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市2022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列为( ) ①观察温度计读数并记录 ②取出温度计 ③选取适当温度计 ④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⑤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数分钟. A.①②③④⑤ B.④⑤③②① C.④③⑤①② D.③④①②⑤ 2.一冰块熔化成水后,一定不变的物理量是( ) A.温度 B.质量 C.体积 D.密度 3.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进入了“刷脸”时代。“刷脸”时,人脸面对摄像头,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身份认证。在系统拍照过程中(  ) A.人脸是光源 B.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C.人脸经摄像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人脸应保持在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 4.下列家庭用电的做法正确的是 A.导线直接接入插座 B.手拿测电笔金属杆 C.湿手拔插头 D.用电器外壳接地 5.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词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 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C.“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D.“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6.关于光有以下说法:①光年的国际单位是s;②“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③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能成“与物等大、倒立的像”;④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斜看玻璃板下面的字,看到的是字的虚像。对这些说法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都正确 B.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C.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D.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7.小明骑自行车上学,先用10km/h的速度匀速骑行了前一半路程,接着用15km/h的速度匀速骑行了剩下的一半路程。小明骑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12km/h B.12.5km/h C.13km/h D.13.5km/h 8.(福建省福州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 A.电流表A1示数变小,电压表V示数变小 B.电流表A2示数变大,电压表V示数变大 C.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比值不变 D.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比值不变 二、多选题 9.用幻灯机放幻灯片时,幻灯片到凸透镜的距离是25cm,幻灯机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16cm B.20cm C.30cm D.40cm 10.凸透镜是一种基本光学元件,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放大镜观察报纸时,报纸应放在一倍焦距之内,要使观察的像更大一些,报纸需要靠近放大镜 B.用投影仪播放物理试题时,要使银幕上所成的像更大更清晰些,应该让镜头下降些,同时投影仪远离屏幕 C.用照相机照人像照时,要想使成像更大而且清晰些,应让拍摄对象靠近镜头,同时镜头前伸 D.用照相机照人像照时,要想使成像更大而且清晰些,应改用长焦(即焦距更长的)镜头,同时镜头前伸 三、填空题 11.某同学身高1.60m,站在平面镜前2m处,她在平面镜中的像距镜子是________m;她走近平面镜时,她在做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2.一列火车要穿过一条隧道,火车以14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用了1.5min完全穿过长度为3400m的隧道,则这列动车的长度是_________m;火车全部都在隧道中行驶的时间是_________s。 13.如图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镜头相当于_______ 透镜,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__cm。 14.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这是因为塑料丝带了_____电荷(选填“同种”或“异种”),这种使塑料丝带电的方法称为_____,塑料丝带电的实质是_____在物体间转移. 15.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传播。雷电发生时,总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选填“快”或“慢”)。 16.请按照要求补充完整相关的实验内容 (1)如图甲所示,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图乙、丙中,符合长度测量要求的是______图; (2)如图甲所示,圆形物体的直径时______cm,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s; (3)常用温度计是利用______的原理制成的,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 四、作图、实验探究题 17.如图所示,气球处于静止状态,在点B画出气球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____) 18.如图所示,S′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MN中的像,SA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确定平面镜MN的位置,并完成SA的反射光路; 19.(10分)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有关; 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小明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验证猜想,验证猜想二和猜想三的数据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接触面 木板 木板 木板 棉布 毛巾 压力/N 1.0 1.5 2.0 1.0 1.0 弹簧测力计示数/N 0.4 0.6 0.8 0.5 0.6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在水平方向做_____运动,其目的是使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为验证猜想一,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以不同的速度在木板上做实验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速度_____; (3)分析_____次实验可验证猜想二,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_____; (4)分析1、4、5三次实验,小明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时,_____。 五、计算题 20.(6分)一辆汽车沿水平公路直线行驶,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求AB段的路程是多长? 21.(6分)小明的爸爸出差带回一对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摆设,如图所示,它们均为实心的,小明很想知道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于是设法测出喜羊羊的质量为405g,体积为150cm3 物质 金 铜 铁 铝 密度(g/cm3) 19.3 8.9 7.9 2.7 (1)摆设的密度是多少?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 (2)试求由同种材料制成,体积是喜羊羊1.2倍的灰太狼的质量有多少g?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详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④先要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③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⑤然后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①待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 ②取出温度计. 即④③⑤①②; 故C符合题意. 【点睛】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是:(1)根据待测物体温度变化范围,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2)使用前认清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以便正确读数; (3)使用时应把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的侧壁或底部,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方可读数; (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必须与温度计内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B 【详解】A.冰熔化成水后,温度可能不变,也可能升高; B.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一定不变; C.冰熔化成水后,体积变小; D.冰熔化成水后,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故选B。 3、D 【详解】A.人脸不会发光,故人脸不是光源,故A不符合题意; BCD.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光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刷脸”时,人脸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故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4、D 【详解】A.导线直接接入插座,导线裸露在外面,容易触电,故A错误; B. 使用测电笔时,手不能接触金属杆,但要接触笔尾金属体,故B错误; C.生活用水是导体湿手拔插头,容易引发触电,故C错误; D. 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应使用三孔插座,这样可防止因电器漏电而触电,故D正确. 5、D 【解析】A.“高声语”是指大声说话的意思,所以是指响度,故A错误;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是液化,故B错误; C.桃花红的原因是反射了红光,它本身并不发光,故C错误; D.孤帆相对于江岸有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故D正确. 故选D. 6、D 【详解】①光年是长度的单位,不是时间单位,不会是s,①错误; ②“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意思是在井里看到外界的环境是有限的,这里隐含着光的直线传播原理,②正确; ③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能成“与物等大、正立的像”, ③错误; ④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斜看玻璃板下面的字,下面的字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会出现折射现象,看到的是字的虚像,④正确; 故选D。 7、A 【详解】总路程为2s,前半程和后半程都为s,则前半程的时间为 后半程的时间为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C 【详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因电源的电压不变,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故AB错误;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滑片移动时,通过R1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由I= 可知,通过R2的电流变小,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因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所以,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比值变大,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比值不变。 故选C. 二、多选题 9、AB 【详解】幻灯机的成像原理是:,即 解得 故选AB。 10、BCD 【详解】A.放大镜是利用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制成的;根据物远像远像变大的规律知,要使观察的像更大些,报纸要远离放大镜,故A错误; B.用投影仪放映物理试题时,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可知,要使银幕上所成像更大而且清晰些,则需减小物距,增大像距,故应该让镜头下降些,同时投影仪远离银幕,故B正确; CD.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用照相机照人像照时,要使所成像更大而且清晰些,则需减小物距,增大像距,故应该让拍摄对象靠近镜头,同时镜头前伸,或改用长焦镜头,同时镜头前伸,故CD正确。 三、填空题 11、2 不变 【详解】[1]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因为该同学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m,所以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2m。 [2]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当该同学她走近平面镜时,该同学大小不变,所以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也不变。 1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