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名校新高考物理实验题100题汇总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word版可编辑】北京市名校新高考物理精选实验题100题汇总精选高考物理实验题100题含答案有解析1.某同学将力传感器固定在车上用于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甲、乙所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用天平测出传感器的质量 B.需要用到低压交流电源C.实验时不需要平衡摩擦力D.若实验中砂桶和砂子的总质量过大,作出的a-F图象可能会发生弯曲(2)下列实验中用到与该实验相同研究方法的有()A.探究单摆周期的影响因素 B.探究求合力的方法C.探究做功与速度的变化关系 D.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3)图丙是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交流电频率为50Hz),他在纸带上取A、B、C、D、E、F、G 等 7 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 个点没有画出),将毫米刻度尺放在纸带上。根据图可知,打下F 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m/s。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cm0 1 2 3 4 5 6 7 8 9 10rlllllllll加加ll皿llllllllllllllllll1111Ml1111Mlillllllllllllll血加油Mlllll I_7 ABC D F G)图丙【答案】A AD 0.24 0.40【解析】【详解】(1)1 A.本实验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即 F=M a,所 以 M 包括传感器的质量,即需要用天平测出传感器的质量。故 A 正确。B.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220V交流电源。故 B 错误。C.实验前要平衡摩擦力,平衡摩擦力时要把小车(包括力传感器)放在木板上,后面固定一条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把木板一端垫高,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使小车在不受绳的拉力时能拖动纸带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C 错误。D.实验中力传感器直接测出了拉力的大小,所以不需要满足砂桶和砂子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所以即使实验中砂桶和砂子的总质量过大,作出的a-F图象也不会发生弯曲。故 D 错误。该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A.单摆的周期公式为:T =2 化,是用的控制变量法。故 A 符合题意。B.探究求合力的方法,采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故 B 不符合题意。C.探究做功与速度的变化关系,采用的是倍增法。故 C 不符题意。D.导体的电阻为:R=p%,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 D 符合题意。(3)3 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 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得:X”.(9.60-4.80)x l O-2%=H -m/s=0.24m/s2 T 2x 0.1 4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 x=aT?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为:,二%中=(9.6。-3.00)-(:.00-。.00)x 10.2 =0.4 0 mz s 29T 9x 0.122.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过程中:(1)小李同学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如图所示,则摆球直径d=,(2)小张同学实验时却不小心忘记测量小球的半径,但测量了两次摆线长和周期,第一次测得悬线长为L,对应振动周期为T”第二次测得悬线长为L 2,对应单摆的振动周期为T 2,根据以上测量数据也可导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o 答案2.030 g=-JT -T【解析】【详解】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20m m,游标尺读数为0.05x6mm=0.30mm,则摆球的直径d=20.30mm=2.030cm(2)2 设小球的半径为r,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得 =2九联立方程组解得4兀2 d)*T-T 3.实验小组利用以下方法对物体的质量进行间接测量,装置如图1 所示:一根轻绳跨过轻质定滑轮与两个相同的重物P、Q 相连,已知重物P、Q 的质量均为m,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在重物Q 的下面通过轻质挂钩悬挂待测物块Z,重物P 的下端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1)先接通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再由静止释放系统,得到如图2 所示的纸带,则系统运动的加速度a=m/s2(结果保留2 位有效数字);在忽略阻力的理想情况下,物块Z 质 量 M 的表达式为M=(用字母m、a、g 表示);(3)实际情况下,空气阻力、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摩擦、定滑轮中的滚动摩擦不可以忽略,物 块 Z 的实际质量与理论值M 有一定差异,这种误差是 误差(填“偶然”或“系统,2/na【答案】8.0 系统g-a【解析】【分析】根据位移差公式Ax=a尸求解系统的加速度。对整个系统进行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M 的表达式。根据误差来源分析误差的性质。【详解】(1)根据位移差公式M 二 a,解得系统运动的加速度为。=当=(2.95+3.29)-32+2.64)、IQ-2 苗=8.orfT2 4x0.022 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 Q 和 Z 有(A7+m)g T=(M+m)a对物体P 有T-mg=ma-2ma联 立 解 得 知=。g-a(3)由题意可知本实验中误差是由于实验原理的选择而造成的,无法通过多测数据来消除,故这是一种系统误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通过系统牛顿第二定律测质量的方法,能分析出实验误差的原因。明确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定义。4.一个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0V 额定电流约为0.5A,选用下列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并利用实验数据描绘和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A.电源E:电动势为3.0 V,内阻不计;B.电压表V-量程为0 3 V,内阻约为Ik C;C.电压表V2:量程为0 1 5 V,内阻约为4kQ;D.电流表A“量程为0 3 A,内阻约为0.1。;E.电流表A2:量程为0 0.6 A,内阻约为0.6。;F.滑 动 变 阻 器 最 大 阻 值 为 1()0,额定电流为0.3A;G滑动变阻器6:最大阻值为15。,额定电流为1.0A;H.滑动变阻器与:最大阻值为150。,额定电流为1.0A;L 开关S,导线若干。实验得到如下数据(/和U 分别表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加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Z/A0.000.120.210.290.340.380.420.450.470.490.50U/V0.000.200.400.600.801.001.201.401.601.802.00(1)实 验 中 电 压 表 应 选 用;电流表应选用;滑 动 变 阻 器 应 选 用.(请填写器材前对应的字母)(2)请你不要改动已连接导线,补全图甲所示实物电路图_ _ _ _ _ _ _ _.闭合开关前,应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在最(选填“左”或“右”)端。甲 乙(3)在如图乙所示坐标系中画出小灯泡的U -1曲线【答 案】BE左【详 解】(1)1 2 3 J.灯 泡 的 额 定 电 压 为 2.0 V,电 压 表 应 选 B;灯 泡 的 额 定 电 流 为 0.5A,则 电 流 表 应 选 E;为方便实验操作,且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不能小于0.5A,则 滑 动 变 阻 器 应 选 G。(2)45.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Q=4。I 0.50=口6.67R&0.6QRv 1000Q”八-=-=Z JUR 4Q故丸 R RA则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电压与电流从零开始变化,则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电路图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前,滑片应置于滑动变阻器最左端。(3)6.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描出对应的点,然后作出灯泡的U-/曲线如图所示。t/v5.为了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一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M 为带滑轮的小车的质量,m 为砂和砂桶的质量。(滑轮质量不计)弹簧II力计打点计时器(1)下列实验步骤正确的是A.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B.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C.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D.改变砂和砂桶的质量,打出几条纸带E.实验中不需要砂和砂桶的质量m 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两计数点间还有两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单位:cm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为横坐标,加速度为纵坐标,画出的。-尸图象是一条直线,图线与横坐标的夹角 为 求 得 图 线 的 斜 率 为 左,则小车的质量为 o1.3 CD.k【答案】B D E【解析】【分析】【详解】d)l.A E.本题拉力可以由弹簧测力计测出,不需要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也就不需要使小桶(包括砂)的质量远小于车的总质量,故 A 错误,E 正确;B.该题是弹簧测力计测出拉力,从而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应拿走砂桶,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故 B 正确;C.打点计时器运用时,都是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该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要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故 C 错误;D.改变砂和砂桶的质量,打出几条纸带,获取多组实验数据,故 D 正确;故选BDE,(2)2.由于两计数点间还有两个点没有画出,故 T=0.06s,由x=al2可得 XQJ(3.8+3.3+2.8 2.3 1.9 1.4)x 10 9T2-9x0.0621.3m/s2(3)3.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F=ma则ma-F图象的斜率k-m小车质量为2m=k故选C;6.某同学要测定电阻约为200。的圆柱形金属材料的电阻率,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待测圆柱形金属Rx;电池组E(电动势6 V,内阻忽略不计);电流表Ai(量程030m A,内阻约100Q);电流表A 2(量程0-600J1A,内阻2000Q);滑动变阻器Ri(阻值范围010。,额定电流1A)电阻箱R2(阻值范围09999。,额定电流1A)开关一个,导线若干。(1)先用螺旋测徽器测出该金属材料的截面直径,如图甲所示,则直径为 mm,然后用游标卡尺测出该金属材料的长度,如图乙所示,则长度为 cm。(2)将电流表A2与电阻箱串联,改装成一个量程为6V 的电压表,则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在如图内所示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注 意 在 图 中 标 明 所 用 器 材 的 代 号。(4)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测得多组电流表Ai、A2的示数1卜 L,作出L-L图像如图丁所示,求得图线的斜率为k=0.0205,则该金属材料的电阻R、=(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5)该金属材料电阻率的测量值.(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的真实值。【答案】9.203 10.405 8000209 等于【解析】【详解】(1)12.根据螺旋测微器读数规则,固定刻度读数为9m m,可动刻度部分读数为20.3x0.01mm,所以金属材料的直径为d=9mm+0.203mm=9.203mm;根据游标卡尺读数规则,金属材料的长度L=10.4cm+0.005cm=10.405cmo(2)3.改装后电压表量程为U=6V,由12g(r2g+R2)=U解得R2=80002即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8000C。(3)4,由于待测电阻的阻值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所以需要设计成滑动变阻器分压接法,将电阻箱与电流表A2串联后并联在待测电阻两端,由于改装后的电压表内阻已知,所以采用电流表外接法。(4)5.由并联电路规律可得L(r2g+R2)=(I,-I2)Rx变形得12=-/,r2 g+R2+Rx由4-=k 0.02055 +&+Rv解得金属材料的电阻R x=209Q。(5)6.由于测量电路无系统误差,金属材料的电阻测量值等于真实值,可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测量值等于真实值。7.用 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小车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与其质量机及所受拉力尸的关系。实验所用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 0 H z。(1)保持沙桶及沙的总质量不变,改变小车上祛码的质量,分别做了 5 次实验。在 图(b)所 示 的 坐m标系中标出了相应的实验数据。(2)再进行第6 次实验,测得小车及祛码总质量为0.25k g,实验得到图(c)所示的纸带。纸带上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 个点未画出,由纸带数据计算加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