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培训考试

举报
资源描述
2018 年 3 月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培训考试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本题为不定项选择题,漏选得1 分,错选不得分,每题3 分,共 60 分)1、管理对象是管理对象单元的一种划分,是对危险源的总结和提炼,是通过管住管理对象实现对(B)的控制或消除。A、隐患 B、危险源 C、管理对象 D、风险2、下列属于人员不安全因素的是(ABCDE)A、操作不安全性 B、现场指挥的不安全性 C、失职(不认真履行本职工作任务)D、决策失误 E、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工作3、下列属于机器的不安全因素的是(ABCDE)A、没有按规定配备必需的设备 B、设备选型不符合要求 C、设备安装不符合规定 D、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 E、设备警示标识不齐全、清晰、正确,设置位置不合理4、按危险源隶属的系统分类可分为(ABCD)A、人 B、机 C、环 D、管5、危险源辨识的范围涉及所有的系统,包括(ABCDE)A、生产系统 B、非生产系统 C、所有工作任务 D、生产工艺 E、紧急与意外情况6、危险源辨识的依据包括(ABCD)。A、事故发生机理 B、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程、条例 C、相关的技术标准 D、企业内部信息7、(B)是企业本质安全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找到(A)才能确定管理对象,进而建立本质安全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政策和程序。A、危险源 B、危险源辨识 C、风险 D、风险预控8、按照风险来源分类可分为:(ABCD)。A、来自人员的风险 B、来自机(物)的风险 C、来自环境的风险 D、来自管理的风险 E、其他9、制定标准和措施的目的(ABC)A、控制或消除风险,遏制事故发生 B、指导员工按照标准规范作业 C、管理者按照措施监督落实 D、风险管理手册中要求的 10、风险矩阵法是根据事件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的乘积来衡量风险的大小,若风险值为 16,属于(C)。A、特别重大风险 B、重大风险 C、中等风险 D、一般风险 E、低风险 11、以下不属于人员方面危险源的是(D)A、违章操作 B、违章指挥 C、失职 D、工作地点照明不足 E、酒后工作12、根据风险等级的划分及实际需要,可将风险预警等级设置为5 级,其中中警信号灯的颜色为(B)A、红色 B、黄色 C、橙色 D、绿色 E、蓝色13、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制定包括(ABCD)A、提炼管理对象 B、制定管理标准 C、确定责任人/管理人员/监管部门/监管人员 D、制定管理措施14、机械方面的危险源主要包括:(ABCDE)A、没有按规定配备必需的机器、设备、装置、工具等 B、机器、设备、装置、工具的选型不符合实际需求C、机器、设备、装置、工具的安装不符合规定或实际要求 D、机器、设备、装置维护(修)不到位 E、机器、设备空间不满足作业条件15、危险源辨识前准备工作包括(ABC)A、成立风险管理小组 B、对风险管理小组进行培训 C、收集危险源辨识依据 D、危险源辨识工作16、高空作业根据高度差指标将坠落事故危险源划分(ABCD)。A 一级 2-5 米B 二级 5-15 米C 三级 15-30 米D 特级 30 米以上17、下列哪些属于工业生产中第一危险源(ABCD)A 物体打击B 机械伤害C 触电D 中毒窒息18、危险源构成的重要要素(ABC)A 潜在危险性B 存在条件C 触发条件D 人的安全化条件19、风险分析的主要内容(ABC)A 风险辨识B 风险估计C 风险评价D 风险衡量20、下列哪几种理论属于风险分析和风险控制的风险理论:(BC)A 无隐患管理理论B 风险辨识理论C 风险评价理论D FTA故障树分析理论二、判断题(本题共每题2 分,共 10 分)1、危险源可以导致或诱发事故的发生。(对)2、隐患一定是危险源。(对)3、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是以风险预控管理为核心,以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为重点,以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为手段,以持续改进为运行模式的一套管理体系。(对)4、危险源辨识等同于隐患排查。(错)5、供电线路布置不合理属于环境方面危险源。(对)三、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10 分)1、危险源辨识:对生产各单元或各系统的工作活动和任务中的危害因素的识别,并分析其产生方式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2、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进行估计和衡量。此过程往往伴随着对风险的排序、分级。四、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1、危险源辨识等同于隐患排查吗?说明理由。答:不等同。因为,隐患排查是检查已经出现的危险征兆,排查的目的是为了整改,消除隐患。危险源辨识是为了明确所有可能产生或诱发事故的不安全因素,辨识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对危险源进行预先控制。2、一般来说,岗位危险源的辨识主要运用什么方法?主要步骤有哪些?答: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即应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的部分方法进行危害辨识。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系统、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ETA)、事故树(FTA)等。美国拉氏姆逊教授曾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大规模、有效地使用了FTA,ETA 方法,分析了核电站的危险、危害因素,并被以后发生的核电站事故所证实。直接经验法对照、直接经验法对照、经验法。经验法。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评价对象危险性和危害性的方法。经验法是辨识中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其缺点是受辨识人员知识、经验和占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为弥补个人判断的不足,常采取专家会议的方式来相互启发、交换意见、集思广益,使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更加细致、具体。对照事先编制的检查表辨识危险、危害因素,可弥补知识、经验不足的缺陷,具有方便、实用、不易遗漏的优点,但须有事先编制的、适用的检查表。检查表是在大量实践经验基础上编制的,美国职业安全卫生局(OHSA)制定、发行了各种用于辨识危险、危害因素的检查表,我国一些行业的安全检查表、事故隐患检查表也可作为借鉴。直接经验法类比方法:直接经验法类比方法:利用相同或相似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职业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危害因素。多用于危害因素和作业条件危险因素的辨识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