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全国通用二轮系列疯狂专练8 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学生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举报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全国通用二轮系列 疯狂专练8 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学生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一、(湖北省百所重点校2018届联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百年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离不开对西方美学的借鉴,但这种借鉴乃是一个首先“学西”、继而“化西”的创造性现代转化的过程,某种意义上也是中西互鉴的特殊形态,从而达到中西美学不同程度的创新融合。 中国现代美学主要奠基人之一的王国维,早在20世纪初,在译介叔本华悲观主义意志论哲学著述基础上,撰写了迥异于传统思想的《红楼梦评论》;借鉴康德美学“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说,首次提出“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的重要主张,并建构起具有中国传统特质的“古雅”说;借鉴德国古典美学诸家,对中国古典美学尤其是先秦道家美学思想作了深刻反思,自觉把二者加以融会贯通,写出了《人间词话》这一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创建了以“境界”为核心范畴、意蕴丰厚的创新美学体系,对传统的“意境”说作出了具有现代性的创造性开拓。王国维之所以在融通中西上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与他具有超越中西学术二元对立的现代视野有密切关系。他主张“学无中西”,批评持中学、西学二分的“俗说”,“虑西学之盛之妨中学,与虑中学之盛之妨西学者,均不根之说也”,认为“余谓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助。且居今日之世,讲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这样一种关于中西学术互助、互动、互促、互鉴的精彩之论,至今仍不失其高远眼光和宏大气度。 另一位中国现代美学的主要奠基人蔡元培,在国内最早全面介绍了康德的美学思想,对康德关于审美四契机说,运用儒家思想作了“超脱”“普遍”“有则”“必然”的创造性阐述;从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出发,借鉴康德有关思想并加以吸收融化,同时借鉴席勒的美育理论,强调“涵养德性,则莫若提倡美育”,进而提出了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美育代宗教”说。 还有梁启超,前期以启蒙为宗旨,强调文艺改造人心的社会功能,提出了诗、文、小说的三界革命论,目的在“新民立人”或曰“移人”;后来借鉴西方哲学智、情、意三分理论,用儒家思想加以化用,提出以“情感教育”“趣味教育”为中心、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趣味主义”美学主张,在上世纪20年代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中“趣味教育”一词,乃是直接借鉴、改造了西方的提法。 其后,中国现代美学大师朱光潜进行自觉的中西比较和互鉴,达到了对西方美学有选择、有针对性的消化、吸收和融通。这种中国古代美学“化西”式地现代转化并非个例,在一个世纪以来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他们都为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作出了重要贡献。尽管他们中有人提出“以西释中”的口号,表面上抬高了西学,但他们所作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实际上超越了“以西释中”,达到了中西互鉴互融的高度。 总之,以文明交流互鉴的视域回顾百年中国美学现代建构的历程可以发现,虽然这个时期我们的主动借鉴占主导,但实质上这是特定时代条件下中西文明互鉴的一种特殊形式。 (摘编自朱立元《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国维写出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创建了创新美学体系,是因为他借鉴了德国古典美学各家的思想。 B.“美育代宗教”说继承了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同时也吸收、融化了康德的有关思想,并借鉴了席勒的美育理论。 C.“趣味主义”美学主张以“情感教育”“趣味教育”为中心,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和形式,它改造了西方的理论。 D.朱光潜之前的一些中国美学家,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他们还没达到对西方美学有选择,有针对性的消化,吸收和融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等美学大家为例,阐述了中国现代美学对西方美学的借鉴和超越的进程。 B.文章指出中国美学对西方美学的借鉴是一个“学西”“化西”的创造性现代转化的过程,其中主动借鉴占主导。 C.文章以较多文字介绍了王国维美学思想的贡献,突出肯定他所具有的超越中西学术二元对立的现代视野。 D.对文明交流互鉴视城下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的话题,文章先提出观点,后运用举例等方法进行论证,最后总结,重申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固执坚持中学、西学二分的狭隘观念,一味“学西”,而不知中西互鉴互融,就不可能有中西美学的创新融合。 B.王国维与蔡元培都借鉴了康德的审美四契机说,并结合本国传统思想,各自提出了有创造性的学说主张。 C.蔡元培、梁启超在建构自己的美学思想时,都做到了既借鉴西方美学思想,也吸收中国儒家思想。 D.“以西释中”是西学为贵思想的外化,中国古代美学的现代转化表明“西学”较之“中学”更具包容性。 二、(江西崇义中学2018届月考)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4~5题。 别王百谷① 袁宏道 河上清霜雁字斜,西风匹马又天涯。 锦帆泾②绕郎官舍,冠子桥③通处士家。 好事每挥林下麈④,清斋长试谷前茶。 东邻不是无姝子,眼底何人解浣纱。 【注】①本诗为作者将要离开苏州时所作。②锦帆泾:苏州城内的河名。③冠子桥:苏州城内的桥名。④麈: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其尾可做拂尘。魏晋清谈名士多执此物。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的“清霜”“雁”“西风”等意象点明送别季节为秋季。 B.颔联的“郎官”和“处士”点明诗人和王百谷的身份,二人同为官场之人。 C.“好事”句写诗人和王百谷经常在一起像魏晋名士一样挥麈清谈。 D.“谷前茶”是指谷雨前的茶。诗中以清斋品茶来体现王百谷的清疏绝尘、情趣高雅。 E.“浣纱”本义是洗衣服,常用来代指西施。诗人以西施自比,抒发了怀才不遇之愁。 5.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四川成都新都区2018届摸底)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5分) 6.(1)屈原《离骚》中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先贤、愿保持清白献身正道的决心。 (2)《逍遥游》中作者写斥鷃飞到最高点又回到地面的两句诗“,”。 (3)李白在《蜀道难》用夸张的手法,写行人仿佛能触摸到星辰的句子是“”。 四、(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月考)语言文字运用(20分) 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当年美国通过文化入侵,从意识形态方面颠覆了苏联,真是兵不血刃,这也证明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②在成都举行的2017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中国公开赛期间,中国男子乒乓球队的马龙、许昕和樊振东集体退赛,国家体育总局连夜表态,对他们的行为不赞一词。 ③平面计算机虽在“触摸”上已经达到了鬼斧神工的地步,但它带来的更多的是体验上的惊喜;在娱乐性方面,它的互动性还不足。 ④《人民的名义》这部剧不但掀起全民看剧热潮,还得到各个年龄阶层观众的追捧,可以说万人空巷,不得不赞其良心制作。 ⑤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文艺晚会精彩纷呈,来自香港和内地的演员联袂演出的芭蕾舞、杂技等节目,看得人目不交睫。 ⑥老艺术家对这位年轻人印象很好,认为他规模已经初具,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A.①④⑥B.①③⑥C.②③⑤D.②④⑤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据媒体报道,我国电磁炮性能又提升了一步,能够轻松击穿10米厚的混凝土,并且射程高达250千米左右,末端速度超过了7马赫。 B.即将在今年10月试运行的蒙自天马路段有轨电车,是滇南中心城市群现代有轨电车示范项目的一部分,也是首个我省有轨电车项目。 C.一个孩子的成长,跟社会、学校以及家庭都有很大的关系,相比之下,与孩子接触最为密切的家庭教育,又更为重要。 D.很多人尝试用控制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方法减肥,即少吃甚至不吃主食,对这样的体重控制方式,营养专家表示不敢随便苟同。 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凡在本店购物满五百元者,本店将惠赠一份精美礼品。 B.今年是母校70周年华诞,我和同学约定,届时一定拨冗参加庆祝典礼。 C.今天能参加此次培训,有机会向各位就教,我感到非常荣幸。 D.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又对这篇文章进行了斧正,思想和文采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 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糖画,顾名思义,①,它是一种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绘制糖画跟普通绘画不一样,所用材料是糖稀,②,所以画糖人的动作要快。这就要求③,每笔之间不能间断,很多糖画的笔顺都是事先设计好的,便于手艺人一气呵成。 1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云南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旅游资源系统庞大,只要大力发展旅游,云南的经济就能得到快速发展。目前,云南尚未发现和开发的潜在的旅游资源还相当丰富,凭借云南得天独厚的民俗风情,这些资源一旦得到开发,就会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势必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推动云南旅游业的发展。 ①大力发展旅游不一定能让云南经济快速发展。 ② ③ 1. 【解析】A因果关系表述欠周密。王国维《人间词话》创建了创新美学体系,不仅有对德国古典美学各家思想的借鉴。也有对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尤其是先秦道家美学思想的深刻反思。C表述不当。“它改造了西方的理论”这表述与原文不吻合,原文说“借鉴西方哲学智、情、意三分理论,用儒家思想加以化用,提出‘趣味主义’的美学主张”。而“趣味教育”,是“直接借鉴了西方的提法”。D“但他们还没达到对西方美学有选择、有针对性的消化、吸收和融通“表述绝对化,也于文无据。 【答案】B 2. 【解析】“超越”表述不当,文中无此意。 【答案】A 3. 【解析】D推论不当。“‘以西释中’是西学为贵思想的外化”这推论缺乏实据,而“中国古代美学的现代转化表明‘西学’较之‘中学’更其包容性”这推论,也与原文所述不吻合。 【答案】D 4. 【解析】B.二人身份不同。“处士”,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E.“诗人自比西施”有误,应为诗人把朋友王百谷比作西施。 【答案】BE 5. 【答案】①羁旅漂泊之愁。首联写清霜大雁,西风匹马,作者又要浪迹天涯,表达了漂泊之苦。 ②依依惜别之情。中间两联写作者和朋友常相往来,彼此对于各自居所周围的景物十分熟悉,常在一起交谈饮茶,离别在即,依依不舍。 ③对王百谷怀才不遇的惋惜之情。尾联以西施之美来比喻王百谷之才,无人了解王百谷之才,友人才华得不到施展,作者深表惋惜。(每点2分,共6分。) 6. 【答案】(1)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2)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