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宿迁市公安局招考聘用辅警强化练习题(带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下载须知:本试题主要涉及行测知识类,供100个单选题+答案解析】 1、多选题象形字大都是通过描摹与最初的人类活动有关的实物的外形而成。这种造字方法反映的哲学道理有_____。 A: 物质决定意识 B: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C: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 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 参考答案: AB 本题解释:【答案】AB。解析:象形字通过描摹与最初的人类活动有关的实物的外形而成,说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C、D与题干无关,且D项本身表述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B。 第1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单选题X光片:骨折_____ A: 卫星云图:降雨 B: 科普图书:知识 C: 电子导航:路线 D: 饮食习惯:健康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通过X光片可以判定是否骨折;利用卫星云图可以预测是否降雨。 第2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单选题祖母临近生日,李某特意到某店购买价值12000元的翡翠手镯作为礼物,付完款后,李某叫店员张某对礼品进行包装,张某趁李某打电话没留意的时候,用事先准备好的款式相同的玻璃仿玉手镯(成本为50元)替换了李某购买的翡翠镯子。张某的行为构成_____。 A: 抢夺罪 B: 抢劫罪 C: 盗窃罪 D: 贪污罪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本题中张某秘密窃取了李某的翡翠镯子,其行为构成盗窃罪。故本题答案选C。 第3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准确的是_____。 A: 行政处罚通常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有权行政主体管辖 B: 在我国,人民检察院对行政案件的审理进行监督主要是采用抗诉的方式 C: 行政机关作出影响相对方权利义务决定后,应说明作出决定的法律依据 D: 行政机关发现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作出的行政处罚有错误的,应当主动改正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解析】行政机关应该在作出影响相对方权利义务决定之前,说明法律依据,并非之后。C说法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考点:行政法 第4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单选题_____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 A: 机构大幅改革 B: 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參 C: 简政放权 D: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也是当前我国机构改革能否成功的必要条件。故本题答案选C。 第5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单选题关于法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法的指引作用,是指法对本人行为起导向、引路的作用 B: 法的评价作用,是指法作为人们对他人行为的评价标准所起的作用 C: 法的教育作用,是指通过法的实施,使法律对一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D: 法的作用的发挥不受人的因素影响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法的规范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指引作用:法对本人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指引作用发生在行为之前,其作用对象是本人;②评价作用:法律作为一种权威的行为标准,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的评判作用,评价作用的对象是他人的行为;③教育作用:通过法的实施使法律对一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警示作用和示范作用,教育作用的对象一般是案件之外的其他人;④预测作用:凭借法律的存在,可以预先估计到人们相互之间会如何行为,预测作用的对象不是个人,而是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行动;⑤强制作用:法可以通过制裁违法犯罪行为来强制人们遵守法律、履行义务,强制作用的对象是违法犯罪者,强制作用与法律责任直接相关。即ABC选项说法均正确。D选项中法的作用在实施的过程需由守法、执法和司法的主体参与,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D选项说法不正确。故本题答案选D。 第6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单选题担保人不履行担保义务,致使被担保人逃避行政拘留处罚的执行的,由公安机关对其处以_____。 A: 警告 B: 罚款 C: 行政拘留 D: 追加保证金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9条规定,担保人不履行担保义务,致使被担保人逃避行政拘留处罚的执行的,由公安机关对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 第7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单选题下列不属于行政监察范围的是_____ A: 受理对国家公务员违反行政纪律的控告 B: 调查处理国家公务员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 C: 国家公务员与他人的民事纠纷 D: 受理国家公务员不服行政处分决定的申诉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行政监察法》第18条规定:“监察机关为行使监察职能,履行下列职责:(一)检査国家行政机关在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和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中的问题;(二)受理对国家行政机关、届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行为的控告、检举;(三)调查处理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四)受理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不服主管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决定的申诉,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由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监察机关履行的其他职责。故本题答案为C 第8题所属考点-《行政法》 9、多选题船是一种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在划船的活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船漂浮在水面上,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 B: 当用力划桨时,船就前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船底做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水的阻力 D: 停止划桨后,船会停下来,说明船失去了惯性 参考答案: ABC 本题解释:【答案】ABC。解析:D项,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故说法错误。其他三项均正确。故选ABC。 第9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单选题一个国家的社会财富都是由_____。 A: 各种使用价值构成的 B: 货币总量构成的 C: 各种价值构成的 D: 各种社会资金构成的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社会财富,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具有对人有用的使用价值之劳动产品。故本题答案为A。 第10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单选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应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这样做是因为_____。 A: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B: 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C: 人民群众的一切利益都是天然合理的 D: 人民群众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正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故本题答案选A。 第11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多选题合同生效,当事人不可以在_____情形下不履行合同的义务。 A: 姓名变更 B: 法定代表人撤职 C: 承办人失踪 D: 无效代理行为 参考答案: AB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B,C答案解释:ABC。解析:《合同法》第76条:合同生效后,当事人不得因姓名、名称的变更或者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承办人的变动而不履行合同义务。故本题选ABC。 第12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单选题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这项原则的含义之一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自己的职权不受_____。 A: 权力机关的非法干涉 B: 上级司法机关的非法干涉 C: 任何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涉 D: 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涉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宪法》第126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该法第131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故本题答案选C。 第13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单选题随着网络的发展,网民监督政府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在全国铺开天罗地网.使官员的不当行为无处可逃。这表明_____。 A: 监督权是公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 B: 网络开辟了监督新渠道,有利于我国实现全民民主 C: 网络问政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D: 网民监督政府已经成为反腐倡廉的主要途径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第14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单选题太阳发光发热已经数十亿年,其巨大的能量来源是_____。 A: 氢转为氦的热核反应 B: 大量放射性元素的蜕变 C: 激烈的化学反应 D: 其他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解析】在太阳的核心部分,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产生核聚变反应,每4个氢原子核结合成1个氦、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故选A。 第15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单选题“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是一种_____。 A: 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B: 形而上学机械唯物决定论的观点 C: 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D: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观点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解析】如果考生知道这一引言是出自马克思关于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一个著名论断的话,那么就很容易选A“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这一观点表明偶然性是客观存在的,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世界历史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否认偶然性的存在,将会导致神秘主义的宿命论。而BCD都为迷惑项,应予排除。 第16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7、单选题某甲向银行取款时,银行工作人员因点钞失误多付给1万元,甲以这1万元作本钱经商,获利5千元,其中2千元为其劳务管理费用成本。一个月后银行发现了多付款的事实,要求甲退回,甲不同意。下列有关该案的哪一表述是正确的?_____ A: 甲无需返还,因系银行自身失误所致 B: 甲应返还银行多付的1万元 C: 甲应返还银行多付的1万元,同时还应返还1个月的利息 D: 甲应返还银行多付的1万元,同时还应返还1个月的利息及3000元利润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或合同上的根据取得利益,而使他人受到损失的事实。债务人返还的不当利益,应当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本题中银行工作人员因点钞失误多付给某甲1万元,构成不当得利。甲作为债务人应返还原物1万元和原物1万元所生的1个月的利息。故可排除选项A、B、D。 第17题所属考点-《民法》 18、单选题公共组织的本质是_____。 A: 强制性 B: 公共性 C: 法治性 D: 结构性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 公共组织就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拥有法定的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