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2单元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达标测试人教版高一下册

举报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2单元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达标测试 人教版高一下册 《辛弃疾词两首》达标测试 一、基础考查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脍炙(kuài)  玉簪螺髻(zān)  遥岑远目(cēn) B.巷道(xiàng)寻常巷陌(xiàng)封狼居胥(xù) C.鲈鱼(lú)求田问舍(shě)揾英雄泪(wèn) D.赢得(yíng)可堪回首(kān)舞榭歌台(xiè)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靠)求田问舍(购买) B.舞榭歌台(建在高台上的房子)揾英雄泪(擦拭,揩拭) C.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度,气质)千古风流人物(杰出的,有才华的) D.元嘉草草(草率,轻率)休说鲈鱼堪脍(把鱼、肉切细) 3.对下列词句中运用典故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宋文帝刘义隆不作充分准备,仓促北伐遭致失败的事实,警告南宋王朝统治者,表明自己的抗金主张) B.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表明自己壮心不已和报国无门的悲愤)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扬当年孙仲谋北伐的英雄气概) D.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慨叹江山依旧,像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那样的人物却已无处寻觅了。) 4.对词的上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古”两句既有写实,又有怀古,是即景生情的联想。 B.“舞榭”两句用语双关,揭示了历史规律,充满了沧桑感。 C.“斜阳”三句用对偶手法写眼前景象,怀古中感慨万分。 D.“想当年”三句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借代、比喻和夸张。 5.对词的下阕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嘉”三句写宋文帝空怀霍去病的建功志向,元嘉年间用兵却有失草率,结果被金兵击败,发出“仓皇北顾”的叹息。 B.“四十三年”三句写诗人痛彻的回忆,自宋文帝战败,诗人从北方抗金南归,已历四十三年,仍牢记扬州连天的战火。 C.“可堪”三句写眼前一派升平景象,人们设祭击鼓,纷纷杂杂,有谁还记得这佛狸祠曾是北国异族胜利后建立的行宫? D.“凭谁问”三句写春秋时期廉颇的故事。廉颇最终虽因年老没被赵王起用,但终究还是有人探问,而自己谁来过问? 6.下列诗句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句是(  ) 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朝爱国词人。与苏轼生活在同一时期且共为豪放派的代表。 B.辛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 C.词要有词牌和题目,词牌是曲调,与词的内容关系不大,题目才与词的内容有关,可见所有词都必须有题目,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题目。 D.宋人也有以婉约手法抒写爱国壮志、时代感慨的,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但其表现多用“比兴”象征手段,旨意朦胧,须读者去体味。 8.诵读下列词句,句读有误的一项是(  ) A.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B.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C.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D.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二、课内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完成后面题目。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9.对这首词有关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断鸿”指快要断气的孤雁。 B.“江南游子”系作者自称。因作者早年在北方起义抗金,失败后南归,故以游子自称。 C.“无人会,登临意”指没有人能理解作者登楼览胜的良苦用心。 D.“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指时光飞逝,国势仍风雨飘摇,不胜忧愁。 10.对这首词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由景及情。登楼远眺,山河美好,却沦陷于敌人之手,深感苦闷和悲愤。 B.下阕直抒胸臆,抨击那些对国事漠不关心的人,并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 C.从全词来看,作者有愁有恨有忧有泪,心情低沉抑郁未免过于悲观。 D.最后一句“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作者抒发了英雄失意,知音难觅的感叹。 11.辛弃疾填词喜欢用典,不懂得典故及其用意就看不懂辛词。词中张翰、刘备的典故和桓温的话各表现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完成后面题目。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2.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复国,但孤立无援,其豪放词每有苍凉沉郁、粗犷悲愤之致,从下片中你能读出这种韵味吗?试举例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天下英雄何其多。稼轩为何独钟情于孙仲谋呢?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和“生子当如孙仲谋”为例,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辛弃疾最善用典,且信手拈来,抒情写意,尝试从他的其他词中寻找一例进行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词写于1205年镇江(京口)知府任上。1204年执政的韩侂胄欲以北伐巩固自己的地位,起用抗战派辛弃疾任镇江知府。镇江濒临前线,乃军事重镇,辛积极备战,并劝谏韩不可草率用兵。韩不但不听,反而将辛调职。若换个角度理解,本词堪称一篇“谏书”。 B.“怀古”,即为伤今。然而,本词自始至终保持着豪迈的基调,不愧为豪放派辛词的代表作。其豪放的格调,可从两个角度折射出来:其一,选古代英雄事迹的题材;其二,刻画侠肝义胆,抒发忠义之情。 C.诗言志,词也言志。上阕赞颂孙权、刘裕,旨在表明诗人自己抗金救国的雄图大略,同时也是对韩侂胄的期望;下阕借对刘义隆草率北伐而招致失败史实的讥讽,警戒当权者:切勿急于求成,重蹈“元嘉草草”的覆辙。 D.《永遇乐》用典较多,且全围绕一个明确的中心,即:借典故来表达诗人对救国大业的深谋远虑。诗人“怀古”的态度,不是以历史学家的眼光去评价史实,其用典原则是“古为今用”,即以艺术的眼光取材,调动历史人物为自己抒怀服务。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注],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 兜鍪:俗语叫头盔,词中借指兵士。 16.本词刻画了孙权怎样的形象? 17.整首词采用了借古喻今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西江月.遣兴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注:此词大概创作于作者废退闲居之时。 18.词的上阕“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化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前人读此词有评曰:“味稼轩之词,词中有戏。”请结合词的下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 20.请用举例法扩展下面的句子。(70字以内) 翻开古诗文,你可以一一品味历史上文人们深切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 D解析 A项,岑cén。B项,巷hàng道,胥xū。C项,舍shè。 2、答案C项,第一个“风流”的意思是“英雄业绩”。 3、【答案】 C(应是“赞扬当年刘寄奴北伐的英雄气概”) 4、【答案】 C(“斜阳草树”与“寻常巷陌”不能构成对偶。) 5、【答案】 C(A宋文帝时代没有金兵;B此句与宋文帝没有关系;D廉颇为战国人。) 6.【解析】 B是比喻,其它三项是借代。 【答案】 B 7.【解析】 A项辛弃疾应为南宋词人而苏轼为北宋诗人;C项认为所有词都必须有题目,不妥;D项认为辛弃疾也会以婉约手法抒写爱国壮志、时代感慨是正确的,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当为豪放词的代表作。 【答案】 B 8.【解析】 断鸿/声里 【答案】 B 9.【解析】 断鸿是失群的雁。 【答案】 A 10.【解析】 这首词直接抒发了作者昂扬的爱国情怀和对家乡的无限依恋之情,表达了自己誓死报国的决心,以及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答案】 C 11.【答案】 以张翰、刘备两个典故表达自己不想追求闲适生活,只想建功的崇高理想。以桓温的话抒发了英雄失意、年华虚掷的痛苦。 12.【答案】 下片先回溯历史,用讽喻手法,意在汲取教训;词尾用廉颇思赵一事表达作者的悲愤之情,不仅使抒情达到了高潮,而且集中鲜明地再现了诗人的自我形象。 13.【答案】 孙权的流风余韵虽荡然无存,但孙权的雄才大略及其建树却历历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