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第一综合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第一综合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关于乙酸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是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B.乙酸分子中含有四个氢原子,所以乙酸是四元酸     C.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     D.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 参考答案: B 略 2. 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结论正确的是 ①氨水、氢氧化铝、冰醋酸、氟化氢都是弱电解质 ②HClO、浓硫酸、HNO3均具有强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③HI、Na2O2、胆矾都是电解质 ④SiO2、CO2、SO2都是是酸性氧化物,所以它们都能够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⑤漂粉精、氯水、水玻璃、水银都是混合物 A.①②④ B.② C.②③ D.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 C 3.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常温常压下,11.2 L氯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B.32 g氧气含的原子数目为NA C.0.5mol的水含有的原子数是1.5 NA D.2 L 0.1 mol·L-1 K2SO4溶液中离子总数约为1.4 NA 参考答案: C 略 4. 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 A.物质的量         B.分子数        C.原子数           D.体积 参考答案: C 略 5. 除去中的杂质最好是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     )     A. 饱和溶液                                        B. 饱和溶液 C. 饱和溶液                                             D. 水 参考答案: B 略 6. 塑料废弃物约占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5%~14%,它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下列综合整治“白色污染”的各种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A.热分解或熔融再生利用                   B.直接填埋或向海里倾倒处理        C.积极寻找纸等纤维类制品代替塑料         D.开发研究可降解塑料 参考答案: B 略 7.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钢            B.青铜           C、 黄铜           D.水银 参考答案: D 略 8. 区别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最佳方法是 A.通入澄清石灰水                               B.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C.用品红溶液                                     D.根据有无毒性  参考答案: C 略 9. 中国最新战机歼﹣31使用了高强度、耐高温的钛合金材料.工业上冶炼钛的反应如下: TiCl4+2MgTi+2MgCl2.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TiCl4是还原剂    B.Mg被氧化 C.TiCl4发生氧化反应    D.Mg得到电子 参考答案: B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TiCl4+2Mg=Ti+2MgCl2反应中Ti元素化合价降低,Mg的化合价升高,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分析解答. 【解答】解:TiCl4+2Mg=Ti+2MgCl2反应中Ti元素化合价降低,Mg的化合价升高, A.反应中Ti元素化合价降低,则TiCl4为氧化剂,故A错误; B.反应中Mg失电子,则Mg被氧化,故B正确; C.反应中Ti元素化合价降低,则TiCl4发生还原反应,故C错误; D.反应中Mg的化合价升高失电子,故D错误; 故选B. 10. 下列有关离子的检验方法一定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再滴加足量稀HNO3,若沉淀不溶解,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Ag+ B.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出现血红色则说明原溶液中含Fe3+ C.向某溶液中滴加足量稀HCl,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CO32- D.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颜色,未见紫色,说明原溶液中不含K+ 参考答案: B 略 11. 下列溶液中的离子—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含大量MnO4-的溶液中:Na+、K+、Cu2+、Fe3+ B. 在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NH4+、Na+、SO42-、CO32- C. 酸性溶液中:Ba2+、NO3-、K+、AlO2- D. 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I-、SCN- 参考答案: A 【分析】 A.四种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且都不与高锰酸根离子反应; B.在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 C.偏铝酸根离子与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反应; D.铁离子与硫氰根离子反应、铁离子和I-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详解】A.Na+、K+、Cu2+、Fe3+之间不反应,且都不与MnO4-反应,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正确; B.在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NH4+能够与碱反应生成弱电解质NH3·H2O,酸性条件下CO32-能够与H+反应,故一定不能共存,错误; C.酸性溶液中含有大量H+,AlO2-与H+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D.铁离子与硫氰根离子发生络合反应、铁离子和I-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点睛】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1)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不能大量共存;(2)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大量共存;(3)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大量共存(如 Fe3+和 SCN-等);(4)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需注意:含有大量NO3-的溶液中,加入铝粉,若产生氢气,溶液不能为酸性,因为稀硝酸与铝反应不会产生氢气。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月1日起实施。下列做法不利于食品安全的是(     ) A.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包装食品w.w.w.k.s.5.u.c.o.m         B.在食品盐中添加适量的碘酸钾 C.在食品加工中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 D.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 参考答案: A 13. 已知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Y、Z的最简单离子分别为Y-和Z3+,X+和Z3+的核外电子数之差为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沸点:X> Y2>Z                   B.离子半径:Y ->X+>Z3+ C.X、Y、Z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 D.元素Z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气体生成 参考答案: D 14. 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 A.-CH3(甲基)的电子式为 B. CH4分子的球棍模型:                          C.光气COCl2的结构式:   D.乙烯的最简式: C2H4         参考答案: C 略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mol的盐酸   B.0.1mol氢        C.0.3molHCl      D.4mol的氧元素 参考答案: C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酒是陈年的香”是因为酒在储存中会生成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可以用下图所示装置来制取乙酸乙酯:在试管a中先加入3mL的无水乙醇和2mL浓硫酸混合液,冷却后再加入2mL冰醋酸,混合均匀后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试管b中加入7mL饱和碳酸钠溶液。装置连接好后,用酒精灯对试管a加热,当试管b中收集到较多的乙酸乙酯时停止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试管a中混合乙醇和浓硫酸的操作是__________; (2)在实验中球形干燥管除导气、冷凝作用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 (3)b试管中选择饱和Na2CO3溶液而不选用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4)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比较缓慢,为了提高该反应的速率,本实验中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b试管得到的乙酸乙酯含有很多杂质(粗乙酸乙酯),必须进行提纯才能得到纯乙酸乙酯,其流程如下: ①操作①的名称__________,进行操作②时需要将混合液转移到__________仪器中。 ②加10mLCaCl2溶液洗涤乙酸乙酯时,要先加饱和NaCl溶液洗涤的原因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先向试管中加入乙醇,然后缓慢的向试管注入浓硫酸,边加边摇动试管; (2)防止倒吸; (3); (4)对试管a加热、加入浓硫酸作催化剂; (5)①分液,蒸馏烧瓶 ②当酯层用饱和溶液洗涤过后,若紧接着就用饱和溶液直接洗涤,有可能产生絮状的沉淀,使进一步分液变得困难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A、B、C、D四种元素,A元素形成的-2价阴离子比氦的核外电子数多8 个。B元素的一种氧化物为淡黄色固体,该固体遇到空气能生成A的单质。C为第三周期的第IIA族金属元素。D的M层上有7个电子。 (1)填元素符号:A      ,B、       ,C       ,D       。 (2)A、B、C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是:                           。 (3)  比较D的气态氢化物与HF的稳定性强弱顺序:              。 参考答案: (1) O   Na    Mg     Cl (2)O2- ﹥ Na+ ﹥ Mg 2+ (3)HF﹥HCl 18. (18分)绿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问题1】绿矾晶体(FeSO4·7H2O)由于保存不妥或长久放置,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质。为探究绿矾样品的变质情况,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 实验准备:取少量绿矾样品,用蒸馏水在烧杯中配成溶液。 (1)方案1:取少量溶液,加入几滴 试剂(写化学式),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血红色;实验结论:证明绿矾样品已被氧化。 (2)方案2:取少量溶液,加入几滴酸性KMnO4溶液,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结论:证明绿矾样品完全被氧化。   (3)使用FeSO4时,如要防止Fe3+的干扰,可以加入适量铁粉进行除杂,写出加入铁粉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要从FeSO4溶液中得到绿矾晶体,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     、冷却结晶、 过滤、自然干燥,在这一系列操作中没有用到的仪器有      (此空填序号) A.蒸发皿   B.石棉网     C.烧杯      D.玻璃棒  【问题2】灼烧绿矾的反应方程式:2(FeSO4·7H2O)   Fe2O3+SO2↑+SO3↑+14H2O 工业上常通过高温分解FeSO4的方法制备Fe2O3,为检验FeSO4高温分解的气体产物中是否含有SO2和SO3,进行如下实验:将FeSO4高温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请回答以下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