某没有犯罪 D: 段某、张某共同构成故意伤害罪和盗窃罪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段某和张某各自完成不同的犯罪活动,并没有共同的犯罪意思表示,不构成共同犯罪,所以D项错误。段某很明显是故意伤害罪,张某在李某“不省人事”的情况下,将其财物“拿”走,属于盗窃罪。所以答案为B。 第16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7、单选题我国第一位白话诗人是_____。 A: 胡适 B: 鲁迅 C: 郭沫若 D: 矛盾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胡适,中国新诗的第一人。1917年2月在《新青年》率先发表《白话诗八首》,是最早尝试新诗创作、最有代表性的初期白话诗人。 第17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8、单选题我国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者,应当_____。 A: 为他们翻译 B: 不予受理 C: 要求他们说普通话 D: 要求更换诉讼参与人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A。解析:《宪法》第134条规定,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和 人民检察院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故本题答案选A。 第18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9、单选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主要的微观基础是_____。 A: 个人 B: 政府 C: 家庭 D: 企业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解析:企业是重要的微观经济活动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故本题答案 选D。 第19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0、单选题一次考试共有五道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