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试题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能力提升试卷B卷(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备考试题备考试题 20232023 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能力提升试卷德能力提升试卷 B B 卷(含答案)卷(含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8080 题)题)1、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孔孟的主张属于()。A.重利轻义观 B.重义轻利观 C.义利并重观 D.以上都不是【答案】B 2、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具有()的主体。A.能动性 B.决定性 C.被动型 D.主导性【答案】D 3、我国古代第一次用学规的形式对教师提出规范要求的是()。A.岳麓书院揭示 B.岳麓书院条例 C.白鹿洞书院揭示 D.白鹿洞书院教条【答案】D 4、宋明理学兴盛时期,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大特点是()。A.言传身教 B.天人合一 C.知行合一 D.反求诸己【答案】C 5、指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教育家是()。A.蔡元培 B.梅贻琦 C.竺可桢 D.蒋南翔【答案】B 6、教师劳动最具影响力的手段是()。A.团结协作 B.言传身教 C.依法从教 D.课堂教学【答案】B 7、相对于经济、法律、行政规范而言,道德调整社会关系的显著特点是()。A.广泛性 B.强制性 C.非强制性 D.包容性【答案】C 8、“真实的集体”的提出者是()。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答案】A 9、教师服务社会本质上是一种()。A.教学的延伸 B.乐于助人 C.专业服务 D.社会服务【答案】C 10、确立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内化性原则的依据是道德的()A.层次性 B.自律性 C.他律性 D.实践性【答案】B 11、2004 年中国教育部发布的()被评价为中国学术界第一部“学术宪章”。A.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B.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C.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D.关于加强我国科研道德建设的意见【答案】A 12、教师职业是极其繁重而需要自我牺牲精神的职业,因此必须()A.认真负责 B.爱岗敬业 C.努力学习 D.一丝不苟【答案】B 13、教师为社会做出贡献而受到社会的肯定和鼓励,从而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并感到由衷喜悦和自我安慰的道德情感是()。A.荣誉感 B.成就感 C.幸福感 D.自豪感【答案】A 14、“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自()。A.论语 B.礼记 C.中庸 D.孟子【答案】B 15、对高校教师自制道德品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在心理具有很强的自制力 B.高校教师需要培养自己的道德控制能力,学会“情绪管理”C.具有强自制力的高校教师能高质量地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D.高校教师需要杜绝一切外界因素的影响【答案】D 16、师生关系的基础是()。A.教学工作关系 B.心理情感关系 C.个人交往关系 D.道德责任关系【答案】A 17、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从职业道德的高度探讨教师职业道德的是()。A.德谟克里特 B.昆体良 C.维多思若 D.蒙台涅【答案】B 18、教师职业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人类教育活动的出现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 D.教育理论的发展【答案】B 19、教师道德品质的构成要素是()。A.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动机 B.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C.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 D.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答案】C 20、师表精神的核心是()。A.人本精神 B.奉献精神 C.科学精神 D.道德精神【答案】B 2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常被用来生动比喻教师()的重要意义。A.教书育人 B.为人师表 C.以人为本 D.德识统一【答案】B 22、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特殊的()。A.利益关系 B.权力意志 C.意识形态 D.管理手段【答案】C 23、教师在教学中的师德规范主要体现在()。A.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B.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C.精通业务,学而不厌 D.以上都是【答案】D 24、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不包括()。A.指导教师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维护教育秩序,保证教育事业顺利发展 B.直接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和智能的发展 C.有利于促进社会道德环境优化和人类文明进步 D.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答案】D 25、“科学知识要经受检测与批判,绝不轻信盲从。”以上描述属于下列哪一种科学规范()。A.普遍主义 B.公有主义 C.无偏见性 D.有条理的怀疑精神【答案】D 26、2015 年 1 月 29 日,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教育部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座谈会上表示,高校教师必须守好()。A.政治底线、法律底线、思想底线 B.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 C.思想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 D.思想底线、法律底线、社会底线【答案】B 27、部分教师上课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或者仪表不整、举止粗俗,这反映了这些教师的道德现状存在的问题是()。A.价值观念单薄 B.育人意识退化 C.角色意识淡化 D.敬业精神弱化【答案】C 28、“科学知识要经受检测与批判,绝不轻信盲从。”以上描述属于下列哪一种科学规范()。A.普遍主义 B.公有主义 C.无偏见性 D.有条理的怀疑精神【答案】D 29、汉代儒家学者董仲舒将()作为整个社会道德的核心。A.天人合一 B.重义轻利 C.三纲五常 D.重农抑商【答案】C 30、一切学术活动尤其是学术研究的灵魂是()。A.求真 B.创新 C.美德 D.严谨【答案】B 31、()反映了师德养成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规律。A.引导性原则 B.内化性原则 C.差异性原则 D.连贯性原则【答案】D 32、人们常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教师()的意义。A.埋头苦干 B.为人师表 C.公平公正 D.开拓创新【答案】B 33、道德是从()上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之一。A.精神 B.实践 C.信念 D.实践一精神【答案】D 34、“人类创造了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超出了人们的控制能力,技术成了一种无政府状态,成了一种破坏力量。”以上观点属于()。A.技术决定论者 B.技术价值中性论者 C.技术乐观主义 D.技术悲观主义【答案】D 35、2004 年中国教育部发布的()被评价为中国学术界第一部“学术宪章”。A.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B.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C.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D.关于加强我国科研道德建设的意见【答案】A 36、确立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内化性原则的依据是道德的()A.层次性 B.自律性 C.他律性 D.实践性【答案】B 37、道德评价和规范人们行为的标准是()。A.成败 B.善恶 C.动机一效果 D.社会影响【答案】B 38、教师劳动最具影响力的手段是()。A.团结协作 B.言传身教 C.依法从教 D.课堂教学【答案】B 3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用来比喻教师()的意义。A.教书育人 B.为人师表 C.教育公正 D.教育人道精神【答案】B 40、“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也会有缺点、失误和不足之处。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言传和身教的关系时要()。A.言行一致,身体力行 B.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C.严于律己,勇于自责 D.以上都是【答案】C 41、教师职业道德关系到学生心理的塑造,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前途和未来,这主要体现了教师道德的哪种特征()。A.道德意识的高标准 B.道德行为的示范性 C.道德规范的严格性 D.道德影响的广泛性【答案】D 42、“科学知识要经受检测与批判,绝不轻信盲从。”以上描述属于下列哪一种科学规范()。A.普遍主义 B.公有主义 C.无偏见性 D.有条理的怀疑精神【答案】D 43、倡导并践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民教育家是()。A.陶行知 B.蔡元培 C.徐特立 D.竺可桢【答案】A 44、论语中反映孔子教育公平思想的名言是()。A.诲人不倦 B.仁者爱人 C.为政以德 D.有教无类【答案】D 45、以下()不属于高校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处理。A.依法依规处理 B.品德评价 C.批评教育 D.价值澄清【答案】D 46、教师职业产生的前提是()。A.人类教育活动的出现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 D.教育理论的发展【答案】C 47、习近平总书记 2016 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坚持“四个统一”,即“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A.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B.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C.教书育人与服务社会相统一 D.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答案】D 48、师德教育首先应从公民道德谈起,其原因的表述错误的是()。A.公民道德符合当前师德的实际情况 B.公民道德契合一般教师的道德心理 C.公民道德是学校对学生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D.公民道德是教师道德的决定性因素【答案】D 49、师生关系的基础是()。A.教学工作关系 B.心理情感关系 C.个人交往关系 D.道德责任关系【答案】A 50、汉代儒家学者董仲舒将()作为整个社会道德的核心。A.天人合一 B.重义轻利 C.三纲五常 D.重农抑商【答案】C 51、对高校教师自制道德品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在心理具有很强的自制力 B.高校教师需要培养自己的道德控制能力,学会“情绪管理”C.具有强自制力的高校教师能高质量地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D.高校教师需要杜绝一切外界因素的影响【答案】D 52、特别强调发展教育必须发展师范教育的是()。A.康有为 B.梁启超 C.蔡元培 D.杨昌济【答案】B 53、2011 年 12 月 23 日,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颁布了(),并就其落实工作发出通知。A.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B.高校教师专业标准大纲 C.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D.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答案】D 54、教师道德原则在教育领域中体现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道德关系是()。A.教师职业和社会职业行为总体道德要求的关系 B.教师社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 C.教师道德行为与社会对教师道德期望之间的关系 D.教师个人与他人和社会整体教育利益的关系【答案】D 55、师德规范要求教师“追求创新,注重个性”,以下哪条不属于这一要求的内容()。A.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追踪学术前沿,更新教学内容 B.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C.形成个性化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创新和冒尖 D.保持个性,敢于特立独行【答案】D 56、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A.教育与爱国主义相结合 B.教育与品德培养相结合 C.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 D.教育与价值体系建设相结合【答案】C 57、下列不属于我国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主要内容的有()。A.增强献身科技、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B.促进国际科学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为世界公民精神作出贡献 C.树立法制观念,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他人劳动和权益 D.以德修身,率先垂范【答案】B 58、确立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性原则的依据是道德的()。A.层次性 B.自律性 C.他律性 D.实践性【答案】C 59、曾指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是()。A.蔡元培 B.胡适 C.严复 D.梅贻琦【答案】D 60、指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教育家是()。A.蔡元培 B.梅贻琦 C.竺可桢 D.蒋南翔【答案】B 61、()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A.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 B.培养四有新人 C.养成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大学生 D.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答案】D 62、有关传统美德的认识错误的是()。A.是传统道德规范体系的中心 B.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 C.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D.是师德教育的核心【答案】D 63、统率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全过程的是()、主体性原则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