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市西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上海市市西初级中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20分) 考生注意: 1.本张试卷含三个部分。 2.考生务必按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其他纸张上答题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16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4分) 1.下列词语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锐不可当(dǎng) 眼花瞭乱 C.杳无消息(yǎo) 深恶痛疾 B.殚精竭虑(dān) 震聋发聩 D.正襟危坐(jìn) 筋疲力尽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美术课上那幅素描画像对模特儿神情的掌握真可说是入木三分啊! B.久病初愈的小伙伴在老师的帮助下白手起家,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C.在学习的过程中,咱们难道不应该努力发扬一丝不苟的好品质吗? D.哎呀!你可要知道,病从口入,手指甲可是藏污纳垢的好地方呀! 二、古诗文默写(12分) 3.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 __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6.风声一何盛,___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其二)》) 7.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8.行船时,看见两岸群山连绵后移,江水磅礴,奔向辽远无际的原野,我们可用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来为画面配上字幕。 第二部分 阅读(54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第9—11题(8分)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_____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_______________(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3分)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全文采用总分总式的结构正确,描写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赞美和欣赏,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B.本文第①段总写三峡的整体概貌,“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侧面衬托山的高峻、连绵,展现三峡的雄峻之美。 C.本文第②③④段按时序展现了三峡的四季景象,使得奔腾之美、清丽之美、凄婉之美尽收眼底。 D.本文结尾处引用渔者之歌,写出三峡很长,猿鸣声凄惨悲凉,侧面衬托人民生活的艰苦,表达出作者的悲伤之情。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第12—15题(12分) 唐太宗射猛兽于苑内,有群豕①突出林中,太宗引弓射之,四发而殪②四豕。有一雄豕,疾来冲马,唐俭下马搏之。太宗拔剑断豕,顾而笑曰:“天策长史③,不见上将军④击贼耶?何惧之有?”俭对曰:“汉高祖⑤于马上得之,不于马上治之。陛下以神武⑥定四方,岂复逞雄心于一兽?”太宗善其言,因命罢猎。 【注释】①豕(shǐ):猪。②殪(yì):杀死。③天策长史:官职名称,此指唐俭。④上将军:唐太宗李世民曾为天策上将,驰杀于战场之上。⑤汉高祖:西汉刘邦。⑥神武:威武。 1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太宗引弓射之( ) (2)顾而笑曰( ) 13.下列对划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你没看到我正上阵杀敌吗?你有什么可惧怕的呢? B.唐俭,你没见过上将军我打败贼寇吗?为什么会惧怕呢? C.你没看到我正上阵杀敌吗?为何这样害怕? D.唐俭,你没见过上将军我打败贼寇吗?你有什么可惧怕的呢? 14.文中唐太宗的“神武”表现在“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方面。(2分) 15.(1)唐俭向唐太宗进言“汉高祖于马上得之,不于马上治之”,意在_______________。(2分) (2)下列选项中,与唐俭的人物形象不相符的一项是( )(2分) A.勇敢无畏 B.忠心耿耿 C.胸怀宽广 D.善于谏言 二、现代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19题(16分) 做人要大气 ①安徽省桐城是座古城,其中,有一条闻名遐迩的“六尺巷”,巷长100米、宽2米。相传这里原本没有小巷,是张家的隙地。康熙年间,在京城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张廷玉之父),他老家桐城的亲人起墙做屋时与邻居吴姓人家因地皮发生争执,告到县衙,县衙左右为难,迟迟不肯决断。张英家人去信,请他出面处理。这位大学士看后立即回信说:“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意思很明白,就是叫家人退让。家人看了信以后,主动让出三尺。邻居吴氏见此情景,深受感动,也主动退让三尺,这就成了“六尺巷”。从此“六尺巷”的故事传为美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就应该像张英那样心胸宽广,豁达大度。 ②大气,是一种姿态,是一种风度,是一种品质,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 ③做人大气,才懂得容忍。常言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大千世界,世事繁杂。无论什么时候,对什么人,做什么事,大可不必一味地逞能、争胜。而应当时时处处用宽容的眼光、宽厚的心态泰然处之。应当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多取他人之长,多容他人之短。多把方便、好处和机会留给别人。包括即使反对过自己,事实证明反对错了的人。容忍他人,实际也是在容忍自己。容忍,换来的是和睦;容忍,换来的是友谊;容忍,换来的是和谐。 ④人生一世,光阴苦短。在广袤的宇宙间,个体显得如此微不足道。从小到大,从生到死,我们给予社会的极少极少,得到的回馈却很多很多。因此,无论你清贫还是富有,无论你是百姓还是权贵,皆应常有感恩之念,常存感恩之情,常怀感恩之心。感恩亲情、友情,感恩家人、他人,感恩自然、社会。所以,做人大气,才懂得感恩。要知道,历史上有成就的人中可不乏知恩图报者。 ⑤做人大气,才会胸怀宽广。法国大文豪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遇人遇事多一份礼让,多一份谦恭,才会多一份坦然。这是一个人胸襟广阔的表现,也是一种巨大的人格魅力的体现。然而,生活中恰恰有人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鼠肚鸡肠。眼睛往往只盯住眼前的蝇头小利,喜欢在别人面前夸夸其谈,炫耀自己所谓的胜人之处,做什么都想占点便宜,都想与别人争个高低输赢。也有人,一辈子心眼比针尖还小,总念念不忘他人对自己有过的“不是”,总怀疑他人对自己有什么“用意”,总担心对自己构成“不利”。习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胡乱猜疑,在心里筑起一道防线,使自己生活在疑惑、猜忌、多虑的氛围中。正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⑥当然,做人大气,并不是不讲原则;做人大气,也不是一团和气;做人大气,更不是软弱或窝囊。 ⑦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需要这种“大气”。 16.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填空。(6分) 做人大气,才懂得容忍。 论点:(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 17.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3分) 18.第⑤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3分) 19.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文章第_________段后最恰当,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4分) 韩信小时候家里特别贫穷,经常没有吃食,一位在漂洗纱絮的老妇人见他可怜,便每日把自己的饭菜分一半给他。后来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始终没有忘记老妇人的一饭之恩,于是派人四处寻找她,最后以千金相赠。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18分) 艾叶香中寻玉佩 ①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闻着这氤氲的艾香,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 ②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迎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雨水打湿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艾叶的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 ③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独自踱步回到了老屋。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 ④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奶奶在面粉里加入焯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那艾叶的幽香、面饼的清甜,飘满村落。 ⑤轻轻地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触摸脱去桐油的边框,那些往事愈加清晰。 ⑥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摸出簇新的一角纸币,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奶奶笑了,她用粗糙温暖的大手用力地握着我的小手:“小乖乖,可得健健康康地长高高哟!”就在打开木箱的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 ⑦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我再没闻见艾饼的香气。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我跟随奶奶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我一块小艾饼,将剩下的全都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 ⑧奶奶上了年纪后,眼睛已看不见,她常坐在门槛上静静地听雨。有一段日子,奶奶倚在床上,连门槛也少坐。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呜呜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静静地,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小声说:“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 ⑨那之后,奶奶再没下过床。母亲打开奶奶的旧木箱,我看到了那黄亮的竹笛,却不见了系在竹笛上的玉心佩。祖辈以农耕为生,奶奶一世清贫,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家里原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玉心佩。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玉心佩,赶紧走到床前,贴在奶奶耳边问:“娘,那玉心佩呢?”奶奶不言语。母亲说:“是要给您老人家带走的。”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要走了,还带那东西做啥?”奶奶终究没说玉心佩在哪里,安详地闭上了双眼…… ⑩走出房门,雨停了,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清香。 (文章有删改) 20.“我”对奶奶的美好往事如数家珍,请根据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