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郴州四中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0分) 1.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周末要去捕捉水螅以备实验课上使用,请问他们应该在什么环境中寻找(  ) A. 有丰富绿藻的海水 B. 被污染的废水 C. 清澈、急流的大河 D. 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小河或池塘中 2. 珊瑚虫和血吸虫的共同特征是(  ) A. 身体都是两侧对称 B. 都是寄生生活 C. 都是有口无肛门 D. 都有刺细胞 3. 蛔虫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下列哪项特征与它的寄生生活无关(  ) A. 体表有角质层 B. 有口有肛门 C. 生殖器官发达 D. 消化管结构简单 4. 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其目的是(  ) A. 有利于蚯蚓的运动 B. 有利于蚯蚓正常呼吸 C. 便于蚯蚓留下运动痕迹 D. 保持蚯蚓身体的柔软性 5. “金蝉脱壳”中的“壳”是指(  ) A. 皮肤 B. 外套膜 C. 外骨骼 D. 贝壳 6. 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  ) A. 环节动物 B. 哺乳动物 C. 鱼类 D. 节肢动物 7. 鲫鱼在水中向前游泳的动力主要来自(  ) A. 胸鳍和腹鳍的不断摆动 B. 尾鳍的不断摆动 C. 尾部和躯干的左右摆动 D. 各种鳍的不断摆动 8. 青蛙被称为两栖动物的原因是(  ) A.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只能生活在陆地上 B. 在水中生殖,在陆上发育 C.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用皮肤辅助呼吸 D. 青蛙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上 9. 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主要原因是(  ) A. 用肺呼吸 B. 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C. 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 D. 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10. 成语“鹬蚌相争”中的鹬蚌两种动物,体内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 A. 肺和气囊、鳃 B. 肺和气囊、肺 C. 肺、鳃 D. 肺、肺 11. “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是一个熊猫的形象。下列有关熊猫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卵生,用肺呼吸 B. 胎生,皮肤裸露 C. 卵生,体温恒定 D. 胎生,用肺呼吸 12. 下面的①~④表示人体做一个动作包括的几个步骤,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①骨绕关节活动 ②相应的骨受到牵拉 ③骨骼肌收缩 ④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①④③② D. ③②①④ 1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 蜜蜂采蜜 B. 老马识途 C. 血液循环 D. 孔雀开屏 14. “飞蛾扑火”常用于比喻人们为寻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飞蛾的这种行为是(  ) A. 寻找光明 B. 先天性行为 C. 学习行为 D. 不怕死行为 15. 某实验小组利用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得到如下结果,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 动   物 甲 乙 丙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32 65 5 A. 甲→乙→丙 B. 乙→甲→丙 C. 丙→甲→乙 D. 甲→丙→乙 16. 据2021年6月1日新闻报道,15 头来自西双版纳的野生亚洲象一路向北,已接近昆明。象群中其他成员跟着“首领”走的行为属于(  ) A. 社会行为 B. 攻击行为 C. 贮食行为 D. 繁殖行为 17. 动物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时交流信息。下列不属于信息交流的是(  ) A. 蜜蜂跳舞传递蜜源信息 B. 雌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进行交配 C. 萤火虫发出冷光“对话” D. 乌贼释放墨汁 18. 某草场为保护牛羊大量猎杀狼,狼的减少使野兔数量大增,致使牧草被过度啃食,草场退化,牧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威胁。该事例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是(  ) A.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 为人类提供食物和毛皮 C. 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 维持生态平衡 19. 雷达在战争中起作重要作用,是仿生哪种动物制造的(  ) A. 蜘蛛 B. 蝙蝠 C. 长颈鹿 D. 萤火虫 20. 下列环境中,最适合细菌、真菌生长繁殖的是(  ) A. 家里储存的粮食 B. 长时间未清洗的拖布 C. 冷藏室内的食品 D. 密封的牛奶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21. 软体动物都有贝壳。______.(判断对错) 22. 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 ______ (判断对错). 23. 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______.(判断对错) 24. 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______.(判断对错) 25. 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______(判断对错) 三、解答题(共四题,每空1分,每题5分,共20分) 26. 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学校展示的部分动物图片(①涡虫,②蚯蚓,③金鱼,④青蛙,⑤鸽子,⑥家兔,⑦水螅,⑧鳄鱼),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他们解决下列问题。 (1)将上述动物①②⑦分为一类,③④⑤⑥⑧分为一类,分类的依据是身体内有无 ______。 (2)上述动物有口无肛门的是 ______(填序号)。 (3)③的呼吸器官是 ______。③是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和 ______的协调作用游泳。 (4)⑥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______。 27. 观察探究鸟的结构,根据实验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1)鸟的前肢变成 ______,全身除喙和足以外,其它部分都被覆着 ______。 (2)其呼吸方式是 ______。 (3)除上述特征外,请再写出家鸽与飞行生活方式相适应的两个特征:______、______。(两点即可) 28. 根据运动系统组成的相关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A图,其中[3]______内含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更加 ______。 (2)少年儿童的肩部、肘部易发生脱臼,脱臼是指[1]______从关节窝里滑脱出来的现象。 (3)B图和C图是两位同学绘制的骨、关节和肌肉关系模式图,其中正确的是 ______图。 (4)运动系统主要组成不包括 ______。 A.关节 B.肌肉 C.骨 D.神经 29. 猴子看到饲养员把甜薯在水中洗了再吃,过了一段时间,饲养员发现给猴子喂甜薯时,有很多猴子拿到甜薯在水中擦洗,再也不愿吃沾满泥土的甜薯了。 (1)从行为的目的看这是 ______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猴子的这种行为属于 ______行为。 (2)猴群中有猴王、王后、猴兵等,它们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猴群的生活,猴群的这种行为属于 ______行为。猴群个体之间沟通信息的方式有 ______、______和气味。 四、分析题(共二题,每空2分,每题10分,共20分) 30. 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最大的牧业基地,过去那里有许多狼,经常袭击家畜,对牧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当地牧民曾组织过大规模的猎杀狼的活动,但随后野兔却大量增长,牧草被过度啃食,加速了草场的退化,破坏了草原的生态平衡。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狼和兔都是哺乳动物,可以通过是否有 ______齿来区分它们的食性。 (2)通过以上资料分析,你认为人类能否随意灭杀某种动物?______。 (3)当狼被灭杀,相关食物链被切断,破坏了草原的生态平衡,因此动物在维持 ______中起着重要作用。 (4)牛、羊、兔、狼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具有促进 ______的作用。 (5)自然界中的动物还可以帮助植物传粉和 ______。 31. 资料显示:蝴蝶可作为衡量环境优劣的一种指示动物。某校学生对本地某公园的蝴蝶进行监测,获取的数据如下表。请回答问题。 3月 4月 5月 合计 2020年 蝴蝶的数量(只) 24 144 379 547 蝴蝶的种类(种) 5 12 11 2021年 蝴蝶的数量(只) 36 51 129 216 蝴蝶的种类(种) 4 8 5 (1)该校学生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______法。 (2)蝴蝶具有外骨骼,外骨骼的 ______作用使其能适应陆地环境。 (3)对蝴蝶种类进行鉴别,需要比较蝴蝶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从形态结构看蝴蝶属于节肢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______。 (4)蝴蝶又属于昆虫,具有两对翅膀三对足,请你再说出一个与蝴蝶同类的动物:______。 (5)如图是2021年3~5月蝴蝶种类数的柱形图,请绘出4月份的图形。 五、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0分) 32. 生物兴趣小组做“检测硬币上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实验方法步骤如下: ①取两套相同的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分别贴上编号为1和2的标签。 ②用无菌棉棒擦拭硬币后,将该棉棒在2号培养皿中的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盖好封严;1号培养皿不做处理。 ③把1号、2号两套培养皿放在相同的室内温暖环境下培养,其他实验条件都保存一致。 ④每天观察一次,做好记录。 (1)步骤1,培养基中加入牛肉汁的目的是 ______。 (2)步骤2,用无菌棉棒擦拭硬币后,将该棉棒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这一过程是 ______。 (3)实验中设置1号和2号两套培养皿的目的是______。其中 ______号培养皿是对照组。 (4)该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水螅属于腔肠动物,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小河或池塘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据此解答.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水螅的生活环境. 2.【答案】C  【解析】解:通过分析发现:扁形动物和腔肠动物的共同特征是有口无肛门。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所以珊瑚虫和血吸虫的共同特征是有口无肛门。 故选:C。 (1)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由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2)扁形动物身体扁平,左右对称,也叫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答案】B  【解析】解:A、蛔虫的体表有角质层,以防止消化液的侵蚀,适于寄生生活,A正确。 B、有口有肛门与蛔虫寄生生活无关,B错误。 C、蛔虫的生殖器官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适于寄生生活,C正确; D、蛔虫以人体小肠内半消化的养料生活,所以消化管结构简单,与它的寄生生活相适应,D正确。 故选:B。 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 蛔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体表有角质层,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 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记住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4.【答案】B  【解析】解: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所以,观察蚯蚓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其目的是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 故选:B。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探究蚯蚓的运动,期间我们要保证蚯蚓的正常呼吸。可以从蚯蚓的呼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