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关复习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模拟检测试卷A卷(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过关复习过关复习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模拟检测试卷学能力能力模拟检测试卷 A A 卷(含答案)卷(含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8080 题)题)1、下面关于教育部在 2001 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有关规定,说法错误的是()。A.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B.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C.教材审查实行编审合一 D.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答案】C 2、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 Cu 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并加热,反应后再加入水,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B.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 CuCl2 的生成 C.将 CuCl2 的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并蒸干,得到无水 CuCl2 固体 D.将表面有铜绿Cu2(OH)2CO3的铜器放人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答案】D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l 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CO2 C.地壳中 HClO4(高氯酸)是最强的酸 D.地面淡水总量不到总水量的 1%【答案】B 4、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化学基本观念,但其本质的内涵基本是相同的,下列属于化学基本观念方面的是()。A.B.C.D.【答案】A 5、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6。X 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Z 与 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Y 与 W 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 与 Y 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B.离子半径:r(Y)r(W)r(Z)C.W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Y 强 D.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答案】A 6、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答案】D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沟油”的主要成分为烃类物质 B.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C.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D.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答案】B 8、化学教学中使用情境素材时不宜选择的策略是()。A.情境素材要真实 B.教学中用到的情境素材越多越好 C.选用情境素材时要考虑科技发展前沿和社会生活现状 D.选用情境素材时要考虑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学习基础与能力【答案】B 9、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确立了化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下列选项与之无关的是()。A.注意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 B.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C.重视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D.重视双基,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教学中心【答案】D 1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评价当地雨水的酸度(酸性强弱),选用下列检测试剂,正确的是()。A.pH 值试纸 B.酚酞试液 C.淀粉碘化钾试纸 D.红色石蕊【答案】A 11、实验室中,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A.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B.液溴用水封保存 C.烧碱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D.浓硝酸存在棕色细口瓶中【答案】C 12、“操作规范,注重示范”这一要求适用于()。A.演示实验 B.学生分组实验 C.探究实验 D.家庭小实验【答案】A 13、下列选项中,能成为教材具体呈现方式的是()。A.纸质学习材料 B.视听学习材料 C.电子学习材料 D.以上三者都是【答案】D 14、NaOH 溶液滴定盐酸的实验中,不必用到的是()。A.酚酞 B.圆底烧瓶 C.锥形瓶 D.碱式滴定管【答案】B 15、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答案】A 16、以下哪种关系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材应协调、处理好的关系 A.知识的分析、阐述与学习方式改进的关系 B.化学基础知识和拓展知识之间的关系 C.要反应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D.化学原理知识与化学应用型内容之间的关系【答案】C 17、2018 年,一档辉煌中国电视纪录片,让“厉害了,我的国”成了不少人的口头禅。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卓越,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A.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 B.屠呦呦发现抗疟疾青蒿素 C.闵恩泽研发石油炼制催化剂 D.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答案】B 18、用括号内试剂及操作方法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不正确的是()。A.苯中的苯酚(溴水、过滤)B.乙酸乙酯中的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C.溴乙烷中的乙醇(水、分液)D.溴苯中的溴(NaOH 溶液、分液)【答案】A 19、下表中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球掉人铁水中不会熔化 B.在一 216时,氧是固态 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40的温度 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答案】D 20、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下列不属于化学教材分析内容要素的是()。A.设计化学作业 B.挖掘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 C.把握教材的重难点 D.分析和理解教材内容【答案】A 21、教学设计中,最终能够使抽象的教学理论变成教学实践的关键环节是()。A.教学目标设计 B.教学内容设计 C.教学方法和策略设计 D.教学过程和活动设计【答案】D 22、已知 5KCl+KClO3+3H2SO4=3Cl2+3K2SO4+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l2 是氧化产物,K2SO4 是还原产物 B.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1:5 C.H2SO4 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D.1 mol KClO3 参加反应时有 10 mol 电子发生转移【答案】C 23、下列属于化学课程标准中技能性目标行为动词的是()。A.识别 B.认同 C.发展 D.模仿【答案】D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B.从形式上看.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 C.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都较大.所以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二者反应原理相同【答案】B 25、在化学学习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达成的教学目标是()。A.知识与技能目标 B.过程与方法目标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D.三者均有【答案】D 26、将淀粉与 KI 的混合液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的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有破损的是()。A.加入碘水不变蓝色 B.加入碘水变蓝色 C.加入 AgNO3 溶液不产生黄色沉淀 D.加入 AgNO3 溶液产生黄色沉淀【答案】B 27、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而是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A.传授学生知识 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 D.养成学生品德【答案】B 28、下面不属于初中化学学习的实验技能的是()。A.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B.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 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 C.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D.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物质【答案】C 29、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提出了“评价建议”。A.纸笔测验难以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好取消 B.评价结果可以采用定性报告与等级记分相结合的方式 C.通过活动表现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对学生活动的促进作用【答案】A 30、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化学教学重点确定的依据不包括()。A.化学课程的课时总数 B.学生已有的认知特点 C.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D.化学课程标准【答案】A 3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所列出的教学目标“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中“初步”属于()。A.行为主体 B.行为动词 C.行为条件 D.表现程度【答案】D 32、在化学课程设计时,对“任务”“活动”和“情景”三者应()。A.各自孤立地设计 B.先孤立设计,再整合 C.整体设计、整体优化 D.突出“任务”、整体设计【答案】C 33、物质对于人类来说都有两面性,必须合理使用物质的基础;正视化学品和传统化学过程对于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积极治理污染的同时,努力发展绿色化学,属于哪类化学观念()。A.物质观 B.元素观 C.分类观 D.科学价值观【答案】A 34、()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A.智力 B.性格 C.能力 D.气质【答案】B 35、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答案】D 36、镁H2O2 酸性燃料电池采用海水作电解质(加入一定量的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池总反应式为 Mg+H2O2=Mg(OH)2 B.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H2O2+2H+2e-=2H2O C.电池工作时,正极周围海水的 pH 减小 D.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 H+向负极移动【答案】B 37、12 密闭容器内有 a、b、c、d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d 可能是催化剂 B.表中 x 为 4.64 C.c 中元素的种类等于 a、b 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之和 D.若 a 与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2:1,则反应中 a 与 b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答案】B 38、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问卷、访谈、观察、个案研究等手段,收集有关资料,进而得出科学的结论。这种研究方法可以称为()。A.观察法 B.文献法 C.调查法 D.讨论法【答案】C 39、5.当前我国义务教育课程的设置应该是()。A.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分科课程为主 B.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分科课程为主 C.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高中分科课程为主 D.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中学分科课程为主【答案】A 40、教师在讲授“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因而可用于灭火”这一内容时根据的思想是()。A.物质性质决定用途 B.定性与定量的关系 C.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答案】A 41、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硝酸铵 B.生石灰 C.烧碱 D.食盐【答案】A 42、N、33As 位于同一主族,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NAs B.非金属性:NAs C.热稳定性:NH3AsH3 D.酸性:HNO3H3AsO4【答案】B 43、化学实验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按照实验主体的不同,可分为()。A.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B.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C.基本操作实验、物质制备实验和物质性质实验 D.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答案】B 44、教学设计中,最终能够使抽象的教学理论变成教学实践的关键环节是()。A.教学目标设计 B.教学内容设计 C.教学方法和策略设计 D.教学过程和活动设计【答案】D 45、下列说法中,与化学教学理念相符的是()。A.B.C.D.【答案】B 46、用来表示试题作为测试工具的可靠程度的指标是()。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答案】A 47、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化学教学时最常用的工具和手段,下列哪一项不是教学语言具有的特点()。A.科学性 B.逻辑性 C.启发性 D.人文性【答案】D 48、已知 2NO2(g)N2O4(g)(正反应放热),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A.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 B.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 C.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 D.升高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