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基础检测卷 --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八戒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1.42KB
约10页
文档ID:343222121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基础检测卷 --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基础卷) 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 一、基础题(9分)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体无咎言 咎:责备 B.謇朝谇而夕替 替:废弃 C.谢家来贵门 谢:辞别 D.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空,徒然 2.下列各句中,对诗句使用的修辞手法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借喻) B.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设问) C.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夸张) D.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互文)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我们一般所说的“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B.《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品,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作者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 C.乐府诗是汉魏六朝时期重要的诗歌类型,其继承了《诗经》所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

D.“乐府双璧”指汉末的《孔雀东南飞》和北朝的《木兰诗》,两部作品均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二、名篇名句默写(10分) 4.根据情景,默写相关的句子10分) (1)《诗经氓》中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 , (2)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 (3)李白《蜀道难》中用“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交代了蜀地最终打通道路的两句是:“ , (4)《蜀相》中的“ , ”两句,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 (5)《望海潮(东南形胜)》中的“ , ”两句,写达官贵人愿将好景画成图本献给朝廷,向同僚夸耀,从侧面烘托出杭州之美 三、语言运用(14分) 5.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举办《诗经》读书交流活动主题是“《诗经》鉴赏”请为主持人写一段开场白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紧扣主题,表达得体,富有文采,不写称呼语、问候语,不超过90字。

5分) 6.阅读下面的材料,给“楚辞”下定义不超过80字)(5分) 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楚辞代表了楚文化的辉煌成就楚辞的形成同楚地的歌谣有密切关系,也离不开屈原的创作现在从《楚辞》等书中还可以看到众多楚地乐曲的名目,如《涉江》《采菱》《劳商》《九歌》等另一方面,楚辞虽脱胎于楚地歌谣,却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屈原的作品,除《九歌》外,《离骚》《招魂》《天问》都是鸿篇巨制它们显然不适宜歌唱歌谣总是篇幅短小而语言简朴的,楚辞正是摆脱了歌谣的形式,才能使用繁丽的文辞,容纳复杂的内涵,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同时,楚地盛行的巫教,也融入了楚辞,使之具有了浓厚的神话色彩 7.请根据《孔雀东南飞》的有关内容,为下面对联配出下联4分) 上联:纫如蒲苇,勇兰芝抗婚赴清池 下联: 四、古诗文阅读(27分) (一)课内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杜甫的《蜀相》,完成8~9题 蜀 相 杜 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8.对这首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名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 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频烦”犹频繁,多次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的计策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指开创,“济”是扶助 D.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民忧国、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 9.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并简要分析6分) (二)课外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姜夔的《淡黄柳》,完成10~11题 淡黄柳 姜 夔 客居合肥①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②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

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③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注】①宋光宗赵淳绍熙二年(1191),姜夔寄居江淮一带的合肥金人入侵,由于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江淮一带在当时已成边区②江左:泛指江南③小桥:后汉乔玄次女为小桥,此或借之谓姜夔在合肥的情人 10.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晓角”的声音因“空城”而异常突出,词的前二句与《扬州慢(淮左名都)》“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意境相近,传达的都是客居的凄凉、感世伤时的意味 B.词的上片绘景写人,以一个“空”字,写出了荒凉寂静、萧条冷落的空城氛围,又表现了词人内心飘零无依、空落寂寥的情怀 C.词的结句“池塘自碧”,以景语代答“春何在”,将上文“梨花落尽”的意境化作了一幅具体的图画,更暗含指责池水无情、占尽春色之意 D.刘禹锡曾写“我言秋日胜春朝”,姜夔却写“怕梨花落尽成秋色”,一个“怕”字写出了词人内心由“都是江南旧相识”所引发的感时伤春之情 1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谈到词有“有我之境”,即“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请结合全词分析姜夔此词的有我之境6分) 阅读柳永的《卜算子慢》,完成12~13题 卜算子慢 柳 永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侭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1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篇“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三句,乃登高所见败红”就是“渐老”的“江枫”,“衰翠”就是“半凋”的“汀蕙”,点出当时已是深秋时节 B.“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出了抒情主人公柳永曾宦游于荆襄一带的古代楚地,故自称“楚客”,“登临”补出了前文之秋景是他登高所见,并暗示了主题 C.“对晚景”三字,从写景过渡到抒情,承上文的所见所闻,启下文的“伤怀念远”,是对主旨的补充,“相继”两字说明“愁”与“恨”相继而来,表明词人愁情之重 D.下片抒情,直接写出了愁恨的缘由念两处风情”紧扣“脉脉”,“万重烟水”与“千里”呼应,绘出词人与伊人远隔千里,山水重重。

一个“念”字,令词人的情感顿生波澜 13.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 五、写作(60分)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优美的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中华儿女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为进一步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添耳中学诗社计划举行一系列古诗词阅读推广活动: (1)作为添耳诗社社长,你将在学校周一升旗仪式上面向全体师生演讲,主题为“宣传古诗词当代价值,强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意识 (2)作为添耳诗社社长,你将要向团委书记申请开展“流觞曲水,吟咏古诗”活动,请写一篇书面申请,表达你开展活动的意图,从而获得校方经费及活动场地的支持 要求:选取其中一个活动作为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议论文),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基础卷) 参考答案 1.A【解析】A项,灾祸 2.A【解析】A项使用了借代的手法 3.B【解析】《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4.(1) 兄弟不知 咥其笑矣(2)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3)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4)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5)异日图将好景 归去凤池夸 5.《诗经》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经典名句脍炙人口,耐人寻味,让我们走进《诗经》,去鉴赏其中无穷的璀璨与绚丽吧 【解析】本题考查写开场白的能力既然是《诗经》读书交流活动的开场白,那么可以从《诗经》的重要性说起,除了说到《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还可以引用《诗经》中的名句注意一定要运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注意字数上的要求 6. 楚辞是一种脱胎于楚地歌谣,经过屈原的创作并以其作品为代表的,以使用繁丽的文辞、容纳复杂的内涵、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代表着楚文化辉煌成就的新诗体 【解析】本题考查下定义首先,要确定句子主干:楚辞是一种……的新诗体其次,找出语段中能体现“楚辞”的形成、特点等重要信息的词句再次,把这些重要信息按照一定的顺序填入主干句中为避免遗漏重要信息,在填入信息时,可在字数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容纳一些信息。

如“以使用繁丽的文辞容纳复杂的内涵”“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代表着楚文化辉煌成就”等 7.坚似磐石,情仲卿殉情挂南枝 8.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两朝’指东汉和蜀汉”错误,“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 9.“自”“空”两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一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而用“自”“空”两字修饰,则所含之情就大有转折: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婉转动听,可有谁听呢?借此突出了诸葛武侯祠的寂寞、荒凉、凄清,由此自然使人生出感物怀人之意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所描绘的这些景物,色彩鲜明,音韵浏亮,静动相衬,恬淡自然,无限美妙地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

然而,自然界的春天来了,祖国中兴的希望却非常渺茫想到这里,诗人不免又产生了一种哀愁惆怅的感。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