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通关题库(附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历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通关题库历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通关题库(附附答案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8080 题)题)1、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属于()。A.政治素质教育 B.身体素质教育 C.道德素质教育 D.心理素质教育【答案】C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体现在()。A.认识的直接性 B.学生的主体性 C.认识的教育性 D.活动的开放性【答案】C 3、把迁移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其分类依据是 A.迁移的结果 B.迁移的情景 C.迁移产生的方向 D.迁移的内容【答案】A 4、从学生的社会地位来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应处于()。A.从属地位 B.主导地位 C.主体地位 D.边缘地位【答案】C 5、教育科学研究的发端是:当教育事实积累到一定程度,被教育工作者反复议论、评论并提出来进行回答、解释并解决矛盾和疑难的()A.教育现象 B.教育问题 C.教育规律 D.教育事实【答案】B 6、患者男。60 岁,长期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出现低热、腹胀、腹痛、腹泻,呈黄色蛋花样稀便,临床疑似伪膜性肠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A.志贺菌属 B.大肠埃希菌 C.艰难梭菌 D.副溶血弧菌 E.变形杆菌【答案】C 7、儿童中心论的代表是()。A.夸美纽斯 B.洛克 C.赫尔巴特 D.杜威【答案】D 8、学生由过分重视成绩排名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答案】B 9、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是 A.知识 B.元认知 C.监控 D.评价【答案】B 10、在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京师同文馆成立于()A.1840 年 B.1903 年 C.1862 年 D.1912 年【答案】C 11、铜绿假单胞菌的生化反应正确的是()。A.不分解葡萄糖 B.产生吲哚 C.产生 H2S D.氧化酶试验阳性 E.不分解尿素【答案】D 12、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A.国家 B.地方 C.学校 D.家长【答案】B 13、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创立者是()A.桑代克 B.华生 C.斯金纳 D.布鲁纳【答案】D 14、甲状旁腺激素的功能是调节血液中的()。A.钙 B.锌 C.钾 D.钠 E.镁【答案】A 15、学校作业越难,学习就越有效。有了这样的训练,会使学生在以后学习和工作中受益无穷,表现的基本观点是()。A.形式训练说 B.联结说 C.概括说 D.奥苏贝尔的认知观【答案】A 16、对一切教育工作有指导意义的是()。A.教育内容 B.教育对象 C.教育过程 D.教育目的【答案】D 17、“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句话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因材施教原则 B.导向性原则 C.疏导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原则【答案】A 18、cTn 升高的是()。A.原发性肝癌 B.肝淤血 C.急性心肌梗死 D.重症肝炎 E.实体瘤肝转移【答案】C 19、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称为()。A.群体凝聚聚力 B.人际关系 C.课堂气氛 D.群体规范【答案】C 20、患者男,45 岁,因车祸造成多处外伤,在伤口创面出现脓性分泌物,经培养,在血平板上有扁平不规则溶血菌落,有生姜气味,传代后有黄绿色荧光,此菌可能是()。A.不动杆菌 B.流感嗜血杆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嗜麦芽窄食单胞鼠 E.肺炎克雷伯菌【答案】C 21、经验主义课程理论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斯宾塞 B.杜威 C.赫钦斯 D.泰勒【答案】B 22、人体嘌呤分解代谢的主要终产物是()。A.尿素 B.肌酐 C.尿酸 D.肌酸 E.乳酸【答案】C 23、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发生变化结果,这被称为()。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答案】D 24、学习者运用缩简和编歌诀的方法帮助掌握、记忆知识的策略属于()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复述策略 D.元认知策略【答案】B 25、要测量和鉴别一个人的创造力,目前看来最为大家公认,也比较客观公正的一种方法是 A.以创造成果为指标的产品评定 B.以韦氏智商为指标的智力测验 C.以发散思维为指标的创造力测验 D.以创造个性为指标的调查问卷【答案】A 26、衡量教育好坏的最高标准只能是看教育能否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服务,能否促进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这是()。A.神学教育目的论的观点 B.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 C.教育无目的论的观点 D.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答案】B 27、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人心理活动的表现,收集研究资料。这是教育心理研究中的 A.问卷法 B.观察法 C.经验法 D.访谈法【答案】B 28、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A.应有的责任感 B.应有的义务感 C.积极地社会功能 D.应有的道德面貌【答案】C 29、“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由()提出的。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愈【答案】A 30、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由低到高分为四种水平,其中最低水平是()A.解释的理解 B.字面理解 C.批判性理解 D.创造性理解【答案】B 31、教师的根本任务是()。A.教学工作 B.班主任工作 C.德育工作 D.教书育人【答案】D 32、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所占比例的因素是()。A.人口的地域分布 B.人口的性别结构 C.人口的阶级构成 D.人口的年龄结构【答案】D 33、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是()。A.直接强化 B.正强化 C.负强化 D.间接强化【答案】D 34、孕妇,29 岁 Rh(),第一胎分娩 Rh()胎儿,为了防止再次妊娠的胎儿产生溶血症,产后 72h 内应考虑给母亲注射()。A.免疫增强剂 B.抗 Rh 抗体 C.免疫抑制剂 D.RH 抗原 E.不需要注射【答案】B 35、教案也叫()。A.单元计划 B.课题计划 C.课时计划 D.学期计划【答案】C 36、分子量最大的是()。A.IgG B.IgM C.IgE D.IgD E.IgA【答案】B 37、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违反了学生的()。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 D.个人隐私权【答案】C 38、学校的校风属于()A.物质性隐性课程 B.观念性隐性课程 C.制度性隐性课程 D.心理性隐性课程【答案】B 39、教师职业是加快个体()的职业。A.现代化 B.社会化 C.自然化 D.自由化【答案】B 40、皮亚杰认为,7 至 11 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A.思维准备阶段 B.形象思维阶段 C.感觉运动阶段 D.抽象思维阶段【答案】B 41、下列有关学校课程表述正确的是()。A.学校课程是一级课程 B.学校课程是为了保证全国统一、共同的教育教学质量 C.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D.学校课程采用研制-开发-推广的开发模式【答案】C 42、在我国“教育”概念被正式用来言说教育之事大约是在()。A.公元前 2 世纪 B.18 世纪 C.19 世纪中叶 D.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答案】D 43、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李”、“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的 A.宗教 B.经济 C.生产力 D.政治【答案】D 44、主张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促使学生的一般发展的教育家是()。A.布鲁纳 B.布鲁姆 C.赞可夫 D.巴班斯基【答案】C 45、首先提倡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著作是()。A.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答案】B 46、炭粒廓清试验常用来检测()。A.中性粒细胞功能 B.巨噬细胞功能 C.NK 细胞功能 D.B 细胞功能 E.T 细胞功能【答案】B 47、分支制学制是()建立的一种学制。A.苏联 B.美国 C.印度 D.欧洲 E.中国【答案】A 48、个体由于过去的经历而对面临的人或事具有某种说不出的理由而较执著地肯定或否定的内心倾向,这是一种()。A.认知失调 B.功能固着 C.态度定势 D.情感障碍【答案】C 49、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故事,解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题等表现的都是学习动机中的()。A.附属内驱力 B.外部学习动机 C.内部学习动机 D.自我提高内驱力【答案】C 50、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之间的关系是()A.相互替代 B.相互协调、补充 C.相互矛盾 D.相互分离【答案】B 51、我国唐朝“六学二馆”等级森严的入学条件,充分说明了社会政治经济影响和制约着()。A.教育的领导权 B.教育发展的规模 C.受教育权的分配 D.教育目的【答案】C 52、患者女,48 岁,重症外伤,导尿 1 周后出现菌血症,血液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如果急需治应首先考虑应用()。A.万古霉素 B.庆大霉素 C.亚胺培南 D.复方新诺明 E.环丙沙星【答案】A 53、当代中国所提倡的教育导向思想是()。A.英才教育 B.应试教育 C.学分制 D.素质教育【答案】D 54、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A.教学过程之间 B.学生毕业时 C.教学过程之后 D.教学过程中【答案】D 55、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是()。A.课程标准 B.课程方案 C.课程目标 D.教科书【答案】B 56、负强化是指()。A.呈现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 B.呈现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 C.撤销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 D.撤销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答案】C 57、创设问题情境的核心是()。A.熟悉教材 B.以多种形式创造问题情境并贯穿始终 C.实施启发式教学 D.了解学生【答案】C 58、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这体现了人的发展的()。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答案】C 59、对一切教育工作有指导意义的是()。A.教育内容 B.教育对象 C.教育过程 D.教育目的【答案】D 60、动机中最活跃的的心理成分是()。A.学习压力 B.学习知识 C.学习期望 D.学习兴趣【答案】D 61、学校进行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A.教学 B.社会实践 C.实践知识 D.学生自学【答案】A 62、从根本上说,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取决于()。A.学校 B.家长 C.学生 D.教师【答案】D 63、般而言,如果学校教育能正确判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就能使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加速作 用更明显、更富有成效。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是()。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维果茨基 D.苏霍姆林斯基【答案】C 64、“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句话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因材施教原则 B.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疏导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原则【答案】B 65、揭示()是教育学研究的任务。A.教育问题 B.教育规律 C.教育价值 D.教育事实【答案】B 66、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A.根本途径 B.基本途径 C.唯一途径 D.全部途径【答案】B 67、分配学生座位,教师最需要关注的应该是()。A.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B.家长的意见 C.听课的效果 D.减少课堂混乱【答案】A 68、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A.共同目标 B.和谐的人际关系 C.一定的组织结构 D.共同的行为准则【答案】A 69、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A.依存 B.坚定 C.内化 D.认同【答案】C 70、学生动作技能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外部条件,下列选项中,属于动作技能形成的外部条件的是 A.有良好的人格特征 B.有科学的指导和示范 C.有学习动作技能的动机 D.有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