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河南柘城县实验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河南柘城县实验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外界空气中的O2进入人体骨骼肌细胞被利用,至少要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     A.5层               B.7层               C.9层               D.11层 参考答案: D 2. 右图是应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葡萄糖酒精发酵的装置,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一定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B.加入反应液后活塞1始终打开,活塞2则必须关闭 C.装置的长导管主要是为了释放CO2并防止杂菌进入 D.加入的反应液浓度不能过高以免酵母细胞因失水而死亡 参考答案: B 3. 给正常生活的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出现休克现象,要使其及时复苏可适量注射: A.甲状腺激素     B.葡萄糖液      C.生理盐水     D.生长激素 参考答案: B 4. 孟德尔进行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    ) ① 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② 杂种产生配子类别的比例 ③ 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④ 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⑤ 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① ③ ⑤        B.② ③ ⑤      C.① ② ④     D.② ④ ⑤ 参考答案: B 5. 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发生在                                        A.雌核与雄核融合时                 B.在受精前   C.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时         D.精子入卵后 参考答案: D 6. 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 B.蛋白质工程能产生出自然界中不曾存在过的新型蛋白质分子 C.对蛋白质的改造是通过直接改造相应的 mRNA来实现的 D.蛋白质工程的流程和天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是相同的 参考答案: B 7.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CO2、血红蛋白、H+                  B.H2O2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 参考答案: D 8. 如图所示U型管中间被一种能允许水分子通过而二糖不能透过的半透膜隔开,现在两侧分 别加入0.1 mol/L的蔗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变化是怎样的?若向U型管右侧加入某种微量物质(不影响溶液浓度),右侧液面高度上升,那么加入的这种微量物质最可能是                                                       A.右侧液面高度下降;淀粉酶    B.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衣藻    C.两侧液面高度不变;麦芽糖酶    D.两侧液面高度不变;蒸馏水 参考答案: C 9. 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B.沃泰默实验其中一组(对照组)排除盐酸作用于胰腺分泌胰液 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 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参考答案: A 10. 下列有关细胞叙述正确的是(     ) 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B.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 C.中心体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D.酵母菌细胞不具有染色体,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 参考答案: A 11. 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液、淋巴和组织液 B.图中③、⑤、⑧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神经递质、淋巴因子和激素 C.⑧可表示垂体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恐惧紧张时分泌量增加  D.免疫系统的功能强弱和神经系统无关 参考答案: B 12. 下列关于生态学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大力植树造林,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益,使缓解温室效应的最佳途径 B.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之一,体细胞克隆等为之提供技术支持。 C.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多 D.境问题主要是人为原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参考答案: C 13. 连接沟通细胞膜、高尔基体膜、核膜,使三者相互联系、构成有机整体的结构是(     )     A.中心体           B.内质网        C.线粒体 D.核糖体 参考答案: B 14.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钙离子  B.血红蛋白  C.葡萄糖  D.血浆蛋白 参考答案: B 15. 如果DNA分子的模板链的TAA突变成 TAC,则相应的遗传密码(     ) A.由UAA突变成AUU                       B.由AUU突变成AUG C.由UAA突变成UAC                       D.由AUG突变成AUU 参考答案: B 16. 下列关于影响植物组织培养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同植物组织培养的难易程度不同,同一种植物材料培养的难易程度相同 B. 在任何植物组织培养中,培养基中必须添加植物激素 C. 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互相独立的 D. pH、温度、光照条件等对植物组织培养也特别重要 参考答案: D 17. 如图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示意图,图中Q表示牧草一年固定的太阳能总量,Q1、Q2、Q3分别表示流入昆虫、牲畜、鼠的能量。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当鼠全部被消灭后,鹰至少要获得0.01Q1的能量 B. 人类利用草原生态系统主要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第一营养级能量 C. 可通过标志重捕法对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査 D. 当此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鼠的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为0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当鼠全部被消灭后,要计算鹰至少获得的能量,能量传递效率应按10%计算,即:Q1×10%×10%=0.01Q1,故A正确;人类利用草原生态系统主要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牲畜的奶、肉等,牲畜属于第二营养级,故B错误;鼠的活动能力较强,因此调查鼠的种群密度应该用标志重捕法,故C正确;当此生态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鼠的种群数量一般达到最大值K值,此时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为0,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8.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志物脱落 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C.样方法调查法国梧桐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菌体 参考答案: C 19. 糖类既是生物体重要的结构物质,也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以下是关于糖类的三种描述: ①属于单糖且参与构成细胞的遗传物质 ②属于二糖且不能用斐林试剂鉴定 ③属于多糖且不是储能物质. 与此一一对应的是(  ) A.果糖  蔗糖  糖原 B.脱氧核糖   蔗糖   纤维素 C.脱氧核糖   麦芽糖  淀粉 D.葡萄糖   蔗糖   纤维素 参考答案: B 【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分析】1、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 2、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其中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 3、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解答】解:①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DNA中含有的单糖是脱氧核糖; ②生活中常见的二糖有麦芽糖、蔗糖和乳糖,其中麦芽糖和乳糖具有还原性、能用斐林试剂鉴定,蔗糖不具有还原性、不能用斐林试剂鉴定; ③生物体内的多糖有淀粉、纤维素和糖原,其中纤维素在人和动物体内很难消化、不能作为储能物质. 以上与①~③一一对应的糖分别是脱氧核糖、蔗糖、纤维素. 故选:B. 20. 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胚胎移植实际上是生产胚胎的供体和孕育胚胎的受体共同繁殖后代的过程 B.试管牛的培育过程属于克隆过程 C.早期胚胎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液通常都需加入血清 D.试管婴儿技术主要包括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 参考答案: B 21. 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 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 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无传染性 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发应 参考答案: C 22. 人类的遗传病中,当父亲是某病患者时,无论母亲是否有病,他们子女中的女孩全部患此病,这种遗传病最可能是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Ⅹ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Ⅹ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参考答案: C 23. 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 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血浆、淋巴、组织液            D.内环境 参考答案: B 24. 植物学家在培育抗虫棉时,对目的基因作了适当的修饰,使得目的基因在棉花植株的整个生长发育期都表达,以防止害虫侵害。这种对目的基因所作的修饰发生在 A.非编码区   B.内含子   C.外显子    D.编码区 参考答案: A 25. 将酵母菌的培养条件由有氧条件转变为无氧条件,下列过程加快的是     A.葡萄糖的利用      B.二氧化碳的释放    C.ATP的形成         D.丙酮酸的氧化 参考答案: A 26. 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欲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育种方法是(  ) A.人工诱变育种 B.基因工程育种 C.单倍体育种 D.杂交育种 参考答案: D 27. 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下列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 ①温室效应 ②赤潮 ③光化学污染 ④潮汐 ⑤臭氧层空洞 ⑥水俣病 ⑦酸雨 ⑧大脖子病 A.①⑥    B.①⑤⑧    C.②③⑦  D.④⑧ 参考答案: D 28. 下列关于中心法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前,噬菌体内可发生遗传信息的复制过程 B. 艾滋病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能够发生 RNA 复制和逆转录过程 C. 原核细胞 RNA 的合成只通过转录过程进行 D. 遗传密码的简并性在遗传学上的意义是在低等生物和高等生物中,相同的密码子决定相同的氨基酸 参考答案: C 【分析】 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