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北京市丰台区名校物理八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智同学发明了一种“神奇恒温杯”,他在双层玻璃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熔点为48℃的海波晶体.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会迅速降至适合人饮用的48℃左右,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这主要是利用海波(  ) A.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B.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C.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D.熔化吸热、液化放热 2.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快 B.甲、乙两同学出发后不可能相遇 C.在10s~20s内,乙同学是运动的 D.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 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文娱委员引领大家唱歌时,发音太高了唱不下去,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 B.声音在真空中不受阻力传播最快 C.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具有能量 D.在空屋子里听到别人说话的声音与在旷野里听到的不一样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13cm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8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4cm B.6cm C.7cm D.12cm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20Ω,电压表接入电路的量程(0~3)V,电流表接入电路的量程(0~0.6)A.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端缓慢向a端移动,直至某一电表的指针达到满偏。有关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②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为0.2A~0.6A ③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为2V~6V ④R2阻值变化范围为20Ω~10Ω ⑤指针达到满偏的是电流表 A.只有②⑤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都正确 6.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筷子在水中“折断” B.看到物理书 C.透过放大镜看指纹 D.看到水中的鱼 7.与“立竿见影”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 A.平静湖边,倒影可见 B.山间小溪,清澈见底 C.林荫树下,光斑点点 D.雨过天晴,彩虹出现 8.小明早上起的稍晚了一些,没来得及吃早饭就去上学了,上学的路上买了一杯牛奶喝掉了半杯,关于剩下半杯牛奶与一满杯牛奶对比“质量”和“密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D.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C.市区内某些路段 “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根据它们发声的音色不同 10.为了防止机动车的噪音对学校教学产生影响,交管部门应该选择如图所示的哪个交通标志牌安放在校园及附近路段 更恰当 A.禁止鸣笛 B.限速 C.禁止停车 D.限重 11.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雾凇的形成是凝华放热 B.“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露的形成是汽化吸热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凝固放热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蜡烛成灰泪始干是晶体的熔化 12.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cm ( ) 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 B.茶杯的高度是10 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 13.有甲、乙、丙三列火车,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向东行驶,看到丙车向西行驶,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甲车一定静止不动 B.丙车可能静止不动 C.乙车可能向西行驶,但速度比丙车慢 D.甲车可能向东行驶,但速度比乙车慢 14.如图,有四只完全相同的烧杯,各盛有质量相等的水、酱油、酒精、汽油(ρ酱油>ρ水>ρ酒精>ρ汽油),其中盛汽油的烧杯是(  ) A. B. C. D. 1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C.“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 D.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其振动频率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 16.边长为3dm的正方体铁块,在相同的温度下压成长2m、宽0.2m的均匀铁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块的形状、质量和体积都变了 B.铁块的形状、体积变,质量不变 C.铁块的形状变,体积和质量不变 D.铁块的质量变,体积和形状不变 17.以下是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8.在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B.发声的音叉放到水面上溅起水花,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人说话主要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D.关上教室窗户就能减弱室外的噪声,这是将噪声在声源处减弱 19.如图是用每0.2s闪光1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的四个小球从左向右运动的频闪照片,其中小球运动得越来越慢的照片是(  ) A. B. C. D. 20.如图所示是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1.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 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25℃ C.课间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5分钟 D.一只家鸡的质量约为 22.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主轴上距透镜中心25cm处,物体所成的像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 23.下列情况中,物质密度变大的是(  ) A.把纸撕成碎片 B.水由0oC加热到4oC C.氧气罐中的氧气用掉一部分 D.玉米粒做成爆米花 24.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的“手纹”、“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用这些自己独有的特征才能亲自取走东西,防止被别人盗领走,这里的“声纹”主要记录的是人说话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三者都有 2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调来进行辨别 D.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 26.某物体在水平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该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物体在7s内运动的路程为6m B.以出发点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3s内是静止的 C.物体前2s内的速度大于最后2s内的速度 D.物体在前5s内的平均速度为0.4m/s 27.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 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跳起 B.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 C.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铅球在空中会下落 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初春,湖面上的冰化成水属于升华现象 B.夏末,草叶上形成“露珠”属于液化现象 C.深秋,树叶上形成“霜”属于凝固现象 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属于汽化现象 29.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发现蜡烛距离凸透镜30cm的时候恰好得到一个等大的清晰的像。如果将凸透镜向蜡烛移动10cm,并移动光屏,则光屏上得到的像是(  ) 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不能成像 D.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0.下列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的是(  ) A.一块橡皮被用掉了一半 B.实心球从空中落到地面 C.一根直铁丝被弯成弧形 D.试管中固态的萘熔化成为液态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体积球,它们的体积之比为4:1;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_____,质量之比为_____。 32.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是______min______s。 33.夏天的早晨,室外的花草、树叶上常常有晶莹的小露珠,这是_____现象;寒冷的冬天,清晨起床时常常看到窗户上有一层白色的冰花,这是_____现象。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_____使窖内温度不致太低,菜不致冻坏。 34.当前,中学生由于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导致近视率升高。图中表示近视眼的是图______(选填“甲”或“乙”),近视眼应配戴_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35.和大多数物质一样,汽油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随着气温的下降,汽油密度会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受此因素影响,在每吨汽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每升(每立方分米)汽油的价格会_______(选填“上调”或“下调”)。 36.有一液面微变监视器,如图所示,光束发射器始终以一定的角度向被监视的液面发射一束细光,光束经液面反射,其反射光被水平面光电转换接收器接收,再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若反射到光电转换接收器的光点由S2移向S1,则表明被监视的液面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 37.第一位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是意大利的物理学家_____,他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用确凿的证据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38.在下列数字后面分别填上适当的单位: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______;金属铝的密度为2.7________。 39.小刚在公园游玩时看见了一些现象,他从物理角度分析:阳光下,他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______知识来解释;看见红色的花朵是因为它______(填“反射”或“吸收”)红色光的缘故;站在桥上,看见湖水中另一个“自己”,他看见的自己是光的______形成的像。如图,2019年4月10号,人类首次拍摄到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的“黑洞”照片,再次印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光年”是_______单位。 40.填写下列光现象的成因。(1)鱼翔浅底:______;(2)小孔成像:______;(3)镜花水月:______;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 41.小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__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________。 (5)小明多次改变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4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如图所示: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