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兖州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堆积,最厚处达1米。这一发现主要说明河姆渡人() A.靠采集植物果实为生 B.已使用青铜工具生产 C.已掌握栽培水稻技术 D.会制作古朴的艺术品 2.《世界遗产名录》通过良渚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以下能作为直接证据的考古发现是() A.城中发现20多万公斤的炭化稻堆积 B.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 C.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 D.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 3.战国时期,求富趋利成为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人生追求目标,在当时,无论从事何种 职业,只要能够致富,便被人刮目相看。这一现象的盛行说明当时() A.小农文化的逐渐形成 B.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 C.工商业的发展和繁荣 D.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4.墨子提出治理天下应当像大禹那样“使劳者得息,乱者得治”,认为察“圣王之事”得“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由此可知,墨家学派在战国成为显学的主要原因在于() A.强调社会等级和谐 B.适应统治者的需求 C.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D.适应兼并战争需要 5.广土众民的治理,对秦朝而言是一个前无经验但必须面对的一个根本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秦朝() A.构建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B.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C.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6.汉初萧何任丞相,治事省约宽缓,史称萧何“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其继任者曹参“举事无所更改,一遵萧何约束”。据此可知,萧、曹二人的治国之策() A.沿袭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 B.为武帝开土拓疆奠定了基础 C.体现了清静无为的治理理念 D.实践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7.汉初,诸侯国与中央同制,所封诸侯掌治其国,侯国丞相位高权重;近年考古发现,汉宣帝时所封海昏国所设相仅属朝廷委派的官员,与列侯无臣属关系,且官秩如一般的县令、县长。这一变化表明() A.郡国并行制度势在必行 B.中央的集权化趋势明显加强 C.中央地方权力之争激烈 D.地方分裂割据隐患得以根除 8.东晋南朝时,南方的水稻产量有明显提高,三国时上等良田才能达到的亩产十石在此时已成为普遍的产量水平。这主要得益于() A.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B.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C.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 D.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9.在下列开国之君与统一王朝组合中,错误的是() A.刘邦-西汉 B.司马炎-西晋 C.杨坚-隋朝 D.李世民-唐朝 10.下列诗词与中国古代选官任官制度一一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①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②上品寒门,下品无士族 ③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④龙生龙,凤生凤 A.察举制;世袭制;科举制;军功制 B.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世袭制 C.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世袭制;军功制 D.世袭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军功制 11.据史籍记载:隋开皇八年(公元588年)十二月至次年二月,隋文帝杨坚命令晋王杨广统率水陆大军50余万,展开攻灭江南陈朝的大规模作战。此役逼降陈后主陈叔宝,陈亡。以上记载说明的是() A.隋朝的建立 B.隋朝的统一 C.隋朝的灭亡 D.隋朝的疆域 12.下面是唐代税法及其相关特征描述。可见,唐代税法的调整,反映出() A.国有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B.官府对农民人身控制有所放松 C.国家赋税征收形式改变 D.农民的赋税负担日益加重 13.章怀太子墓在1971年被打开,墓内壁画异彩纷呈,《打马球图》《客使图》是其中代表。马球发源于波斯,画面上有20匹各色骏马,骑士均穿白色或褐色窄袖袍,脚蹬黑靴。《客使图》描绘的是鸿胪寺官员接待使臣的场景。这些材料对研究大唐盛世的史料价值是() A.研究唐代服饰、饮食资料 B.最早的中国马球运动场景 C.研究唐代中外文化的交流 D.体现中华文明海外的影响 14.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因“京朝官俟阙既久,奉朝者颇多”,下令“审官院以近地二年半以上,远地二年以上权与差替,不为永例”。这一诏令表明宋朝() A.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B.完善了地方权力组织架构 C.中央官僚队伍庞大冗滥 D.官员选任制度发生了异变 15.面对“积贫”积弱"的现状,北宋先后进行了“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与“庆历新政”相比,王安石变法更侧重于() A.澄清吏治 B.培养人才 C.增加收入 D.充实边防 16.元朝把统治下的人民划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等的主要依据是() A.按文明的发展程度 B.按居住地的范围大小 C.按皮肤颜色的差异 D.按接受统治时间先后 17.下图适合用来说明当时() A.南北经济日趋平衡 B.城市人口密度增加 C.传统中心地带发展迟缓 D.新型商业市镇走向繁荣 18.朱熹说:“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且如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这表明朱熹主张() A.万事万物客观存在 B.天理是世界的本原 C.各种事物均包含理 D.天理人欲相互依赖 19.下列关于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八思巴受成吉思汗委托创制而成 B.为拼写蒙古语所专用 C.是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 D.为畏兀体蒙古文的形成奠定基础 20.汉武帝时期,选用一些亲信侍从组成宫廷的决策班子,称为“中朝”;明成祖时期,特派翰林学士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称为“内阁”。汉朝与明代内阁的共同点是() A.成员都由文臣组成 B.都加强了君主集权 C.都是一级行政机构 D.都限制了丞相权力 21.造成右图中军费开支激增的原因可能是() A.应付清军 B.抵御瓦刺 C.灭亡元朝 D.加强西藏治理 22.整理知识要点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表所示为某同学整理的知识要点,其内容能共同说明的是() A.清初西北边疆得到巩固 B.清朝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C.欧洲殖民者的入侵被打败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3.下面是清乾隆帝颁布的一条谕令的主要内容。这反映出当时清政府() A.禁绝中外经济交流 B.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鼓励民间对外贸易 D.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24.清代普洱茶大量运销西藏,西藏的马匹等商品进入云南,这条商路被称为滇藏“茶马古道”。“茶马古道”的兴起反映了当时() A.商帮会馆的出现B.长途贸易的兴盛 C.商业市镇的兴起D.丝绸之路的复兴 25.下表反映了明清之际三位思想家及其主张 据此表分析,他们都() A.倡导“经世致用” B.批判封建君主专制 C.主张“工商皆本” D.宣传西方民权思想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其中26题18分,27题16分,28题16分,共50分) 26.(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西周时期、秦朝时期、西汉时期)的形势图。 材料二 隋唐与魏晋南北朝时民族交融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没有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样频繁的民族迁徙,没有各族之间的争战、割据以及由此产生的各族之间的同化、融合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而是在统一政权下内地汉族统治阶级通过各种政令、措施,逐渐同化、融合周边各族,或周边各族与邻近汉族和其他民族的自然融合;汉化仍然是隋唐时期民族融合的主流。 ——周伟洲《试论隋唐时期西北民族融合的趋势和特点》 (1)提取图1的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4分) (2)提取图2的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4分) (3)提取图3的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4分) (4)用隋唐的史实说明材料二中统治阶级是如何加强与周边各族交融的?(6分) 27.(16分)邸报的历史,既是一部科技史,也是一部政治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商周时期的一片甲骨、竹简、木牍,或许是中国最古老的“报纸”。 据传,周代已经有了去各地采风问俗的史官,他们要“陈诗以观风”。王安石认为孔子编订的《春秋》相当于剪裁拼凑的鲁国官报。直到西汉才出现了用绢帛抄写的专门收集皇帝谕旨、臣僚奏议、官吏任免及军政新闻的邸报,东汉则采用了纸,报纸正式出现。隋唐时期,中央为了加强与各藩镇的联系,开始设置专职机构从事邸报的编辑、发行事宜,邸报名称出现。 唐朝邸报的发行对象已经不限于藩镇和地方高级长官,扩大到了中央各部和分封各地的王公贵族。宋代邸报的发行期开始固定化,发行对象已扩散到了民间。明朝设通政司,专门管理邸报的发行事宜。清代改名为《京报》,特许荣禄堂南纸铺承印,并向社会广泛发行。 ——杨文光《中国报纸发展史话》 编写一幕发生在宋、明、清代前期(任选一个时期)人们针对邸报上有可能出现的政治、经济内容进行对话的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宋、明、清代前期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以甲乙丙丁等人物的口吻围绕主题展开对话;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28.(16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唐安史定后,有魏生者····.·因避乱,将妻入岭南。”“天宝末,禄山作乱,中原鼎沸,衣冠(喻指官僚地主)南走真如,辗转流寓于楚州安宜县(真如、安宜均在今江苏境内)。” ——《太平广记》 材料二东周(洛阳)之地,久陷贼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中间畿内(指洛阳附近),不满千户··..··东至郑(今郑州)、卞(今开封),达于徐方(今徐州),北自覃怀(今河南沁阳一带),经于相土(相州),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旧唐书·郭子仪传》 材料三 唐江南九州户数表(单位:户) ——《元和郡县图志》(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年)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材料三中历史现象的原因。(4分) (3)材料三中的历史现象对当时及以后的中国历史有何影响?(6分)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B C C C C B A D B B B C C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D C B C B A D D B B 26.(1)图1:都城在咸阳,地方上设郡,这与秦朝定都咸阳,且在地方设立郡县的社会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1为秦朝。(4分) (2)图2:都城在镐京,除了齐、鲁、晋、燕、宋等主要诸侯国外,还有众多的诸侯国,这与西周定都镐京,且在西周初年进行分封的社会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2为西周初期。(4分) (3)图3:出现国的名称,同时也出现郡,这与西汉时期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相吻合。据此判定图3为西汉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